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興盛,農村地區的電子商務也快速發展起來。2014年全國農村電子商務消費規模達到了1800億元。農村居民對網購接受程度達到了84.41%,人均網購消費金額預計在500-2000元。農村己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新藍海,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物流業的配合,二者共同作用,在促進農村經濟增長,加快城鎮化建設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農村電商物流發展存在很多問題,對其研究有利于進一步明確問題,促進農村電商的發展。
一.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的現狀
1.農村電商物流快速發展
近年來,農村電商物流的發展速度較快。隨著網絡的逐漸普及,網民的數量逐步增加,農村居民在網上購物的熱情不斷高漲,因此農村物流需求量也逐步擴大,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下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農村居民的購買力在電商的刺激下也得以提高,電子商務環境下,購物方便快捷、商品多樣、豐富、廉價,這些特征激發了農村物流業在較長一段時間里保持快速的發展。
2.農村電商物流建設空間不均衡
與城市相比,農村人口密度較低,且經濟越是落后的地區越是如此。實際情況是大部分農村地區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很多地區還無法通過電腦上網,甚至出現網絡問題。因此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相對落后和滯后,與這一特征向聯系的是物流配送不完善,具有極強的分散性,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農村電商物流的成本,從而導致農村電商物流建設空間不均衡。
3.農村電商物流季節性明顯
與城市相比較,農村電商物流具有很強的季節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城市返鄉人員為家庭購買大件商品或農戶購買生產資料,旺季主要在農忙季節或春節前。二是從農村進城的人銷售的主要是農副產品,其物流配送便與農副產品的收獲季節保持一致。一般在農副產品收獲后的一段時間內,為了避免農產品出現更大損耗或降低倉儲成本,農民會選擇在在網上銷售農產品。
4.支付方式傳統
農村居民的消費觀念較傳統,所采用的支付方式也是貨到付款而非先付貨款。單一的支付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居民的消費及電商物流的發展水平。
二.農村電商物流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企業規模小,準入門檻低
農村電商物流起步較晚,由于受到地形、經濟、人員、交通各方面的限制,物流企業大多數規模相對較小。多數物流企業只能單純提供運輸和倉儲這些基本業務。電商物流中同樣重要的加工和包裝等增值服務基本處于空白狀態。因此導致我國農村物流特別是農產品物流處于較原始的狀態。從農村電商物流的準備門檻來看,有運輸車的個體戶就可以從事物流工作,基本沒有門檻限制,準入標準低,這會產生缺少行業自律和監管不到位的問題。長此以往各種誠信問題就日益凸顯。這些都嚴重制約了農村電商物流的長期發展。
2.物流信息體系和技術建設滯后,流通渠道不暢
農村發展商品集中在農產品上,農產品對加工、保鮮、倉儲、運輸等方面有嚴格的要求,因此對流通渠道建設的要求高。但實際情況是,農村基礎設施硬件和綜合管理都處在一個比較落后的水平。大部分鄉鎮還無法實現送貨上門,導致信息不能及時傳送出去。在農村地區運輸、倉儲、裝卸搬運、包裝這些技術相對落后,成為了農村電商發展的短板。特別是冷鏈物流技術,農產品大多是生鮮產品,這就需要完善的冷鏈技術和冷鏈體系。但農村本身就缺乏冷藏設備,難以保證新鮮和安全,如果農產品發生腐壞變質,最終會影響電商的信譽。
3.農村電商物流發展政策不夠完善
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意見,文件中提出,爭取到2020年,培養一批有典型帶動效應的農村電商示范縣,通過改善農村電商發展環境,強化農村電子商務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等。當中有關于財政、資金、服務中心、物流配送服務等各項的政策。但是從具體實施來看,還是存在政策不完善的問題。各級政府把注意力地方在城市的電商物流建設上,在市場規則、發展規劃、信息收集、稅金等方面沒有對農村電商發展傾斜,無法對農村電商物流真正起到引導作用。
4.農村電商物流專業人才缺乏
雖然近年來電商物流發展迅速,人才培養也在不斷發展,但總體來說,人才培養特別是人才在農村地區的輸出一直處于落后局面。農村地區電商企業規模小準備門檻低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同質化現象嚴重、競爭層次低、收入低等因素也導致農村電商發展很難留住人才。從業人員素質低,技能缺乏,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商物流發展需要。這都是亟待解決的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問題。
三.對策建議
1.從政策上進行扶持
農村電商物流的發展是解決農民就業的重要途徑,政府應從政策上向發展水平較低的農村地區傾斜,積極引導和扶持農村電商物流企業。首先是做好農村電商物流發展規劃。做好輔助性建設工作,加強農村道路建設,包括倉儲設施設備的建設。在資金、稅收減免方面政府給予優惠政策,減輕企業負擔。還要重點扶持一些較大的優勢企業,由大企業帶動小企業共同發展。其次,在電商物流企業發展門檻上,要從法律法規層面進行規范,加強市場監督與管理,保證企業發展的合法性、運行的通暢性、交易的安全可靠性。這些措施真正為農村地區的電商物流企業服務。
2.加強配送創新
農村地區由于地形交通等的限制,配送沒有規律,配送路線方案的設置更加復雜,都導致了成本的增加。要滿足農村電商物流配送需求,農村電商物流所具有的配送空間更大。一方面要加大農村電商物流配送優化力度,在信息化的支持下健全農村物流配送體系,科學規劃運輸線路,以實現配送的最短距離和最小成本。另一方面,在配送模式上進行創新,由單向改為雙向的物流模式,即建立第三方物流企業,不僅僅局限在把物流網點設在超市和郵局等地點,以提高配送的效率。同時可以選定農戶或村委會承擔信息管理工作。這樣把農村已經形成的單向配送轉變為雙向配送能進一步提高配送服務質量。
3.促進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
當前農村廣大地區路網建設正在發展,但物流基礎設施仍然相對落后,很多農村地區高等級公路較少,仍以田間土路為主,因此交通不能形成順暢的網絡。從農村電商的發展現狀看,很多快遞企業的營業網點大多只開設到縣城,還沒有深入到鄉村,最后一公里問題仍然是制約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的瓶頸,制約了農村居民的網購需求。因此要加強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一是加強農村高等級公路建設,推動農村快遞提速降費。二是進一步提高農村物流配送能力,加強交通運輸,快遞等與農村物流相關的各服務網絡銜接。三是盡快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逐步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節點基礎設施網絡。
4.加強農村電商物流人才培養
基于農村電商物流人才的缺乏現狀,應該從吸引人才和培訓人才兩方面方面入手,逐步解決該問題。首先政府在政策上向農村電商物流傾斜,優惠的資金、稅費政策,會鼓勵和引導廣大青年到農村創業就業。讓他們把豐富的經驗帶入到農村地區,起到帶頭人的作用。二是對于已經在農村從事電商物流業的人員展開培訓,可以由政府主導,培訓農村就業人口,或者鼓勵其他發展較好的企業在農村開展培訓以及經驗指導。也可以和高校合作,開展校企結合,讓廣大電商專業學生在農村地區學習實習,起到共同促進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