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興,則國家興。研究生是學校教育培養的高層次人才,是未來國家發展的智力支持,其對研究生階段學習生活的適應性不僅與自身發展息息相關,長遠來看與國家建設密切相聯。且近年來我國研究生隊伍越發壯大,因此了解研究生新生的適應狀況及其影響因素,意義重大。
關鍵詞:碩士研究生新生;適應;對策
碩士研究生新生雖然剛剛完成四年的大學學習生活,但思想上還不是很成熟,又初入新的學習環境,大部分研究生新生能夠很好的適應新的學習生活,有少部分研究生新生會出現各種適應不良現象,如果在此期間沒有及時的引導和疏導,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甚至厭學棄學,更甚者還會出現極端行為。筆者對多個研究生新生信適應不良案例進行了綜合分析,探索分析其適應不良的原因,以期提出解決的辦法。
事物發展是內外因的統一,在研究生新生適應不良也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主要是由研究生新生個人目標缺失、人際關系不適應等,外因主要有家庭經濟狀況等的影響。
首先,研究生新生適應不良的個人因素,研究生進入一個新的學業階段,培養目標的不同,使得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和本科階段有很大的差異,一些不能很快適應研究生階段學習生活的學生,人際關系、學業壓力、導師選擇等方面就會產生各種問題。
目標缺失。有部分學生選擇考研,并不是自身喜歡做研究、做科研,而是隨波逐流,看到別人考研,自己也考了,待到研究生階段,因為興趣的缺失,沒有學習動力,出現迷茫、不知道該做什么的現象,學生自述“剛開學時不知道該干什么,也不想學習,想到研究生還要再讀三年,很迷茫,不知道三年該怎么辦,更不知道三年以后要做什么”。
人際關系的影響。社會由很多個體組成,和諧的人際關系對研究生的身心發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研究生新生初入一個新環境,因為專業領域、研究方向的不同,即便是住在同一個宿舍,集中相處的時間要遠遠少于本科時期。社會科技的發展,很多學生傾向于選擇網絡交流,學生自述“專業負責人發通知一般都是通過微信,和宿舍同學因為不熟悉,還沒有達到交心的地步,會覺得比較孤單,有時候甚至會不知道該怎么與別人交往”。
學業的影響。眾所周知,研究生期間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和科研,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加大考核與淘汰力度。加強培養過程管理和學業考核,實行嚴格的中期考核和論文審核制度,暢通分流渠道,加大淘汰力度”。這無疑增大了學生的學業壓力,有些高校在培養目標中要求學生畢業時要發核心論文,有研究發現,碩士研究生40%的壓力來自論文發表。
情感婚戀問題。高校里,研究生在生理上已成熟,心理上也漸趨成熟,當跨入一個新的學習階段,大部分研究生希望能在完成學業的同時,能找到一個穩定的人生伴侶,但是由于種種因素,大部分研究生并不能甚至研究生學業結束,也還是單身;有些新生入學前已有穩定的戀情,但是一方開始新的學業,異地的戀情給部分學生帶來焦慮,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同齡人進入婚姻狀態,自己會更加焦慮,擔心在完成學業的時候,情感會不持久。
其次,影響研究生新生適應不良的外部因素,歷史遺留問題未得到有效解決,個別學生在進入研究生階段之前就存在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但是在之前的學習生活中未得到有效的解決,在新環境中很容易爆發出來。學生自述“在本科的時候就有焦慮出現,但是那時候并沒有在意,自己也去醫院做過各種身體健康狀況的檢查,醫生都說沒事,那我想就應該是心理問題了?!薄氨究茣r也吃過一些治療抑郁的藥物,后來沒有堅持了”
無穩定的經濟來源帶來的壓力。2013年,教育部出臺《關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的意見》指出,全面實行研究生教育收費制度。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按照“新生新辦法、老生老辦法”的原則,向所有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新入學研究生收取學費。原則上,現階段全日制學術學位研究生學費標準,碩士生每生每年不超過8000元,博士生每生每年不超過10000元。雖然同時提出完善研究生獎助政策體系,但是給很多學生造成了經濟上的壓力,大多數學生表示不希望家庭再為自己的研究生學習承擔學費,而自己又無力承擔。不能回饋父母的愧疚又加重了學費、生活費帶來的經濟壓力。也有很多研究生本身來自貧困家庭,經濟狀況更是無法支撐研究生期間的學習生活,有些學生甚至為了賺取學費,同時做好幾份兼職,耽誤正常學業。
研究生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不分,是為了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研究生新生能夠較快的適應新的學習生活,是關乎人才培養的重要工作。
首先,研究生新生個人要加強對自身的關注,提高個人應對問題的能力;同時在遇到問題時,也要主動尋求幫助。
其次,加強導師思想教育的作用。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也是研究生接觸較多的老師,除了在學業上的關懷,導師還要注重關注學生的心理、情感狀態,導師的政治立場、專業水平、人生閱歷、人格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來自導師的關懷會讓研究生更好的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盡快融入到新的學習科研生活中。
再次,輔導員老師要加強對研究生思想狀況的關注,增強人文關懷。輔導員承擔著培養人、教育人的重要職責,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層的實施者。輔導員老師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更應該加強對研究生新生的思想引領,要及時、細致的了解新生的需求并及時提供相應的幫助,使其能夠順利度過適應期。
最后,完善研究生管理制度,提高認識,加強對研究生教育的重視。很多高校對研究生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如對本科生。應該提高對研究生培養的重視,增強對其思想政教育的力度,完善研究生培養的資助體系,重視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及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期引導其更好的適應新的學習生活。
參考文獻
[1]楊艷玲.大學新生學習適應研究[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2005.
[2]陳·巴特爾.適應:研究生心理成長的必修課[J].中國研究生.2014(9):60-61.
[3]禹玉蘭.擴招時期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來源及應對策略[J].社會心理學,2004(6):65-68
作者簡介
劉明潔,女,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研究生專職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