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瓊
【摘要】隨著現階段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技術也在隨之迅猛的發展著,他所帶來的問題就是日益增長的犯罪案件,這樣就會在法律的實踐過程中帶來很多難題,其中較難解決的則是網絡犯罪刑事管轄權的問題。那么就要求我們在維護本國主權的同時堅持平等、公正和便利性原則。
【關鍵詞】網絡犯罪;刑事管轄;研究分析
網絡犯罪指的是利用計算機、網絡和計算機數據的可用性和機密性進行濫用網絡、數據和系統的行為。由于網絡犯罪的特殊性,所以它可以具有刑法學和犯罪學的普遍特征。由于多數的網絡犯罪均是通過計算機相關技術所實施的犯罪,所以進行網絡犯罪管轄權的明確是有效管理網絡犯罪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傳統刑事管轄權不斷的面臨著網絡犯罪的挑戰
網絡犯罪的不斷嚴峻,使得國家間的管轄權的問題變得也越發的嚴重,這一難題也不斷的成為國家間的焦點。傳統的刑事管轄權包括:保護管轄權、屬人管轄權、屬地管轄權以及普遍管轄權。
(一)屬地管轄權原則面臨著挑戰
屬地管轄權的原則也被稱為領土原則,以維護國家的領土主權的完整性為出發點,利用地域性的標準,只要是在屬于本國的領土內進行犯罪的,無論是不是本國人或是無國籍的公民均對本國的刑法有效。對于所屬地域內的管轄來講,犯罪實施的所屬地是進行有效實施管轄的首要前提。而由于網絡空間的虛擬性的特殊情況,它不可能像在現實中所發生的案件進行地域板塊分類,劃出案件所屬的邊界,那么,當網絡的法律行為失去了傳統的地域管理法規的聯系后,如何將如何將網絡世界的規范管轄與物理空間的管轄權相一致就成了難題。因為即使保持了兩者的一致性,也不能快速的確定犯罪行為的所在區域。
(二)保護管轄權面臨著相應的挑戰
這一原則主要對于侵害國家利益亦或是國民利益的犯罪案件進行了約束。不管犯罪案件的發生所屬地在本國領域內還是外,也不管犯罪人是否是本國人,或是是否持有本國國籍亦或是無國籍,均對于本國刑法奏效。正是因為網絡世界的無界限使得在案件的處理過程中變得難度加大,并很難去區分境內外的所處地區,這就不由得使保護管轄權的的適用性存在了較大疑問。還有就是因為國家間的定罪量刑標準不一致也會導致這一現象的出現。
(三)屬人管轄權原則在面臨相應的挑戰
這一原則也被稱為國籍原則,它主要表達了犯罪行為以國籍為判定準則,只要是本國公民,不管是否在本國領土內犯罪,均奏效于本國的刑法。屬人原則在與屬地原則發生矛盾,矛盾的結果就是令行為人受到多層處罰。由于網絡計算機技術的年輕化,我國刑法進行了相關規定,對于網絡犯罪的行為人需達到刑事責任年齡。
(四)普遍管理權的原則在面臨著挑戰
這一原則主要表達了不管犯罪行為人的國籍所屬是哪里,在哪里實施的犯罪行為,或是侵犯了哪國的國家和國民利益,只要違法了國籍公約的規定,任何國家都持有刑事管轄權。由此可見,普遍管轄權的奏效的前提是應符合國際公約的相關規定,但是國際公約對于犯罪行為的范疇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只有對于國際網絡犯罪形成普遍制度和規則,才會使得普遍管轄權發揮其作用。
二、對于解決國際網絡犯罪管轄權矛盾的提議
(一)需堅持基本原則解決管轄所遇的矛盾
在現如今的社會當中,主權國家負責對于管轄權的實施,從根本上是為了保護國民的利益以及本國的主權不受侵害,所以就設置了相關的原則進行完善和保護。
一要堅持主權平等原則這就要求各國也應在打擊網絡犯罪的同時尊重主權平等的原則,所以在處理網絡犯罪案件時,各國應充分尊重平等的法律地位,不欺強凌弱且不采用有損于他國主權的措施,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結局國家間的矛盾和沖突。二是堅持便利性和可能性的實施原則,這個原則要求在遇到跨國犯罪時,當犯罪地和結果地屬于不同的國家時,各國在形勢刑事管轄權的權力時,要同時考慮到本國的社會穩定、公民利益、國家主權等等,還有考慮管轄的便利和可能性。三是要考慮到公平性原則,其中包括程序的公正與實體的公正,這一原則體現在對于被告人的保護。保護被告人避免遭受到多國的多重處罰。
(二)積極進行國際間的司法合作
要想解決國際社會中的網絡犯罪,就要將國際性的充分合作利用起來,只有加強了國際間的合作基礎,才會使得網絡犯罪的解決起到更良好的作用才會更加明確各國所面對的責任增強犯罪行為所在國家的服務意識。并且通過相關的協助也能簡化對于案情的處理,更快更好的破獲案情。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面臨著網絡犯罪不斷多元化的當今社會,我們不僅要從所要遵循的主權平等等原則入手還要從國際社會的大環境進行相關的配合和協作,將網絡犯罪管轄權的實施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參考文獻:
[1]郭強,陳斌.淺析網絡犯罪的刑事管轄權[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13(3):119121
[2]王亞紅.淺談網絡犯罪的刑事管轄權問題[J].科技展望,2014,16(19):272272
[3]龐云霞,張有林.困境與解構:網絡犯罪刑事管轄權問題研究[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2(1):8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