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帶一路”戰略作為新時期下提出的戰略,對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與周邊國家合作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加快了走出去與引進來的步伐,向世界各國展示了我國形象。同時,在“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加強了與國外在資源、設備等多方面的合作,大大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縱深發展。本文主要在“一帶一路”戰略的背景下,進一步分析國家跨境電商物流的現狀以及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對應的解決措施,為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跨境點上物流的協作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一帶一路;跨境;電商物流;發展
一、引言
自從我國在2015年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之后,我國開始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深一步的合作,從資源到設備、從電力到金融等各個領域的合作。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深入發展,我國跨境電商物流也得到迅速的發展,在這一發展過程中,我們在看到跨境電商物流面對的棘手問題的同時,我們也看到跨境電商物流未來的發展前景,使人們對我國跨境電商物流協作發展充滿希望。
二、“一帶一路”戰略的含義
“一帶一路”是指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以及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戰略是多個國家合作發展的理念,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各個國家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通過與外國進行合作,彌補自身的缺點,發揮自己的優點,推動國家經濟向前發展。
“一帶一路”不僅是我國努力的事業,也是其他國家共同努力的事業。由于在“一帶一路”下,經濟獲益方是多個國家。因此,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發展是每一個參與國都要努力完成的事情。
三、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跨境電商物流的現狀
第一、交通運輸不便利,成本較高:跨境電商物流主要是與國外一些客戶進行合作,將他們所需要的產品通過各種運輸方式送到目的地。對于跨境電商物流的缺陷,許多商家反映的重要問題就是運輸的時間過長,成本較高。比如:跨境電商物流在運輸過程中需要接受海關、出入境等多個環節的檢查,除此之外,在運輸的途中,如果遇到海上惡劣的天氣,將會需要更長的時間。對于跨境電商物流來說,面對的問題不止是消耗的時間長,還有成本高。據跨境電商物流相關人員統計,跨境商品的成本占商品總成本20%多,加上平均一公斤的包裹需要近百元的運輸費用,大大降低了商品利潤獲取的空間,甚至有的商品的利潤還不能夠支付跨境電商物流的費用。
第二、售后服務保證度較差:跨境電商物流不同于國內商品的運輸,如果遇到不滿意的商品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解決。對于跨境電商物流來說,一旦遇到商品退貨情況所面對的退貨程序比較復雜,周期較長,嚴重地降低了用戶體驗,導致不少海外消費者失去對商品的購買興趣,嚴重阻礙跨境電商物流行業的發展。
第三、通關程序復雜,時間消耗較長:跨境電商物流涉及多個國家,在交易的過程中,商品需要進行通關檢查。通關檢查的程序復雜,包括通關、報關、退稅等多個環節,不僅程序復雜,消耗的時間也非常長。與此同時,不同的國家具有不同的文化、商品政策以及習慣等使通關面對不同的標準,為跨境電商物流增加了難度。
第四、基礎設施落后:跨境電商物流在商品運輸的過程中,不僅有海上運輸還有航空運輸、鐵路運輸、公路運輸等多種方式。但是由于一些國家觀念以及經濟上的差異,導致國與國之間的基礎設施落后,無法滿足跨境電商物流的發展,也無法使各個環節的人員接收商品信息,做到隨時定位。比如:在鐵路修建方面,我國與中東地區存在觀念上的差異,導致鐵路運輸動力不足。除此之外,我國與中東地區之間建立的民航場地比較少,一旦中東地區的消費者購買商品時,則無法保證商品在最快的時間內到達客戶的手中。
四、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跨境電商物流的協作發展建議
(一)將多種交通運輸方式進行結合
轉變運輸理念,綜合運用多種交通運輸方式是解決我國跨境電商物流發展問題的一個舉措。在“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提出了許多跨國修建鐵路的政策,這些政策的出臺推動了跨境電商物流的發展,使跨境電商物流在商品運輸方面節省了很多時間。比如:傳統的貨物運輸方式主要是海運,通過海上運輸將國內的商品消費到世界各個地方。海運需要具有海運的條件,對于我國中西部地區的跨境電商而言,需要通過公路運輸的方式將商品運輸到港口,然后再通過海運的方式運輸到世界上其他地方,這樣一來就會嚴重消耗了時間。因此,為了縮短商品運輸的時間,要抓緊時間修筑中西部與外交流的鐵路,還要統一各國鐵路運輸的標準化,減少運輸過程中因各國鐵路運輸標準不同,導致商品運輸時間延遲。
(二)加快在海外建設商品倉庫
在“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加強了對外交流的步伐,為了更好地推動跨境電商物流的發展,應該在海外建設相關商品倉庫。海外商品倉庫的建立一方面便于商品在最短的時間內到海外消費者手中,減少商品運輸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便于為消費者進行售后服務,一旦出現消費者不滿意的商品,可以盡快進行商品退換,不必經過二次通關,更不會影響海外消費者對商品購物的興趣,最大化地提升海外用戶體驗。
(三)改變商品通關環境,減少環節
為了減少通關過程的復雜性,也為了響應黨對“一帶一路”的號召,在2015年的4月,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內十個省份共同簽署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海關合作協議》,使通關與監管變得一體化,這就會使得商品通關模式大大減少,優化了商品的通關環節。在跨境電商物流發展過程中,我國可以嘗試將此種通關模式復制在國際商品運輸過程中,可以與多個國家建立商品通關協議,減少通關過程中面對的多種復雜環節,縮短商品運輸時間,提高跨境電商物流工作的效率。
(四)利用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建立信息交流平臺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多種先進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我國跨境電商物流協作發展提供了信息平臺建立的可能性。海關、跨境電商物流企業等可以建立信息交流的平臺,及時追蹤商品運輸的時間和地點,使跨境商品在運輸過程中可以準確定位,既方便海關對跨境商品的檢測,也有利于加強推動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電商物流的協作發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我國跨境電商物流將會不斷向前發展,在這一過程中,跨境電商可能遇到成本高、消耗時間長、通關環節復雜等多個問題,面對這些問題,跨境電商企業也要學會尋找新的運輸方式,最大程度地去降低運輸成本。在未來的貿易發展過程中,跨境電商物流將會成為全球互聯網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國要注重與“一帶一路”沿線周邊國家跨境電商物流的協作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小軍,張濱.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跨境電商物流的協作發展[J].中國流通經濟,2016,30(5):115-120.
[2]楊乃建.金融互聯互通支持中小企業跨境電商發展探索——基于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思考[J].河南建材,2017(5).
[3]劉衛東.“一帶一路”戰略的科學內涵與科學問題[J].地理科學進展,2015,34(5):538-544.
作者簡介:馬騰勃(2000-11-)男,漢,陜西西安人,富平縣曹村中學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