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孟鎮
摘 要:電力企業的發展直接決定著我國電網的發展,對于變電站來說,要基礎條件好且人員配置高,有著高技術的檢修班組,才能夠有效保證變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近幾年國家電網有效推出了變電運維一體化,讓變電站的發展和運行都相對穩定,也更加便捷。在變電運維一體化這種方式應用以來,其作業流程也得到了優化,改善了電力資源配置,讓資源效能都有所提高,更是提高了作業效率以及生產效益,讓變電站的運行更加高效化。本文對變電運維一體化過度階段進行簡單分析,以供借鑒。
關鍵詞:變電站;運維一體化;電網
最早提出變電運維一體化的還是我國國家電網,在構建“大運行、大檢修”的體系中提倡使用電網變電安全生產運行維護一體化,將其簡稱為運維一體化。運維一體化主要是對傳統的運行維修方式進行改變,從人工設備巡視、現場操作、檢修人員維護和檢修專業電網設備過度到有效重組設備巡視、維護業務、現場操作以及運行檢修,并對其進行近期、中期到遠期的運維一體化管理,有效整合了設備巡視以及維護檢修工作,讓變電站電網運行效率和維護效率都有所提高,其效益也隨之增加。
1 變電運維一體化過度階段的問題
1.1 現場作業管控能力要加強
變電站傳統生產方式下,很多設備在檢修的時候要停電,或者在檢修的時候要變更設備的狀態,開展這些工作都是需要變電站運行人員做好嚴格的把關工作的。有專門的運行人員對設備進行檢修和驗收,也有著明確的職責范圍,能夠有效掌控現場的安全以及工作質量,并將工作落實到實處。在運維一體化實施之后,就出現了一人從事多個角色的情況,讓一個人在充當工作票簽發人的同時,也是工作票的許可人和工作的負責人等角色。這種情況下會出現工作簽發、檢修、許可以及驗收都成為走過場形式,讓運維監督管理體系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出來。
1.2 人員勞動強度增大
變電站在傳統生產方式下,其運行和維修工作的勞動強度都比較大,在工作時間上也會耗費的較多,實行變電運維一體化之后,工作人員在單一工作的同時還可以承擔運行人員以及檢修人員工作的任務,比如在停電檢修業務時,要做好停電安全措施,在這個過程中是要停電兩個小時左右的,再加上檢修的時間,就會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而且還很繁瑣。所以工作人員連續工作的時間就比較長,這樣會讓他們的精神過度疲勞,給工作也帶來較大的安全風險。
1.3 復合型運維人才的缺乏
變電運行和維修工作的性質是有很大差距的,現在還沒有過多能夠從事一崗多能的復合型人才。盡管變電運行的對象和維修工作的對象都是電力設備,但運行工作對綜合性知識有著較高的要求,維修工作對專業性知識有著較高的要求,比如一次試驗、二次試驗。多數的專業員工雖然能夠對工作流程和原理比較熟悉,也能很好的配合,但跨專業的復雜問題卻沒有能力解決。變電運維一體化在遇到大檢修模式時,所需要的是要用最少的人員來完成綜合性的任務,而現在缺少的正是這樣一專多能的運維復合型人才。
1.4 運維一體化工作標準和流程的定義
傳統的變電生產模式下,能夠依靠“兩票三制”就能有效杜絕工作人員的違章現象,安全保障比較好。而在運維一體化模式下,運維工作人員要在工作中承擔運行人員工作職責以及維修人員的工作任務和職責,這就讓原有的工作流程和標準都不太適用,要對工作流程和工作標準都重新修訂。先要重新設計業務流程,在實施運維一體化模式下,使得現場安全管理中的相互監督的作用不能發揮,只能夠是依靠班組內部來加強監護,因此需要對內部監護機制進行制訂并完善。其次,需要對工作標準進行重新定義。運維一體化工作對運行與檢修工作進行了整合,原有的變電運行與設備檢修工作的標準都是針對單一工作性質下的工作任務的,已經不能對當前的要求進行滿足。因此,需要對設備維護、消缺工作的項目進行明確,并及時編制出和維護、消缺項目相關的現場標準作業指導書。同時還需要構建起能夠適合運維合一的現場安全與設備管理制度。
2 加強運行維護一體化的措施
2.1 進行業務劃分,制訂合理方案
首先需要對變電運行以及變電檢修的專項作業項目從簡單到困難進行仔細的區分,然后進行打包分塊。根據運維一體化和運維人員的實際情況,制訂出合理的階段性實施的運維作業項目,并制訂出合理的運維一體化工作的總體方案,根據方案與項目來分階段的開展運維業務。
2.2 加強部門整合,做到職責一體落實到人
對變電運行、變電檢修部門進行有效的整合,分別設置集控組與運維組。集控組的主要任務是值班以及正常設備巡視,運維組主要負責的是運行停電消缺檢驗。同時運維組當中的任務中也需要設置不同的職位與職責,例如運行、檢修需要有獨立的職責。任何工作都要明確具體的內容和責任,同時在現場安全監督管控較為薄弱的情況下,應該通過一定的措施來進行加強,盡快實現組織機構、人員職責的一體化。
2.3 加強培訓,提升綜合素質
開展集中培訓,進行分段移交。一方面,根據業務的具體劃分,對運行與檢修人員進行技能培訓,分階段逐步擴大運維整合的范圍。進行集中培訓是變電運維一體化實施的重要步驟,通過培訓之后的運維人員需要承擔起相應的運維業務工作,逐步實現部分業務的運維一體化。在另一個方面需要進一步將培訓的力度、深度與廣度增強,使得一崗多能的綜合型人才增加,并通過新增加的一崗多能綜合型人才來促進運維業務的整合,徹底實現變電設備運維一體化。運維一體化的實現對于一崗多能、一專多能的要求較高,只有擁有了這樣的人才才能夠更加有效推動運維一體化,為此還需要將培訓工作有效貫穿于運維一體化建設的全過程中,使得人員技能與素質都能夠得到有效提升,使得運維一體化建設可以擁有雄厚的人力資源保障。
結束語
實現變電運維一體化,能夠讓傳統的運行維護工作難度有所下降,并將“兩票”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但是在運維一體化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風險,所以還是將“兩票”依據運維一體化特點進行完善和補充,讓其能夠適應新型的運維一體化管理模式。比如,依照運維工作的實際勞動強度增強、安全監督環節缺位以及安全風險增加等情況,在“兩票”中相應增加危險點的分析條目,讓危險點更加明確,從而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讓變電運維一體化真正發揮出其價值。
參考文獻
[1]許艷陽.變電運維一體化方案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2,(33).
[2]高體攀,高體紅.大檢修之運維一體化檢修模式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3,(8).
[3]李文明.電力變電設備狀態檢修技術和管理措施探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29):38-39.
[4]范賀明.變電設備檢修試驗中的問題與應對策略[J].農村電氣化,2016(06):61.
[5]武凱,金燦燦,張姝麗.變電設備試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傳播,2014(1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