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白玉
[摘 要]信息化條件下進一步加強武警部隊的通信保障能力,以執行多樣化的軍事任務,是當前和今后都需要面臨的一個重大考驗。為保障多樣化軍事任務通信暢通,文章闡述了不同條件下通信保障的要求,探討了實施多元化軍事任務時如何對部隊通信進行保障的組織方式,闡述了需要把握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武警部隊 通信保障 研究分析
中圖分類號:TU4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8-0144-01
武警部隊的職能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不斷多樣化,武警部隊的任務也從以往的訓練、執勤發展為安保、反恐、維穩、救援等,國家安全問題面臨前所未有的多變性和復雜性,同時武警部隊面臨著更多、更大的挑戰。保障國家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是武警部隊重要使命,近年來武警部隊作為一支重要力量在反恐、處突、抗震救災等方面多次圓滿完成黨和國家賦予的使命。其中取得勝利的一決定性因素,就是暢通的通信聯絡。
1 多樣化軍事任務對通信保障的要求
遭遇突發情況,部隊要馬上行動。迅速到位。一般來說小的突發事件,武警部隊如果可以在第一時間到位,就意味著勝利,而及時到位就要求指揮機關的命令能夠暢通傳遞到任務分隊。武警部隊經常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要對突發事件進行處理,這就要求通信分隊必須快速、靈敏和高效部署應急通信設備。平時要結合部隊實際情況準備應急預案,遭遇突發情況,就要按照預案快速部署通信設備,快速組網,保證與上級溝通的暢通。尤其是當任務區域面積大時且通信距離遠時,要在部隊現有的通信設備、通信系統條件下,研究部隊在不同條件下同時多方向執行任務時可行的機動通信保障方案。
多支任務部隊在廣闊區域聯合執行任務時,各分隊密切協同。武警部隊執行軍事任務時往往涉及到多個層次的命令的上傳下達,需要在橫向上協調多個部門,在任務區域內聯絡多個任務點。因此,在部隊執行任務時,通信必須保障信息的傳遞:縱向上見頂、橫向上到邊、輻射要到點,必須由上級指揮機關進行統一協調指揮,由聯合指揮領導下建立黨、政府、軍隊、群眾、公安、武警等各部門通信保障小組,由聯指對各下級部門統一進行頻率資源的分配,明確各相關部門的合作通信方式。因此,必須結合軍用通信設備的特點,設計一個跨區域、跨部門、多路徑的中距離機動通信保障預案。
在執行高要求任務且任務區域環境復雜時,必須對通信做適當的、可行的保障。一些任務區域處于山地、林地,或者溝壑縱橫,或者人煙稀少,或者經濟落后,信息基礎設施薄弱,本地的通信資源匱乏,由于地形遮擋信號衰減嚴重,造成通信距離短,通信范圍受限,且地形限制,通信設備不能快速部署等一系列的問題。
在危險的陌生環境中,任務部隊面臨交通不便,作戰時間、地點不定,作戰形式不定,作戰規模不定等一系列的問題,這就要求部隊加強通信保障方法的研究,在各種復雜條件下基于現有通信設備,合理配置,快速建立一個短距離的移動通信安全保障區域,保障惡劣環境下的各級部隊指揮機構的通信暢通。
2 加強武警部隊應急通信保障能力的措施
在武警部隊執行軍事任務時對通信進行保障是目前部隊通信保障的主要途徑。對軍事通信保障問題進行研究,以完成不同的任務,在本質上就是要解決行動中的通信問題。因此,根據多樣化軍事任務的特點,對通信保障提出了要求,建設重點要放在機動通信平臺上。
由于衛星通信與短波、超短波通信相比較,通信距離更遠,覆蓋區域更大,通信信號穩定,十分有利于高質量、大容量的數據傳輸,因此部隊主要利用衛星通信設備構建遠程機動通信平臺。隨著衛星通信設備逐步向部隊配發,有利的保障部隊在野戰和機動時通信方面的問題。在任務分隊執行軍事任務時,可以充分利用衛星通信車的機動性能,通過直接實時高效傳輸語音視頻,組織站前視頻會議進行部署,保證總部和指揮機構及應急指揮部隊進行有效的實時指揮,也可以利用便攜式衛星通信設備,傳輸數據和視頻,以滿足司令部、總隊指揮部對本級指揮部有效指揮控制的需求,對任務的熱點地區,可以派出衛星通信車,為執行遠程任務的武警分隊配備一定數量的衛星電話終端,在任務區域以衛星通信車為中樞,建立了一個遠距離、多層次的通信平臺,有效保障任務分隊與指揮機關的通信暢通。
在執行具體任務時,指揮員要根據任務性質及任務區域的環境等情況,立足于現有設備,快速建立任務分隊與指揮機關的通信渠道。如在路況允許的條件下,可以部署衛星通信車進行語音、圖像和視頻傳輸,使指揮機關可以了解任務現場的具體情況,進而實行實時指揮;在不具備部署衛星通信車的任務區域,可以派出通信兵攜帶便攜式衛星電話終端,對任務分隊進行遠程通信保障。
中距離的通信保障是介于遠距離和近距離而言的,距離上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與遠距離通信保障不同,中距離通信保障的平臺主要利用短波通信為主,短波通信具有抗毀能力強、受地形地貌影響小,而且運行成本小等優點,因此在中距離通信保障中被廣泛應用,實現信息在任務分隊和指揮機構之間傳遞的功能。在執行任務時,具體通信設備部署如下:總隊使用高功率短波電臺,將短波信號轉換后與上級進行多媒體數據通信,對下級直接實施動態指揮。支隊以下單位可使用小功率短波電臺聯絡上級、下級及各平級單位,搭建臨時戰時網絡,對任務區域各級部隊實施通信保障。
在任務分隊執行軍事任務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有必要建立超短波通信網絡,作為短波通信網絡補充,利用短波無線信號與超短波無線信號的性能上的互補性,建立多種路徑的無線通信網絡。短波信號具有傳輸質量好,傳輸穩定,且傳輸信號沒有延遲,便于快速建立通信網絡,但是,進行遠距離傳輸時,易受地形地貌影響,傳播距離受限。因此,在進行近距離通信時,我們往往更傾向于采用超短波無線設備,利用超短波通信平臺配合多個轉信臺搭建超短波通信網絡,對任務分隊與各級指揮機關進行通信保障。具體部署如下:超短波通信車作為核心,任務分隊配置無線手持終端,以實現前指與任務分隊命令的上傳下達,在動態條件下實現對前線部隊的直接指揮、控制,上級指揮機關也可以直接越級對作戰部隊進行直接指揮,各任務分隊使用無線手持單元進行內部協調。利用超短波進行近距離通信保障時,要根據現場環境靈活設置轉信平臺,避免障礙物對通信造成影響。在城市區域搭建臨時通信網絡時,轉信平臺要部署在附近的高塔或高層建筑上;山區要選擇沒有遮擋,且可以覆蓋整個任務區域的山頂制高點部署轉信平臺;如沒有條件部署轉信平臺,且任務緊急的情況下,可以派遣通信兵攜帶不同頻率的移動電臺,登上任務區域的一個制高點,作為人工的信號中轉平臺。由于超短波具有通信距離短的缺點,為提高超短波無線電通信距離,要充分利用信號中轉平臺將車載電臺、手持單元連接在一起,增加通信距離,使超短波通信覆蓋全部任務區域。
三種移動通信平臺在實際應用中,根據任務特點、地理條件、設備狀況、人員素質等要求靈活使用,必要時可配合使用。
為實現任務分隊的通信保障,根據執行任務區域環境及任務性質建立相應的通信網絡,解決好任務通信問題,保證通信效率。一要優先保障指揮通信,優先保障上級通信,即先急后緩;二要嚴格控制溝通的層次和渠道,防止越級通信避免串臺。通信內容簡短明了,盡量減少信號發射,凈化電磁環境,提高通信效率,通信暢通是部隊完成任務的重要保證。在過去的戰爭年代,通信是千里眼,順風耳,在面對現代多樣化軍事任務,通信是中樞神經系統,更要求指揮信息必須快速、準確、實時、高效的傳輸。
參考文獻
[1]張萬里.重大現場應急通信技術體系研究與探討[J].中國新通信,2010(12):40-44.
[2]孫榮.應急通信技術總體框架討論[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