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中元
【摘 要】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而文字也成為了其載體,是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工具。我們從小學或者是更小的時候就已經(jīng)對文字產(chǎn)生了不同程度的興趣,對于閱讀類型的文章,我們也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喜好。可是我們經(jīng)常會由于識字量的缺少從而導致了我們閱讀受阻,最終形成了一定的閱讀障礙,這樣就會使得我們對閱讀失去了興趣。基于以上這些,本文從低年級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入手,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理論與實際結合,激發(fā)學生對識字認字的興趣。
【關鍵詞】低年級;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研究分析
作為閱讀及寫作的基礎,識字是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們需要先將同學們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出來,使其有一個愉快地學習氛圍,這能夠使同學們更加牢固并且樂于識字這個過程,讓同學們在愉悅中學習。識字的教育目的之一就是讓同學們從心底里認可語文這一學科,我們不能讓同學們通過死記硬背來識字,要改革創(chuàng)新,使同學們能夠通過游戲,通過生活認識生字,這樣不僅能夠科學合理地提高教學效率,也能讓同學們,在學習中體會快樂。
一、開發(fā)一些課堂小游戲,激發(fā)同學們的識字興趣
由于同學們處于低年級階段,心理還不夠成熟,并且對事情有著探索欲和求知欲,他們往往會對一些新奇的事物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反之,對于乏味的事情沒有積極性和探索的欲望。由此老師可以在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策略中,從學生們這一特點入手,嘗試在課堂上引入一些這個年齡段普遍喜歡的課堂小游戲,并且與其識字教學內(nèi)容產(chǎn)生一定的關聯(lián),這樣不但可以充分地帶動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及積極性,能夠讓他們在輕松愉悅地課堂中理解漢字的含義,而且還可以把單調(diào)乏味的課堂識字教學過程變得活潑有趣,這就實現(xiàn)了我們一直所推崇的在快樂中成長的教學目的。例如,我們可以將字的字形和意義編成字謎,讓同學們?nèi)ゲ拢プx,調(diào)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毯子的“毯”字,謎面我們可以編成“一堆毛,兩把火,躺在上面很暖和”。小朋友們猜對后就會非常感興趣。我們也可以編兒歌識字,兒歌內(nèi)容簡單,有的非常押韻,有的讀起來瑯瑯上口,饒有興味。這樣一旦便被記住便難以忘記。
二、使同學們和漢字“面對面”交流
一些教育家總結出教育的主體為生活,而生活既是教育又是學校,教學要做到統(tǒng)一。這個理論既是現(xiàn)如今這個大的教育背景下的理論,又可以作為創(chuàng)新性學習的典范。著名的陶先生曾說過應該以孩子們的生活體驗及感悟來解讀生活。識字并不是非常困難的學習活動,它應該是一件趨于生活化的事情,為此,我們應該引導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尋覓隨處可見的漢字,例如,道路上隨處可見的廣告牌、各處的文明標語,若是教師肯將心思投入到其中,同學們就會是生活的探索家。基于生活既是教育這一觀念,不僅僅是老師,家長們也要積極地引領孩子們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漢字、學習漢字。例如,因為小孩子們好奇心影響下,每當經(jīng)過有牌子的商店或者是樓房時,都會下意識地想要讀出,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對孩子進行科學地指導,這在無形中就加強了孩子的知識面;在超市中,當我們選購商品時,可以將產(chǎn)品的說明給孩子看,這樣不僅僅能夠使孩子們認識更多的漢字,也能夠使他們了解到更多的生活知識,這都會在無形中使其認識更多的漢字。
三、小組互助以及誦讀
首先小組內(nèi)的成員要互相幫助,在整個教學識字的過程中,要以因材施教為原則,有效的進行學習。小組內(nèi)的成員互相檢查生字和詞語,把容易混淆的詞語整合出來,并且大家要一起討論,用什么樣的方法能記住這些生字和詞語,其次是師生間的互相幫助,老師也需要把小組內(nèi)容易讀錯和混淆的生字和詞語整理出來,并且讓小組內(nèi)的成員談一談怎樣才能記住,與此同時,老師還需要進行引導和點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當中,老師可以傳授各種各樣的識字方法,例如,可以根據(jù)漢字的結構、比劃、形近字對比以及同音字,例如,第一部分,先用轉(zhuǎn)盤識字的方法給基本的字“青”加偏旁部首,轉(zhuǎn)出“情、清、請、晴等等一些漢字,與此同時也可以相應地列出一些詞匯。同樣也可以用猜字謎游戲的方式,另外還可以創(chuàng)造很多各種各樣的識字游戲讓同學們記住生字。通過這些有趣的方法,就能夠讓課堂變得多姿多彩,同學們也會更佳有興趣的去學習生字。最后,一定要將識字和誦讀進行統(tǒng)一,把識字融入到誦讀當中,在學生們掌握生字以后,可以讓學生們閱讀各種書本,將范文讀熟,這樣,用讀的方式代替講課,在誦讀當中感悟生字。伴隨著學生們朗朗的讀書聲,學生們識字的氛圍也會變得輕松愉悅。
四、聯(lián)系生活積少成多
新課程標準中,要求要充分利用兒童們的生活經(jīng)驗。識字的教學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堂,它也絕對是不能與生活脫離關系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社會就是一個大課堂,老師要充分的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來觀看一些影視作品、閱讀圖書、廣告標語以及雜志,在這個過程中,能充分的擴展學生們的識字量,讓他們的知識積少成多。除此以外,這也能夠讓學生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這個時候就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本子,在這個過程中所學到的新字都可以記到這個本子上,通過這樣長期的積累和鞏固,他們的識字量將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讓學生養(yǎng)成了自動識字的習慣,還激發(fā)了學生的識字興趣,挖掘出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弘揚了他們的個性。這樣,讓他們的學習變的更加有自信,同時也會享受成功的快樂。
五、應用現(xiàn)代化的識字手段
隨著現(xiàn)代化裝備以及教育手段的發(fā)展及完善,教師可以運用這項技術進行識字教學以達到讓同學們能夠熟練地掌握陌生漢字的效果。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來將漢字書寫的筆畫順序進行播放,以達到加深同學們印象的效果,在展示漢字的演變過程當中,讓同學們了解漢字的博大精深。另外,我們可以以繪畫的形式讓同學們發(fā)揮想象力,對文字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這樣不但可以加強同學們的創(chuàng)造性,也可以使同學們簡單直接地理解漢字,記住漢字,并且可以通過其他的方法將漢字所蘊含的意義和內(nèi)涵逐漸滲透給同學們,這都可以成為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有效地方法手段,老師只要將其科學合理地運用到學生的識字教 學當中,就能夠使得同學們識字的效率有效提高。
總而言之,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活動中,學習漢字是重中之重,漢字是我國的靈魂,由于耳濡目染有些人雖然能夠清楚的說出漢語,但若是涉及到一些文字類的東西,就會無從下手。所以,識字是十分必要的,在小學的教學過程對于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的文化素養(yǎng)及底蘊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教師在對同學們進行實際教學時,一定要考慮到學生們的需求以及能力,盡量使得學生們能夠在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下將漢字熟記,能夠使得學生們熟練的掌握漢字及詞語的使用方法,在改進教育教學方式的同時,尋求出最適合低年級學生們的教育方法,貫徹使同學們在愉悅中學習知識的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李樹華.借用電子白板引擎“撬”動識字教學[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6(14)
[2]邢成澄.“快文化”式識字要不得——由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引起的對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點滴思考[J].青年文學家,2009(13)
[3]高杰.論小學識字教學要注意的幾個問題[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08)
[4]蔡夢幽.“生活”之趣滋潤“識字”之味——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J].才智,2016(26)
[5]駱媚娟.實施字理教學,彰顯文字魅力——淺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