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翔
摘 要:在圖書館管理過程,應該重視對未成年人進行有效閱讀服務,通過結合實際,本文重點分析了如何構建科學管理模式,以服務未成年人閱讀,從而實現閱讀有效推廣,為社會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希望本文的進一步研究,能夠實現有突破,以更好地促使未成年人實現高效閱讀,為圖書館的未來發展提供有效保證。
關鍵詞: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服務策略
在新的形勢下,未成年人讀者需求在不斷變化和更新,這就要求圖書館的服務也要隨之變化和創新,以適應滿足他們對知識的需求。筆者在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養,引導青少年樹立良女子的道德觀念等方面做了許多扎實有效的工作。現結合有效實踐,對其進行具體闡述。
1 未成年人閱讀服務的特點
1.1 階段性特點
現階段未成年人多為獨生子女,成長環境中缺乏對其對立自律意識的培養,因此其多不具備較強的獨立意識,常常依賴于成年人的照顧。但此階段未成年人普遍具有好奇心強、探索欲旺盛、學習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并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完善的心智、品德,積累知識。未成年人普遍缺乏自覺性、注意力不集中等,因此未成年人的閱讀習慣具有一定過的階段性,主要表現為:第一,學前兒童,在四五歲時期普遍具有較強的語言感知力,喜歡語言游戲,因此在此階段兒童可建立一定的數學認知概念,發展空間想象力,辨認周邊事物,享受想象性游戲過程;第二,小學階段的未成年人,逐步開始形成對世界的認知,開始接受邏輯性認知,掌握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重視實踐動手能力,喜愛團隊合作,個人意識較強,喜歡提問,更偏愛閱讀情節跌宕、語言幽默的書籍;第三,中學階段的未成年人,具備邏輯思維意識,偏愛推理與收集,易受周邊環境影響,受人際關系影響較大。在此階段,開始接受專業性的圖書館相關課程學習,開始參與圖書館日常活動,并享受動手制作,主動參與圖書管活動的過程等。針對未成年人不同成長年齡的階段性特點,可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圖書服務培養,如:對于12—14歲的未成年人,可培養其公民意識,強化其對社會的認知,培養其養成邏輯思考的能力,利用其對大眾文化的興趣,組織開展同學間的圖書推薦活動;對于15—18歲的未成年人,圖書館可開展顯關職能及活動,引導其順利的向成人過渡。
1.2 廣泛性特點
未成年人,身心發展尚不成熟,經歷較少、缺乏社會經驗,因此常常表現出心智不成熟,此時需要家長、社會、學校的正確引導,積極與圖書館相互配合,強化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與引導,在家長的陪同下,共同參與圖書閱讀服務、共同參與圖書館互動,針對未成年人的廣泛性特點,提升閱讀服務的質量。
1.3 指引性特點
未成年人仍在不斷的成長發育過程中,因此其閱讀量、知識儲備量、探索經驗、書籍了解度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受認知水平的印象、知識儲備的影響、生活經驗的影響等,常常難以正確選擇所需圖書,因此圖書館具有一定的指引性。其工作人員有責任為未成年人推薦優秀的、適宜閱讀的書籍,防止未成年人盲目性閱讀,增強未成年人對圖書館閱讀的興趣與熱情。
1.4 趣味性特點
圖書館員不同與教師角色,其主要是確認館內閱讀情況、未成年人閱讀狀態、未成年人閱讀環境等,因此其需要通過經常舉辦相關閱讀活動拉近未成年人與圖書館的距離,促進圖書館與未成年人形成良性互動關系,由此可見,趣味性是圖書館服務未成年人的重要吸引力,通過增強圖書管趣味性構成未成年人與圖書館之間的良性循環關系。
2 拓展圖書館未成年人閱讀服務的策略
2.1 重視對文獻資源的有效建設
隨著教育的發展,社會重視對未成年人的關注,因此基層圖書館需要重視對未成年人的思想建設,積極構建良好的未成年人閱讀環境,努力正確更多經費投資,響應政府政策支持,增加圖書館內未成年人適宜書籍的藏書比例;加強與其他圖書館的溝通與交流,積極開展“手拉手”活動,獲得對接圖書館的幫助,增加藏書,推進現代化圖書館建設進程。在此過程中,基層圖書館可積極舉辦圖書援助活動,將城市內限制圖書進行社會捐贈,提升社會資源利用率,增加農村兒童閱讀藏書;另外,基層圖書館需要結合自身條件及發展目標,對館內藏書、區域布局等進行合理設計,分級管理的同時增加多源文獻儲備。可利用多媒體增加電子讀物儲備,實現現代化閱讀推廣,優化圖書館藏書結構,增強對未成年人閱讀的吸引力。
2.2 堅持兒童優先原則,擴大未成年人活動空間
在各國圖書館管理及服務的相關條例及指南中都重視對未成年人的閱讀服務質量,重視對未成年人閱讀需求的滿足、對未成年人閱讀優質服務。除此之外,要確保以兒童優先為原則,為未成年閱讀提供了相關保障。對此,我國可借鑒國外優秀成功經驗,積極優化現有圖書館布局分布、管理模式、運行原則,堅持以兒童優先原則為基礎,擴大未成年人活動空間,提升未成年人閱讀服務質量。對此,可增加未成年人閱覽室的面積、擴大閱讀角,舉辦相應閱讀環境。合理布局設置少兒閱覽室,增強公共圖書館業務能力,強化基層圖書館對兒童閱讀業務的重視,增加對未成年人閱讀的投資,積極構建良好的未成年人閱讀環境,為未成年人閱讀提供高效服務。
2.3 積極建立親子閱覽室
據有關學者研究表明,早在幼兒時期兒童便具有一定的閱讀感知力與敏感期,因此圖書館服務應當重視學前閱讀,為未成年兒童提供良好的、寓教于樂的閱讀社交平臺。充分利用親子閱讀的優勢,實現對兒童閱讀習慣的培養,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
現階段,親子閱覽室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部分地區缺乏對其重視度,更是缺少相關投資,對此,各借鑒相關市區對親子閱覽室建設的經驗,將圖書館未成年人閱讀服務分為少兒閱覽區、少兒上網區、成人閱覽區等,利用一體化家庭式閱讀體驗結構,增加親子互動,使未成年人在父母的陪同下,共同感受閱讀的魅力。與此同時,也可積極舉辦相關體驗活動,如:組織開展“兒童知識銀行”活動,未成年人在知識銀行辦理存折后,需要根據閱讀制度、閱讀參與時間、閱讀積累量、閱讀寫作等途徑積極獲取“知識幣”并進行存儲,當“知識幣達到一定數量時,可隨時”取款或換取相關禮品“,通過此類方式,激發未成年人的閱讀興趣,引導其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使其自覺走進圖書館閱讀,強化早期閱讀的推廣價值。
在基層圖書館內,可積極借鑒相關圖書館的成功經驗,組建親子閱覽室,配合相關活動天地,如:展示架、七巧展示板等,利用校園活動與圖書館活動相結合,組織未成年人分級閱讀、多樣化閱讀,將閱讀活動與游戲表演、詩朗誦、音樂欣賞等活動相結合,在開展閱讀的過程中,增強未成年人的動手能力、思考能力、藝術感知力等。同時可通過定期舉辦閱讀講座等方式,邀請家長參與,使其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為親子閱覽室的活動開展提供便利。
3 結束語
總之,圖書館應該充分利用豐富的館藏資源,來提高圖書館的使用率,并且要有效挖掘圖書館在素質教育中的潛力,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質,讓圖書館成為未成年人的重要文化活動場所,讓未成年人像了解網絡閱讀一樣了解圖書館閱讀,并最終喜歡上圖書館閱讀。
參考文獻
[1]魏亨,劉芳.圖書館未成年人閱讀服務拓展方式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28(04):218-219+222.
[2]范并思.拓展圖書館未成年人閱讀服務[J].圖書與情報,2013(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