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桂清
摘 要: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們文化需求不斷提升,要求電視臺提供更高服務水平。播出系統作為電視臺實現視頻播出的主要方式,對其服務水平有著重要影響。隨著科學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發展,電視臺播出系統得到了較大進步,技術水平以及播出設備開始全面提升,視頻服務器應用變得更加廣泛。我國電視臺開始使用硬盤進行節目播出,且逐漸向著網絡化方向轉變。本文針對電視臺硬盤播出技術進行闡述,分析其技術關鍵點,為電視臺播出系統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電視臺;硬盤播出系統;關鍵技術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我國電視臺播出系統發生改變,視頻服務器技術作為播出系統中重要組成部分,受計算機技術影響較大。在發展過程中,計算機傳輸速度、處理效率、存儲容量以及帶寬等得到極大飛躍,且其價格正處于持續下降條件下,這種現象的產生促進了視頻服務器性能的提升以及價格的降低,在電視臺播出工作中具有較好應用價值。隨著視頻服務器的應用,我國電視臺播出技術已經邁入了網絡化時代,開始以硬盤播出方式為主,在電視臺中得到推廣與普及。
1 視頻服務器的組網方式
1.1 中央存儲結構
中央存儲結構能夠有效的實現多頻道素材的共享,其組網方式主要分為以下兩種:第一,中央存儲結構。Pinnacle的MSS900網絡存儲結構與GVGMAN均采用此結構模式,目前,國內已有很多家電視臺都采用了基于SAN結構的共享存儲結構硬件播出系統。第二,MediaClaster結構。事實上,Seachange的MediaClasterd網絡存儲系統也屬于共享存儲結構的一種。根據當前電視臺硬件播出系統的使用與發展趨勢分析,中央存儲視頻服務器將成為服務器發展的總體趨勢,具體原因如下:當前,隨著播控系統發展規模的逐漸擴大,中央存儲結構以價格與性能的優勢成為了服務器更新的首選,與此同時其播出軟件還具備著簡單操作的特點。但是,過于單一的中央存儲服務器容易出現陣列上的快點,所以在實際應用中通常都是采取雙系統鏡像,從而有效提高中央系統的安全性能,而這一設計卻使中央系統在價格上的優勢不復存在。
1.2 對稱結構與非對稱結構
這兩種結構都屬于分工互聯結構的具體構成部分。其中,對稱結構是指在同一視頻器中將視頻的上載和播出集中,并且在整個系統中,各個服務器之間都處于并列地位,且同樣負責著系統中的一部分工作;而非對稱結構則是指使用不同視頻服務器分別負責視頻的上載和播出工作,并在兩個分工不同的服務器之間使用光纖網絡作為連接手段。在播出工作中,這兩種結構的播出方式并無差別,都是使用鏡像方式進行工作。這種播出具有較高安全性,可以提高視頻播出效率,避免在播出過程中因安全問題而產生播出事故。從物理角度來看,硬盤播出過程中應用的各個服務器相互之間處于分離狀態,且不存在物理上的聯系,因此即使出現事故,其問題也僅限于事故出現的服務器,并不會對其他服務其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其安全水平較高,播出風險較低。但在視頻的存儲工作中,通常使用備份形式進行,這種方式會使服務器中磁盤的使用率難以提升。而硬盤播出技術又對視頻素材的管理調度工作水平有較高要求,使其使用成本大大增加。
1.3 分布式播出和二級存儲結合
非對稱服務器在上載和播出工作中會占據較大比例的存儲空間,對硬盤播出效率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可以使用二級存儲結構對服務器進行連接,實現所存儲結構的共享。在其運行過程中,二級存儲系統和視頻網絡的連接能夠提高其工作安全性,使視頻播出和傳輸工作效率得到良好提升。二者間的結合使該結構綜合了存儲系統和視頻網絡的優勢,實現了整體工作性能的提高,對硬盤播出服務有著重要作用。在該結構方式應用過程中,通過陳列獨立硬盤,能夠提高系統工作的獨立性,降低其核心存儲硬盤故障產生幾率,從而為其安全提供保障。但該結構對播出系統條件有較高要求,且會大量浪費硬盤資源,因此其建設存在一定難度,不利于提高軟件建設水平。
2 硬盤播出關鍵技術
2.1 播控系統
播控系統是否安全對電視臺播出系統有較大影響,在系統中起到核心作用。播控系統的安全性主要從以下量方面得到體現:(1)備份和冗余系統的應用。在執行播出任務時,在相關軟件或者硬件中應用以上系統,對視頻資源的安全應用有較大影響。通常有數據庫熱備份等安全技術。(2)播控系統必須具備故障工作能力,在播出系統中,保持不間斷的播出是其安全性能的核心體現。對于任何一個系統而言,故障的出現是無法避免的,而播出系統的故障又是以秒來計算的,廠家的技術支持再快也無法達到秒速解決問題,所以,這就需要播控系統本身要具備故障工作的能力??傮w來說,播出軟件需要具備如下技術功能:播控系統的每一組成部分都能夠實現在斷網狀態下的正常運轉,在不間斷工作的條件下,如任意功能丟失后,系統都能夠進入到工作流程的重組與恢復。從而保證了播出任務的連貫性與安全性。
2.2 播控軟件同步技術分析
當前,隨著電視臺系統網絡化程度的不斷提升,為了實現整個系統的同步工作,就需要各項工作建立在唯一準確的時鐘基礎上,而這也是整個系統中的關鍵技術之一,通常采用全網絡實時校時技術。此技術的實現過程為:在整個播出系統中,設置一到兩臺授時服務器,使其與授時設備實現直接連接,而后實時將準確的時鐘發布到網絡上,每一工作站運行一個客戶端程序,在接收到網絡時鐘與自身網絡計算機時間相比較,如果存在不符現象,客戶端會自動實現對時間的調整,從而實現整個系統的同步運行。
2.3 設備控制技術分析
對于播出系統來講,設備的控制與管理問題都十分復雜。在實現安全性能的過程中,必須采用大量冗余技術,比如熱備份以及熱切換等,播控軟件只要增加功能,那么其它功能的穩定行能必要被打破。如果要實現單一的設備控制,其實施起來并沒有太大的難度,較為困難的技術為如何在具備較為靈活的軟件下實現對播出安全的保護。
結束語
本文首先對視頻組網方式進行了分析,然后結合中央存儲結構、多服務器互聯結構以及二級存儲與分布式播出結構相結合這三種視頻組網方式的特點與需求,對當前電視臺硬盤播出系統的播控系統安全技術、播控軟件同步技術以及設備控制技術這三大關鍵技術進行了分析。從中不難發現,應用網絡化硬盤播出技術能夠有效促進其播出系統運行安全性提升,對提高電視臺服務水平有較好效果。因此要對其關鍵技術進行詳細分析,促進其系統結構的優化,實現播出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升,為電視臺的網絡化發展提供條件。
參考文獻
[1]王永炫.硬件播出系統關鍵技術[J].電視工程——電視論壇,2010,11(01):7-20.
[2]畢強.硬件播出系統關鍵技術淺析[J].視頻基地,2010,11(06):59-61.
[3]陶志.鹽亭電視臺硬件播出系統技術分析[J].中國有線電視——維護與維修,2010,8(0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