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軍目標引領軍隊建設新征程。在全軍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主席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一系列重要論述,以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為統攬,大力加強實戰化訓練,穩步推進調整改革的大背景下,軍隊院校必須擔負起這個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在研打仗之道、練打仗之能、育打仗之才上邁出堅實步伐。軍隊院校在院校體系中職能任務特殊、地位作用顯要,必須自覺踐行強軍目標,著力強化責任擔當,全面推進強校育人新的偉大工程。
1 重唯一,更重一流
陸軍邊海防學院是全軍唯一的邊海防學院,對于培養邊海防部隊人才、推進陸軍部隊建設轉型、服務部隊基層建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唯一,不代表一流。一流,才是生存之道、發展之本。為此,在新一輪調整改革的洪流中謀求乘勢發展,我們必須把創一流作為鮮明主題突出出來,實現唯一與一流的融合。
1.1 強化一流意識
創建世界一流的邊海防院校的奮斗目標,已寫在學院的規劃中,鐫刻在每一名教職員工的心中。通過共同努力,我們在這個征程上已經闊步前行。但實事求是地講,一流意識在有些同志的腦海中還不夠清晰、深刻和堅定,凝神聚力、只爭朝夕、眾志成城創一流的氛圍還不夠濃厚;不能過高估計了唯一給我們帶來的特殊優勢,缺乏在百舸爭流中奮力前行、獨領風騷的憂患意識、緊迫意識和責任意識。為此,必須把深入學習貫徹習主席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一系列重要論述與的工作實踐結合起來,把強軍目標與強校育人統一起來,教育引導全院官兵在爭創一流院校上達成共識、刻在心中、融人血脈。
1.2 確立一流標準
一流,應該是清晰化、有標準、可測量、能鑒定的。到底何謂一流,要找準定位點,著眼于把軍委和陸軍賦予學院的使命全面履行好,著眼于把強軍目標落實到育人末端,著眼于在全軍院校體系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解決好“應該干什么”的問題。要選好參照系,面向世界、面向軍內、面向同類、面向部隊,有選擇性、有針對性地確定參照和衡量的“樣本”,解決好“跟誰比”的問題,反對就低不就高、盲目攀高式的創一流。要設計指標點,全面融入戰斗力標準,全部覆蓋辦學育人要素,統籌設計世界一流邊海防院校的體系框架和指標標準,把一流的內涵表象化、一流的目標具體化,解決好“建成什么樣”的問題。
1.3 推進一流建設
一流,不是喊出來的。是干出來的,靠的是一步一動、一點一滴的建設和積累。要強化精細設計理念,細化完善學院建設與發展總規劃、各項子規劃體系,既確立好目標點,又規劃好路線圖,還要設計好參照系。要強化精英培養理念,把培養“能打仗、打勝仗”的一流人才作為終極目標,既要強調畢業就能上崗當骨干,還要考慮將來能夠發展成英才。要強化精尖建設理念,在軟硬件項目上,求精不求多,建一項是一項;求新,保證10到20年內不落后;求質,真正用的起來、發揮效益,轉化為人才質量。要強化精細管理理念,推進依法從嚴治校,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加強教風研風學風考風建設,加強營院環境建設,加強作風建設,做到“無死角”。要強化精確評估理念,建立全方位、具體化、操作性的評價體系,對照一流標準,評估建設進展及成效,不斷校偏正向、固強補弱。
2 重大樓,更重大師
大學,大師之謂也,非大樓之謂也。大樓應當有,大師更重要。近年來,學院深入推進“三名兩高”工程,在培養名師上取得積極進展。但實事求是地講,我們所認定的名師與大師的距離還比較遠,其影響還比較有限,必須下更大的氣力、用更大的工夫,培養出更高水平、更具有權威性的大師。
2.1 把準角色定位
對于大師的界定,不同領域有不同的標準。部隊需要什么樣的大師,應該有我們自己的標準,這是根據學院的辦學定位和職能任務來確定的。我們的大師是應用型、指向性的大師,其評價標準應總體包括學科權威、學術領先、教學水平高、師德形象好、部隊受歡迎,入選軍委、陸軍智囊庫,充分發揮培育人才、指導訓練、決策咨詢的作用等。
2.2 綜合施策打造
大師培養是項系統工程,需要宏觀設計、艱苦努力、長期積淀。要精選對象,針對學院實際,突出主干和新興學科專業,突出主體培訓任務,以學科專業帶頭人為重點,遴選培養對象在精、不在多。要全面培養,加強專項培訓、在崗自訓、出國受訓,安排到部隊代職鍛煉、參加高端學術論壇,支持參加重大軍事訓練活動等。要傾斜扶持,舍得投入,支持培養對象擔負教學科研任務、開展重大課題研究、開設專家講座,加大宣傳力度,激活培養對象的潛能。
2.3 充分發揮作用
大師是培養出來的,但其影響和認可是在實踐中產生的。要積極協調參加全軍重大課題的研究,發揮好決策咨詢作用;參加全軍重大軍事活動,發揮好專家指導作用;參加學院辦學育人頂層設計,發揮好專家治校作用。要以大師為核心,組建優秀教學科研團隊,發揮好在學科專業建設、科研創新中的引領和推動作用。要支持大師“上名課”、“寫名著”,發揮好在提升教學質量、培育高端成果中的帶頭和骨干作用。
3 重大院,更重強院
強國夢,強軍夢,落到軍隊院校,就是強校夢。強校夢,是我們每個人的夢。近年來,通過不懈奮斗,學院的整體條件不斷改善,育人質量不斷提升,但與強院要求相比,綜合實力仍有進步的空間,仍需付出艱苦的努力。
3.1 謀劃強院工程
今年是學院走向全面建設的第一年,也是學院第一次黨代會全面落實的第一年。面對軍隊調整改革的全面落實,我們必須穩住心神、堅定信心,高層次研究、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制定以強院工程為主題、以內涵式發展為導向的建設規劃,運用工程化理念,設計好強院興院的路線圖。
3.2 推進重點建設
實施舉旗鑄魂工程,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動態推進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教學“三進入”,培養對黨“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四有”接班人,保持學院的高度穩定和集中統一。實施實戰化教學訓練改革工程,把握實戰需求,充實實戰內容,營造實戰環境,開展實戰練兵,提升學員打仗能力。實施教學質量提升工程,關注課堂主陣地,深入一線訓練場,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中心居中,堅持全程管控,黨委常議、機關主抓、專家督導、教管保協作,形成合力抓質量的良性運行機制。實施能力建設工程,打造“雙員型”(教員、指揮員)師資隊伍、“雙師型”(全程老師、直接老師)管理隊伍、“雙化型”(專業化、多能化)保障隊伍。實施條件建設工程,以專業化、信息化、實戰化、綜合化、智慧化、生態化、人文化為標準。全面推動教學、生活條件和營院建設。實施正規化建設工程,堅持依法從嚴治校,嚴格正規“四個秩序”,優化校園環境,培養優良作風。
3.3 凝聚意志力量
強院工程,需要全院官兵的共同努力,順勢而為、強勢推進。靠愛院融合,把個人發展與學院發展連接起來,把學院當家建,愛院愛得真誠,就要在學院建設上投入真心、付出深情、用上實勁。靠團結匯聚,始終高舉團結旗幟,維護團結大局,提升團結質量,使團結成為“催化劑”、激活正能量。靠文化熏染,著力加強邊防文化建設,使邊防精神扎根在心中,強化責任擔當意識,迸發干事創業激情,在強校育人的征程中拼搏進取、貢獻力量。
作者簡介
董一蕾,陸軍邊海防學院工程基礎系火力控制教研室,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