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凱
摘 要: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領導人加快了社會主義的建設步伐。在現代行政法制的創建與完善的過程中,中國始終如一的走具有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其中,也存在較多的發展阻力與諸多的不利因素,但是國家的相關人員全都一一攻關,最終出臺了一系列的行政法政策,其中包含多種處罰法和行政許可法。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國行政法的發展創新還有較長的路途要走。因此,以下所述主要是關于中國行政法發展的創新之路的內容,僅供讀者進行有關的參考[1]。
關鍵詞:中國行政法;發展創新;研究分析
1 中國行政法發展創新自始至終所堅持的原則
在我國進行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過程中,自始至終都堅持一種原則和規范,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一切都要以人民的利益為基礎,人民才是新中國的真正主人,那么,國家領導人以及相關的機構對于行政法的建設更是如此。
在這短短的幾十年之內,國家的發展速度較為緩慢,期間國家進行了有關的法制建設。相繼出臺的行政法的內容都要以中國的憲法大綱為基礎。改革開放以后,黨的國家領導人在重大的會議上多次提出要加強民主化與制度化。國家的立法機構所制定和頒布的一切行政法都要堅持以全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為基礎,始終堅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2]。中央政府以及不同區域的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員在行政的過程中,都要嚴格的遵守行政法的具體內容,按照相應的程序去執法和工作。通過多年的不斷努力,國家的工作人員為了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在堅持相關原則的基礎之上不斷的對行政法進行創新與修正,期盼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最終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利益。
就行政法的建設與創新而言,符合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決定了行政法建設的最終方向。在國家將來的發展道路上,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只有行堅持行政法創新的基本原則,才會加快社會主義的建設步伐。近代的歷史已表明,國家的行政法治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達到了一定的理想效果。
2 關于中國行政法發展創新之路的研究
2.1 有關行政制度的完善與創新
制度是一個體系正常運轉的基本保證,國家行政法治建設體系是比較復雜的,針對于此,有關的領導人在行政制度方面不斷進行完善與創新,通過近年的事件結果得以證明,行政制度的完善與創新對于中國的行政法治建設具有較為深遠的意義[3]。
國家在十九世紀頒布了《行政訴訟法》等有關的法律條文,這些行政法分支法律的出臺,最終對國家將來的行政法制定與頒布起著重大的作用。在相關的法律條文之中,對國家的行政制度進行了明確的闡述。針對民生領域出現的各種復雜問題與現象,對國家行政機構的責任進行了詳細的劃分,不同的地區針對本地的案件以及實物應當設立一定的行政機構,從而派使國家的公職人員去行政執法,這樣大大的提高了行政人員的工作效率。國家的《行政訴訟法》中也規定了有關的行政制度,國家的中央機構以及地方機構要在普通法院之內單設行政庭,這與國外其他國家的行政制度有著較大的不同之處,非常符合國家的實際國情與發展現狀。
此外,1994年制定的《國家賠償法》加大了司法賠償與行政賠償之間的聯系,對行政機構的責任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了完善行政制度的作用。對國家的行政公職人員的行為進行了嚴格的限制。
2.2 行政程序的規范化與創新化
中國行政法發展的創新之路不僅在制度方面進行有關的完善,還要在行政程序方面進行規范與創新。無論何種體系的正常運轉,都離不開體系之內環節執行的程序化與創新化,對行政法的建設與發展而言,亦是如此。如果有關的行政程序得到科學合理的規范,勢必會大大提高工作人員的行政效率,在行政的過程中,也不會出現較為慌亂的局面。
我國的行政法與其他其他法律體系之間存在較大的不同之處,我國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黃金階段,許多較為重要的事務需要有關的行政人員進行處理。在處理的過程之中,會包含多種環節,這些環節與各個部門公職人員的職責相聯系,存在一定的復雜性與確定性。因此,相關的領導機構應當結合當前國家發展的基本國情,從事實出發,在堅持憲法大綱的原則之上,對各個行政機構的行政程序進行嚴格的規范與創新。這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有關行政機關的權利,使得機構之間互相牽制。每一個部門都不能跨越規定的步驟以及程序,行政公職人員都必須嚴格依照規定辦事,就會避免出現行政混亂的局面,最終提高了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其中,行政法規定的環節具有較強的嚴格性,使得國家的行政事務處理的更加科學合理,人民感到滿意,還會支持與鼓勵政府部門的有關工作。
2.3 行政法治條文的出臺與革新
我國之前頒布的第一部《行政處理法》對行政的處罰種類以及處罰的程序做出了嚴格的規定。其中,把行政處罰分為財產處罰和行為處罰等類別,這是中國行政法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從此,國家的行政人員就可以依據當事人的種種行為,按照《行政處理法》中的有關規定對當事人進行行政處罰,沒收其非法獲得的財務和產業,保持了國內不同地區的社會秩序,對消除有關的違法亂紀現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處罰設定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在堅持有關法律原則的基礎之上,對相關的處罰單位進行了嚴格的劃分,賦予機構合法的處罰權利,這樣,相應的行政部門各司其職,就會使得行政法治體系得以正常運轉。
同時,《行政處罰法》也解決了國家現存的諸多復雜問題。在部分地區,容易出現職權分散的現象,這樣行政機構的上級領導在管理下屬的過程中就會面臨較多的阻礙,使得權利較為分散,上面的行政指令不能在有效的時間之內合理的傳達,這會延誤行政機構的工作時間,造成一定的損失。《行政處罰法》規定經過上級傳達的命令一經批準,各個部門的公職人員必須加快工作效率,及時處理各種行政事務。對于那些導致權利分散的人員或者不接受上級指令的工作人員,應當使其接受紀律或者黨紀的處罰,嚴重者可以進行雙開處理。
2.4 行政法在有關綱要引領下的發展與創新
立法不僅促進了國家的法治建設。在進行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過程之中,有關的綱要條文與行政法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解釋行政執法中采取的各種有效措施,從而促進了行政法的發展與創新。
此前,國務院依據當時國家的現實狀況,從基本出發,發布《全國推進依法行政綱要》,對行政機關的行政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應當在堅持有關原則的基礎之上,要靈活的結合行政綱要中的內容依法行政。行政機構應當隨時隨地向社會公開行政的最新消息,使廣大的人民群眾可以及時的了解政府行政的最新動態。
3 總結
以上所述的關于中國行政法發展的創新之路在自始至終所堅持的原則以及行政制度的完善與創新,行政程序的規范化,有關綱要的推動等幾個大的角度進行了科學合理闡述,相信會為相關的研究人員提供寶貴的意見,在國家今后的發展之中,必然會加大該領域的革新力度。國家立法機構只有結合中國當前的具體情況,從事實出發,革新有關的行政法,這樣才會加強行政機關的工作效率,提高行政人員的辦事能力。國家行政法的發展與創新進程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1]應松年.中國行政法發展的創新之路[J].行政法學研究,2017(03):44-51.
[2]劉波.論我國證券市場監管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學,2016.
[3]王學輝.反思中國行政法學存在的政治背景——通往中國行政法學自我意識之路[J].行政法學研究,2017(03):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