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研究結合新會計準則對資產減值會計的有關規定,聯系部分企業的實踐情況,說明企業資產減值會計處理中所需要關注的問題及其原因。著重探討合理運用資產減值會計的可行對策。
關鍵詞:資產減值;減值跡象;計提與轉回
資產減值會計是新會計準則一項重要內容,企業需要正確地判斷資產減值跡象,并依據會計準則要求對各項資產進行減值核算、計提,允許轉回的項目才能夠在規定條件下進行轉回處理。但是,有部分企業并沒有非常準確地對資產減值會計進行處理,包括減值會計運用少、計提與轉回不科學等,甚至有企業利用資產減值操控盈余。針對上述問題,需要對資產減值會計實際中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應對策略。
一、資產減值會計介紹
資產減值是在未來一段時間或者一個時點,企業資產可以帶來的預期效益或者利益下降,資產的未來價值下滑的情況,這個情況出現表示企業存在資產減值跡象。在此情況下,企業需要核算資產減值金額,這個金額一般是預期價值與實際價值的差額。而企業進行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資產價值準確性、可比性,改善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進而為市場公平教育與競爭創造更好信息基礎。
企業資產減值會計關注的資產包括:單項資產(固定資產、存貨、生產性生物資產、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性房地產、無形資產、商譽等);資產組(可確認最小資產組合,且這個資產組產生的現金流入相對獨立于其他資產或資產組的現金流入)。
企業每一年都需要開展減值跡象判斷,主要標準包括:(1)有證據表明對應資產已經被損壞、陳舊或出現其他重大問題;(2)資產已經或者即將要被閑置或者終止使用,或者出現了威脅資產正常利用的重要問題;(3)市場利率或投資報酬率在當前已經明顯提升并且影響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現值;(4)資產市場價值大幅度下降影響資產公允價值;(5)企業生產經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對企業資產未來價值帶來的利益流入形成顯著威脅;(6)內部報告現實企業經濟績效顯著低于預期;(7)其他可能出現減值跡象的情形。
資產減值的計量主要有三種計量方法:(1)減值會計計量基礎--減值評估價值類型;(2)公允價值--市場價值、托收價格;(3)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在用價值。
在完成資產減值計量與計提后,企業可以依據會計準則對計提的資產減值部分進行轉回處理。其中:部分短期的減值或者跌價準備是可以轉回的,一般包括存貨、壞賬、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消耗性生物資產等的跌價準備,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值準備等項目。但是固定資產減值、無形資產減值等是不允許進行轉回處理的。
二、企業資產減值會計處理需要注意的問題及分析
1.資產減值跡象判斷的問題
結合新會計準則內容要求,企業應該確定資產確實存在減值跡象才能夠進行減值會計處理。而資產減值跡象的判斷主要從企業內部來看主要是內部報告、預期利益等,從外部主要是看資產的市場交易價值、租賃費用等相關價值的變動。然而,企業內部的財務報告中反映出的資產減值情況可能并不全面,或者因為企業對存貨、固定資產等的盤點不及時、資產質量如何、是否存在影響資產正常使用的資產損壞問題等,都并不能準確反映出來,這就使得減值判斷不準確。而外部市場方面,全國市場、各地區市場略有差異,不同資產在同一年不同階段的價值波動也可能比較大,這都會影響減值操作。而如果企業選擇不恰當的實際進行減值計提或者轉回,則這樣的減值操作是不規范的。
2.資產減值計提與轉回的問題
在2015年-2016年,我國上市公司的資產減值計提中,存貨跌價準備、長期投資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比例也有所增加,但是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委托代理減值準備、在建工程減值準備等的計提不穩定,在2016年也有一定減少趨勢。總體上,上市公司對資產減值的關注度有所增加,但是資產減值的計提更多地集中在存貨跌價、壞賬準備方面,對于其他資產或資產組的減值準備并不多。理論上,依據新會計準則內容,資產減值的計提是依據公允價值、使用費用和未來現金流量等與賬面價值的差額進行計量的。但是公允價值核算對于市場公平性、開放性要求很大,而很多資產與資產組,如商譽、投資性房地產、長期股權投資等的公允價值是難以判斷的。而如果利用使用費用與未來現金流量,則每一個企業情況不同可能會出現截然不同的判斷與計量結果。且目前會計準則中對資產組的設計不夠完善,在加上企業經營的多元化,資產組的選擇差異非常大,如果企業會計人員素質不高,則很難準確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選擇不同的計提方法與資產劃分標準,則會出現可比性較差的計提或轉回處理結果,這樣的資產減值會計不規范并且缺乏可比性。
3.資產減值影響企業盈余管理的問題
資產減值的計提與轉回本身會影響企業資產的賬面價值,對相關資產獲利情況也會產生影響,最終影響企業賬面凈利潤等。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資產減值對盈余管理的影響,應該合理地選擇模型并運用數據進行客觀評價。企業凈利潤反映企業特定時期的獲利情況。而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則是基于正常業務獲取的現金流入。理論上,如果這兩者存在顯著差額,則在彈性空間就出現了管理信息不對稱,進而判斷企業存在盈余管理行為。結合學者們研究,用上述模型抽取部分上市公司數據樣本,可以發現確實有一些企業采取了某些措施降低了企業的應計利潤,其中就包括資產減值。例如,理論上,陜西煤礦在沒有出現比較突出的波動性等生命周期階段時,資產減值會計的總額應該是相對平穩的。雖然在2011年-2015年煤炭行業并不非常景氣,但是并沒有出現顯著的大波動。加上包括陜西地方政府在內都在積極地調節市場結構,關停一些中小型煤礦企業,這實際上有助于大規模的煤炭企業發展。在這個情況下,2014年-2016年陜西煤礦卻仍然出現了劇烈的資產減值會計波動,其中存貨、應收賬款等的減值操作極大地影響著年度凈利潤,影響其盈余。
三、改進企業資產減值會計的建議
1.企業需要謹慎進行減值跡象判斷
企業資產減值會計實踐中,應該在每個季度的財務處理中都及時地開展資產減值的跡象判斷。并且,應該做好各項可能減值的資產賬面信息、實際價值、市場交易價格等的記錄,為后續的減值會計處理提供準確的信息基礎。同時,企業還需要關注行業政策、市場發展動態等,對于確實存在短暫的資產減值跡象、但是在未來比較短的一個時間段資產有明顯回升跡象的,應該酌情判斷,不允許轉回的項目不適宜在這個階段具體資產減值準備。企業還需要加強財務人員素質培養,確保財務人員能夠嚴格遵循資產減值會計準則要求來進行資產減值跡象的判斷與后續處理。
2.要進一步加強資產減值計提與轉回的規則
嚴格規范資產減值準備轉回操作,特別是逐步做到非流動資產不可轉回減值準備,流動資產減值轉回應該符合轉回要求并且對資產減值轉回做出準確的信息披露,以便于外部監管。同時,還應該對資產減值計量中的資產組進行改進,確定資產組的選定方式、計量標準,來更好地規范資產減值會計中資產組的處理。國家和各地區政府還需要積極地推動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公允交易市場,完善市場價格有關的信息系統建設,輔助企業進行資產減值計提與轉回。
3.加強企業內控與外部監督來降低盈余操控
企業需要不斷地強化內部管理與內部控制,借此來推動資產減值會計處理內部環境改善,降低企業主動利用資產減值會計操控盈余等情況。證監會及有關部門還需要強化對企業資產減值會計的抽樣調查與監管,對于利用減值會計操控盈余的個案應該及時進行處罰和信息公開操作,為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的規范化發展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楊建平.關于資產減值會計問題的探討[J].時代金融,2017(3).
[2]高澤林.企業資產減值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建議[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2).
作者簡介:閆筱曼(1985.09- ),女,漢族,河南鄭州人,研究生,職稱: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會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