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棟,王 珂
(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二地質礦產調查院,河南 鄭州 450000)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以及電磁波信息傳輸等方面的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并在各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推廣和應用,特別是以電磁波理論為基礎的遙感技術,其實際應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加上遙感影像在分辨率方面的強化,遙感測量以成本投入低,操作方便等優點逐漸被人們所關注,使其在監測和治理地質災害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效果,因此,對該項技術的應用和創新進行深入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由自然地質結構的運動或人類活動影響造成的地面塌陷、滑坡以及泥石流等現象即為地質災害,地質災害并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受到人為和自然兩種因素作用的影響產生的,而其中人為因素占據很大一部分原因,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發缺乏合理性。遙感測量技術主要是對電磁波理論的一種應用,通過對遙感儀器的應用收集遠距離目標輻射的電磁波信息,然后進行相應整理和處理,從而獲得相關的探測信息,是地球資源監測工作的關鍵內容。遙感技術本身在信息獲取方面具有速度快、范圍大的特點,只需控制飛行器在資源上空經過,就能夠對反射的信號加以收集,并向監測人員反饋,遙感技術可以通過衛星上的遙感設備對自身的功能加以實現,從而保證監測的全面性、實時性,是我國實現土地資源順利開發和應用的重要保障。通常情況下,暴雨天氣中地質災害的產生概率最高,并且具有一定的突發性,而使用星載雷達技術支撐的衛星遙感設備,可以穿透云雨,將地質變化情況實時、準確的反映出來,使各項災害應對措施的開展獲得科學的依據。
(1)對災害的產生原因加以了解。對地質災害進行有效的監測和治理關系到人們生命財產的安全,在實際工作中,對遙感技術加以應用,能夠對地質災害的形成原因進行調查和研究,通常情況下,通過氣象衛星能夠對降雨量和降雨強度進行實時的監測,而陸地資源衛星可以對地表地物進行系統、全面的調查,同時還能運用微波波段和紅外波段對地下淺層的地物情況加以掌握,監測人員可以通過對遙感技術的應用,將造成地質災害的具體原因尋找出來,并運用監測和控制的方法對其變化情況進行處理[1]。
(2)對災害的區域進行合理的劃分。地質災害是地質現象的一種不良表現,不管是泥石流、滑坡還是坍塌等災害群體的形成都是迅速完成的,產生的危害比較大,所以,需要提升災害區域劃分的合理性,確保治理工作的針對性,對遙感技術加以應用,可以在圖像當中表現出不同的色彩和形態。然后將地質災害的影響區域劃分出來,使地質災害監測網的建立可以獲得充足的數據參考,能夠有效推動工作效率的提升[2]。
(3)對地質災害的動態進行監測。地質災害的形成通常是由地質體緩慢蠕動從量變到質變的變化過程。地質災害體具有較小的蠕動速率,且相對穩定,如果蠕動速率突然增大,那么就意味著將要產生災害,所以,在進行監測時,需要應用遙感技術監測地質災害體的蠕動情況,從而獲取準確的地質變化數據,確保預報及報警的及時性,使人群能夠得到快速的疏散,降低地質災害對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威脅,從而將危害的損失降到最低[3]。
(4)災后損失評估。地質災害具有較為廣泛的破壞范圍,其中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可以通過對遙感技術的應用,監測地質災害的后果,除了統計人員的傷亡情況具有較大的難度,通過高分辨率的影像,能夠對各類資源情況和工程設施的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然后得出準確的評估,在掌握地質災害造成損失情況的同時,能夠有效提升災后重建工作的效率。
(1)滑坡災害治理。滑坡這種地質災害的危害非常嚴重,僅次于地震的破壞力,這種災害的發生,會對周圍區域遭受巨大的破壞,產生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近幾年,國家越來越重視對各類地質災害的研究工作,特別是滑坡方面的研究。相關的治理工作人員結合滑坡地學原理,分析和研究各類數字信息,對滑坡災害進行評價和危險預測,從而制定相應的地質災害治理方案,并保證該項治理方案的系統性和科學性,通過對遙感技術的應用,實現地質災害的定量及定性調查與分析,從而實現對大型個體或區域滑坡的監測和治理[4]。
(2)泥石流災害治理。泥石流是一種介于滑坡和挾沙水流之間的地質災害,由山區的氣、水和土等條件共同組成,特別是在受到暴雨天氣的影響,來勢非常兇猛,突發性強,具有非常廣泛的破壞范圍,形成泥石流需要三個條件,包括具有豐富、松散特性的固體物質、暴雨天氣以及較為陡峭的溝床縱坡;在泥石流治理方面,通過航片確認具有較大的難度,所以在進行治理的過程中,對遙感技術加以應用,可以確定災害的供給區域、通過區域和沉積區域,從而制定相應的治理措施,并確保治理措施的針對性,使治理效果得到保證。
(3)水土保持。在地質災害治理工作中,水土保持工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水土流失問題主要是受到了重力、風力和水力的共同作用造成的,在進行水土保持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遙感技術對水土流失的方程進行估算,掌握土壤坡面的侵蝕情況,從而采取有效措施,對問題區域進行重復性的處理,降低地質災害的產生概率,使人們的生活、生產環境得到保證。
綜上所述,地質災害會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對地質災害進行有效的監測和治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地質災害治理工作中對遙感測量技術進行有效的應用,能夠提升災害監測工作的準確性、及時性,使災害治理方案的實施更加及時和有效,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對該項技術進行不斷的研究和創新,對其功能和效果進行不斷的提升,使地質災害方面的監測質量和治理質量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1]林國沖.貴州省地質災害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有色金屬文摘,2016,31(2):185-186.
[2]嚴惠.遙感技術在地質災害監測和治理中的應用[J].資源信息與工程,2016,31(3):177-178.
[3]李琦.遙感技術在地質災害監測和治理中的應用[J].城市地理,2017,6(2):179.
[4]諸葛淑敏.遙感技術在地質災害監測和治理中的應用[J].探索科學,2016,4(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