摘 要:金融學是一門研究價值判斷和價值規律的學科,在對金融學領域進行研究時,學會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方法論是一門學科研究的邏輯起點,同時也是進行宏觀金融學研究時應該具備的基礎。本文分析了我國金融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金融學作為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也論述了金融學與經濟學的關系與研究方法,并指出目前我國金融學研究方法論的發展方向是建立經濟學理論的基礎,將會朝著科學化的研究方法發展。
關鍵詞:金融學;經濟學;方法論;探析
現階段,我國的金融學研究從貨幣金融理論階段發展到了現代金融學階段。在金融學的研究領域中,很多研究重視理論創新,而對方法論的研究欠缺,金融學的研究方法論與理論創新之間是有密切關系的,所以本文針對金融學研究在方法論上進行了討論。
有關科學研究方法論的定義有兩個:第一個是科學研究方法論是關于認知世界和改造世界方法的理論;第二個是科學研究方法論是指方法的科學或方法的有序排列,對某個領域進行探索的一般途徑的研究。在學科的劃分上,金融學是屬于經濟學的,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因為經濟學具有科學性,所以可以由此推斷出金融學也具有科學性。既然金融學是屬于經濟學的,那么從本質上來說,金融學的研究方法論也就是經濟學的研究方法論,對金融學研究方法論的討論就是對經濟學研究方法論的討論。
一、經濟學的科學屬性
在學術界,對經濟學的科學科學性質的判定一直以來存在爭議,即經濟學到底是不是一門科學,這一爭議自從經濟學出現的時候就開始有,而且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定論。羅森伯格對經濟學的定義為:經濟學是處于純公理系統與應用幾何學的交叉點上、類似數學的一個分支的一門科學。1974年,瑞典經濟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后又對諾貝爾經濟學獎進行了批判,因為在他看來,經濟學不是一門科學。因此,在學術界,對經濟學是不是屬于科學一直是處在爭論不休的狀態中。
判定經濟學是不是科學的核心標準,取決于經濟學對現實社會的解釋力是否足夠強大,討論經濟學是否存在有國界之分的現象。如果在不同社會制度的環境下,經濟學還是具有很強的解釋力的時候,那么就說明經濟學是沒有國界之分的,從這一點上來說,經濟學就是科學了,否則就不是。隨著世界經濟的向前發展,人們逐漸的認識到經濟學是沒有國界的。
1.經濟問題和經濟學問題的差異
在很多時候,我們容易把經濟問題和經濟學問題不加區分,混為一談,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經濟問題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經濟現象的所有問題,而經濟學問題是指對出現的問題用經濟學的理論去加以解釋。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當我們去談論婚姻的法律效力確立的時候,婚姻還只是個法律問題,這是并沒有成為一個經濟問題;而當我們把婚姻的法律效力看作是一種契約時,那么它就成為了一個經濟問題。
2.經濟學問題研究的技術手段
在對待科學的研究方法問題上,一直以來都存在做不同的看法。在經濟學發展的早期,人們所研究的經濟學問題還是比較簡單的,在研究方法上普遍使用的形式邏輯的方法。隨著世界經濟學的發展,這種簡單的形式邏輯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經濟學研究發展的需要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數理邏輯的研究方法,它取代了形式邏輯的研究方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經濟學問題研究手段的進步。數理邏輯這種研究手段的運用使經濟學的研究慢慢的變得規范起來,改變了研究范式。
3.經濟學研究的方法論
方法論是人類關于認知世界和改造世界、思維和實踐方式的一般方法,簡單的說,方法林就是解決事物“怎么辦”的問題?,F代哲學家提出了很多種方法論,比如經驗論、實證主義、使用主義、個體主義以及懷疑論等。在經濟領域的方法論成為經濟學研究方法論。
在經濟學的思想史上,早期有西尼爾、馬克思、羅賓斯等人討論過經濟學研究中的方法論。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有庫普曼,弗里德曼、多布等人經濟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自上個世紀70年代起,討論經濟學方法論的著作明顯增多。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人們逐漸發現經濟學對現實世界有著極為強大的解釋力,因此,經濟學的分析方法逐漸延伸到其他學科的分析中去,于是就產生了制度經濟學、經濟倫理學等交叉學科。這些學科的研究的基本框架是建立在經濟學研究方法論基礎之上的,這使經濟學研究的范圍得以擴大,這種現象的出現,剛好說明了經濟學科學屬性的結果。
二、金融學研究與經濟學研究的關系論證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以及如何將有限或者稀缺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社會科學,金融學是研究公司、個人、政府以及其他機構如何招募和投資資金的一門學科。金融學發端于經濟學,是經濟學在貨幣領域的深化和細化,但現在已經從經濟學中獨立出來了,有了比較系統的研究方法。
從總體上來看,金融學理論的發展是以經濟學理論為基礎的,所以金融學研究的基礎也就是經濟學研究。現階段,金融學學科相對于經濟學學科來說并不完整,這種不完整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金融學的假設前提、范疇和研究方法等都還有待完善和發展;另一方面,金融學學科邊界不完整。此外,金融學的范疇是以經濟學的范疇為基礎的,所以在研究方法上,還處在經濟學的范式之中。
三、金融學理論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的20年內,西方國家的主流經濟理論和金融理論基本上互相分離的。金融學的邏輯思維過程為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驗證問題。研究其發展歷程,大致運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1.科學抽象法
科學抽象能夠正確的反映出事物的本質,其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要對事物主體進行分析,將其由一個完整的整體分解成為多個部分和方面,然后對其進行排除,排除掉非本質和次要的成分,只抽取具有本質特性的部分;第二階段,運用綜合能力按照不同部分和方面的本質固定的內在聯系,把它們連接成一個整體。endprint
完成具體到抽象的研究之后,還要運用研究結果的各種經濟范疇來進行理論敘述,在思維上能夠正確的將客觀存在的具體經濟關系反映出來。
2.實證法
實證主義認為只有通過真實測量獲得的“真是的”知識才是可靠的,現代實證主義則信奉事實的邏輯延伸,這也被學術界稱為是邏輯實證主義,在20世紀初期,發展稱為居實證主義哲學。
實證分析是一種以事實為依據并加以驗證的陳述,這種實證性的陳述可以簡化為某種能根據經驗數據加以證明的方式。實證主義對經濟學的影響可以表述為在可能的情況下更多的強調測量和數量的表示,它對經濟學的另一種影響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作為證實性知識的價值知識上,但是規則性的知識則大不一樣,實證主義對經濟學的第三種影響是它在經濟學和經濟學研究實踐中強調客觀性的重要性。
3.數學分析法
數學是很多領域研究的重要工具,在經濟學領域的研究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對經濟學問題的研究中,往往需要對經濟活動的變量指標做定性的分析,無論是微觀經濟學還是宏觀經濟學都與數學的聯系非常緊密??陀^簡潔而又邏輯嚴密的數學分析法,可以預防和消除經濟學研究中的先入為主的錯誤,這可以保證經濟學研究中的可靠性以及完善性;采用科學的數學分析法,可以確定所研究經濟對象和各種影響因素之間具體的數量規律,根據對數量結果的研究,可以對經濟做出分析和預測,所以對社會經濟問題在數量規律上的研究具有普遍性。
四、結語
從本質上來說,現代金融學與經濟學在研究方法上是一樣的,世界經濟學的發展為金融學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加科學的分析工具。目前,在研究方式上,憑借傳統簡單直覺式進行研究的可能性越來越小,這需要運用嚴謹科學的數學工具將直覺轉化成理論。隨著當前世界經濟學研究方法的逐漸深化,金融學作為經濟學的一個分支,我國的金融學研究方法也逐漸深入,未來我國的金融學研究方法論在建立更加堅固的經濟學理論基礎之上,朝著更加科學化的方向去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振龍.金融學和經濟學的相關關系探討[J].經濟學動態,2005(02).
[2]王錚.金融學與經濟學方法的思索.時代金融[J].科教文匯,2011(01).
[3]牛正.經濟學方法論和金融學方法論[J].中國市場,2010(09).
[4]甘興軍.傳統金融學與行為金融學的理論分歧[J].中國集體經濟,2015(05).
作者簡介:顧文君(1987.09- ),女,漢族,籍貫:天津,作者單位:南開大學,初級經濟師,學歷: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