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峰
摘 要:中國公司法的確立生動地反映了政府干預的強烈色彩,對公司的自由施加了一定的限制,這限制了中國市場經濟的良性和自由發展。本文對于公司法自由主義的相關政策進行了探討,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基于此的制度建設,如公司治理自由,公司人格自由,公司交易自由和公司自由等。
關鍵詞:公司法;自由主義;法律政策
自由是公司本身的一個基本特征,同時也是公司經營的本質所在。沒有自由,就沒有生意。如果把自由視為公司的靈魂和本質,那么自由主義就是公司法的靈魂和本質。自由主義應該是公司法的支點和基礎。本文討論了公司法的自由化及其基于公司交易、公司資本、公司人格和公司組建的法律政策。
1 公司的自由人格主義
在公司法中,其制定的初衷主要是為了限制公司的人格。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相關制度體系的不斷完善,人們逐漸意識到公司的人格不應該受到限制。公司的人格需要通過社會發展,特別是經濟發展來解放。就目前中國公司的相關法而言,從基本原則來看,它主要是對公司人格獨立性的認可,但通過深入分析,我們仍然發現在公司的自由人格主義方面還存在一些缺陷和制約。
1)公司法對公司權力的限制。盡管中國承認公司獨立運營的合法性,但事實上已在許多地方對公司的業務范圍與運營方面都施加了較大限制,但從實質上說,這些限制對公司的發展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它在市場環境中對公司的健康與可持續性發展都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并認識到公司在法律范圍內運營所有項目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12條規定明確提出要限制公司的轉投資,不得轉讓給合伙企業。此外,公司法第60條中提出的對許多方面的限制比較模棱兩可,如對董事或經理行為的限制還是對公司的限制等等這些都不明朗。這些法律都亟待修改與完善。
2)公司法限制了公司的權利和經營范圍。在企業人格自由方面,享受產權是基本前提。如果公司沒有產權,那就像一只沒有牙齒的老虎,很難實現或實現自己的個性獨立。在中國公司法中,雖然公司法第4條規定公司享有由股東投資組成的所有公司資產,但第3條增加了附加條款,即公司資產的所有權屬于國家;它違反了公司相應的獨立財產權。在某種程度上,它也撼動了公司的個性獨立性。因此,在修訂未來的法律制度時,應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
2 建立公司的自由主義
1)公司的成立需要政府的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有多條條例明確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必須經所在省的人民政府批準或者具有國務院授權的專門部門的特批。這種規定被認為對私營部門不利,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公平。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必須經各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管理部門的批準。顯然,這條規則對于想要成立公司的個人來說也非常重要,但卻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2)設立的門檻比較高。“公司法”第19條和第73條嚴格規定了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條件,但存在著許多不合理的要素。例如,對股東或公司贊助商的數量進行了較為嚴格的限制,它也決定了“一人公司”不可能發生的情況;公司的法定資本制度和出資制度也有一定的限制;公司的經營條件和經營方式也應該完全遵循。公司的發展不應受到政府的干擾;此外,該公司的贊助商受到一定的限制,其中一半以上必須居住在中國,這也是身份限制的體現。
公司法律政策的演變從根本上揭示了公司法律自由化和現代化的整體發展趨勢。在各個歷史階段,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建立公司有著不同的要求。對于早期建立的公司來說,它通常由政府的“私人”系統控制,該系統對現代公司具有相對廣泛的自由。即使在同一個國家,公司政策也會有所不同,而競爭效果將根據政策而有所不同。在現代公司法的情況下,它放棄了直接政府干預的傳統主義,并將其轉化為規范性,這使得企業的建立更加自由。就中國公司法而言,它對成立公司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可以說,中國的公司法在審批階段仍然停滯不前,這顯然違背了時代的要求。其突出的表現是:1)建立公司的必要性首先得到政府的批準;2)具有較高的設立門檻;3)建立過程非常復雜。因此,從中國公司法的角度出發,有必要不斷簡化設立程序,降低門檻,廢除以往行政審批的適當性,使整個公司的建立更加自由。
3 自由資本主義
為了盡量減少或避免股東的有限責任,同時為了避免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將受到損害。從立法層面出發,設計了一個與公司資本的形成,啟動與維護相關的完整運作機制。而如果從理論的角度來看,這種機制可以分為三個原則,即資本確定,維護和不變性。但是,應該指出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存在著基本缺陷,公司的三大資本原則將受到更多的批評。因此,對于現代法律,它可以直接修改或丟棄。就中國公司法而言,它仍然追求這樣的資本原則。因此,主要問題如下:
1)法律資本制度存在缺陷。法律資本制度事實上是指公司的初始資本必須達到一定的限度。這種制度的建立能夠有效地保證公司的正常啟動與初期的正常運營,同時也保證了公司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但最低注冊資本的規定實際上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公司的難度。同時,中國公司一般堅持使用傳統的資金支付系統,這進一步限制了公司的自由運營。因此,在未來的法律政策中,中國應考慮修改法定資本制度,以促進企業融資和自由業務。
2)投資形式相對簡單。“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四條規定了公司的出資方式具體包括貨幣、實物、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和工業產權。對于公司的資本形式進行嚴格的監督與管控無疑會阻礙公司的靈活性和自由度。但是,目前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都對投資形式進行了多元化的擴充與改進,在原來的基礎上加強對信貸、債券和服務的履行。實踐證明,采取這樣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會更有利于公司的自由管理和資本獨立。這也是我們公司法在未來需要改進的領域之一。一般來說,公司的自由貿易公司的運營和交易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公司法的制定不應僅僅是組織法或交易過程所依據的系統之一,如果有相關的交易,它必須保證其自由。中國公司法在交易方面是免費的。目前,由于公司法中已經施加了一些限制,導致現實世界中公司交易的自由度不平等。從公司法中不難看出,公司的股權轉讓,股東身份的轉讓,股份回購限制以及公司的合并和分離條件等明確表明公司的各種交易事實上已經受到了較多限制。公司法的法律規定應該加大對這些方面的關注度。
4 公司的自由貿易
公司的運營和交易是不可分割的。因此,除組織法外,公司法的建立也是促進整個交易過程正常發展的重要依據;一般而言,如果發生交易行為,則必須考慮到交易方式、交易過程的自由性。對于目前中國公司法,在自由貿易領域提出了許多規范和限制,這容易導致公司的整體交易不盡如人意,進一步便會阻礙公司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因此,首先公司要努力擺脫因公司股票回購,股權轉讓,公司合并和股份回購等行為帶來的巨大限制,通過建立更加科學有效的法律法規來確保公司自由貿易的順利進行,為公司的自由貿易保駕護航。
5 結論
簡而言之,中國公司法最突出的特點是有大量的不合理的強制性規范,這使得中國公司法演變成一個極為簡單的公司控制法,容易產生一刀切的現象。因此,公司需要不斷修訂與完善現有的公司法律體系,與此同時,在修訂公司法的時候要注意當前的首要問題便是重新澄清公司法中的自由主義精神,并為此目的制定高質量的制度規范。
參考文獻
[1]莊煜.對于公司法自由主義及法律政策的思考[J].經貿實踐,2018(11):241.
[2]高偉.關于公司法自由主義及法律政策探討[J].法制博覽,2018(05):143-144.
[3]沈顯武.公司法的自由主義及其法律政策[J].現代國企研究,2016(08):101.
[4]曹余林.淺析公司法自由主義及法律政策[J].法制博覽,2016(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