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亞俊+安寧+王劍萍
摘要:據相關部門調查統計,在中國百強企業法律風險評估中,我國石油企業法律風險位居前列,由于石油企業自身的特點,比如組織多變、投資關系復雜、管理層次繁多、外部環境復雜等,這些問題均會導致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的各環節出現種類不同的法律風險。本文結合長慶油田采油廠生產經營工作現狀舉例論述。
關鍵詞:石油企業;法律風險;防控
一、石油企業管理中常見的法律風險形式
在石油企業法律風險分類中可以看出,企業內部法律風險是防范的重點。石油企業內部法律風險相對于石油企業風險管理來說也是一項基本基礎性工作,它貫穿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企業無論在環境保護、合同管理、招標管理等諸多領域都存在法律風險,范圍十分廣泛,因此,石油企業管理中常見的法律風險形式有以下七種:
(一)安全環保風險。
石油企業勘探開發不可避免地要對勘探開發區域內的草原、水域、林地、河道等生態要素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和影響,隨著國家對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如不及時恢復地貌和植被,會遭到更多的行政處罰和索賠,企業形象也會受到較大影響。
(二)合同法律風險。
在企業經營活動中,合同行為貫穿生產活動的始末,合同行為涉及著雙方的切身利益,把握合同方面的法律風險,也就把握了企業中的大部分的法律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在合同簽訂階段,由于對施工單位資信審查漏失、追求工程建設速度,都會導致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受到影響。
(三)招投標法律風險。
由于油田企業工程建設規模的擴大,招投標成為了合同選商的重要依據。油田項目標準高,投資大,技術復雜且及專利技術等特點,在招投標工作中存在一些法律風險。
(四)行政管制風險。
指政府對企業進行規范和限制方面存在的風險。石油企業屬于中央企業范疇,長期以來由于地方政府不是中央企業的責任主體和利益主體,中央和地方的利益沖突給石油企業帶來的法律風險難以避免,特別是“企地關系”中,在土地、價格、稅務、公檢法等方面給石油企業運行帶來的負面影響較大。
(五)人力資源管理風險。
人力資源管理的法律風險產生于勞動者與單位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義務之間的沖突,主要表現在勞動合同的履行、勞動關系的解除以及工資報酬、福利待遇、勞動保護、勞動兼職等方面發生的糾紛。
(六)證照和印章管理風險。
證照管理風險是指需要取得國家、地方政府、相關部門頒發的特定資格證照的單位與個人,未按法定程序取得證照、取得證照后未按要求進行年檢或未按規定合法使用證照帶來的法律風險。
(七)訴訟風險。
訴訟風險指在訴訟中因各種法律因素或非法律因素帶來的影響,使得企業訴訟的實際收益與訴訟的逾期收益發生偏差,從而有蒙受各種實際損失或者喪失獲得額外收益機會的可能性。
三、做好石油企業法律風險防控工作的有效途徑
法律在市場經濟中起著引導、規范和保障的作用,“依法治企”是做好企業法律風險防控的根本手段。作為石油企業,要立足于生產經營的穩定,強化法律風險意識,健全法律工作機構,完善法律顧問制度,加強過程控制管理,才能有效構筑法律風險防控屏障。
(一)堅持“依法治企”,提高風險防控能力。
石油企業要全面推進依法治企,規范企業管理,就應該加大企業法律事務工作,規范經營秩序,加強法律知識培訓,增強普法宣傳,提高了員工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識,鼓勵員工提供違法犯罪線索,檢舉揭發違法犯罪,最大限度地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二)強化內部控制制度,注重企業合規管理。
企業合規管理的性質即企業內部管理,只有全面實施內部控制制度,實現“人治”到“法治”的制度保障,才能夠有效控制經營風險、保障資產安全和保證財務信息真實可靠。
(三)建立法律風險防控,構建法律風險防控保障體系。
法律事務部門應把法律風險防范、控制的著力點落腳到法律事務工作上,努力把法律風險防范和法律審核把關工作滲透到生產經營、風險防控的各個環節中。
(四)加強合同過程管理,事前防控各種法律風險。
合同是企業從事經濟活動取得經濟效益的紐帶,同時也是產生糾紛的根源。合同風險防范首要目標在于有效防范合同糾紛,有效降低經營風險,實現利益最大化。嚴把資質審查關,嚴控市場準入,夯實防控基礎;嚴把法律論證關,法律合同工作人員,對項目隨時提供法律意見,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嚴把合同簽約關,保證所簽合同合法有效;嚴把監督履約關,法律事務工作人員積極參加對合同項目的檢驗、驗收,提出相關合同結算意見;深入施工現場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抽查,對合同履行情況進行動態管理;建立合同檔案,對歸檔資料建立統一臺賬,合同管理要有程序,有痕跡。
(五)完善人力資源體系,加強人力資源領域風險防控。
一是建立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開發和評價體系,加強日常管理,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評判某個員工從事管理工作會給企業帶來還是減少法律風險,并不斷完善管理制度。二是加強勞動合同的履約管理,認真落實勞動合同的簽訂、期滿考核通知、考核續簽、變更、終止、解除等工作,把勞動合同法的貫徹實施當成企業規范員工管理的一項措施和手段,不斷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規避用工風險和勞動爭議。
(六)加強法律知識學習,優化訴訟糾紛案件管理機制。
妥善處理糾紛案件是防控企業法律風險的最后防線。石油企業開放性的生產經營特點,決定了企地關系的復雜性和行政爭議的多發性。法律事務部門要前移工作重心,早謀劃、早研究、早介入。一是要加強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綜合運用公證保全證據法等手段,提高訴訟糾紛處理能力和辦案質量,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二是做好案件信息反饋,認真分析總結案件產生的原因,剖析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法律意見書,進一步完善制度,堵塞漏洞。
結束語:
建立健全企業法律風險防范體系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企業發展壯大、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對推動企業依法決策、依法經營和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社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石油企業對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風險識別和測評,知道適合企業長期發展的法律風險防范機制,將事后補救措施積極轉變為事前預警和防范。在實踐中也要不斷地總結和改善法律風險管理理論和操作方法,在國家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加強與其他同行業的交流和合作,力求保障石油企業合法地經營環境,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徐永前《企業法律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