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林龍優

“給我介紹一個中國男朋友吧!”筆者每次參加韓國朋友們的聚會都會收到韓國妹子們的類似請求。本來以為是玩笑,沒想到對方一而再,再而三地問起,筆者才意識到韓國妹子們是認真的。據韓國統計廳發布的“2016韓國結婚離婚統計”數據表示,中國不僅是韓國最大的貿易進口國,還是韓國新娘的最大進口國。去年娶韓國女人最多的外國人是中國人,占了25.4%。中韓文化相同之處很多,中韓跨國婚姻的雙方相處起來比較容易,筆者只知道多年來韓國的歐巴在中國暢銷,卻不知道中國男人在韓國也那么受歡迎。采訪之后,筆者也不禁為韓國妹子們的選擇豎大拇指,相比韓國男人,中國男人太顧家,太疼老婆了。
學中文,為嫁中國老公
韓國深受儒家傳統思想影響,雖然韓國女性家庭地位不斷提高,但持家的重擔仍然落在女性身上。很多女性婚后不得不辭職當全職主婦,即使繼續工作,回家后還得負責家務,家庭和事業很難兼顧。而韓國男性受傳統觀念影響,不僅不想進廚房,還認為做家務有損男人尊嚴。下班以后經常去喝酒應酬,很晚才回家,這招致妻子的不滿。筆者的一位韓國朋友有一次開玩笑說,她媽媽有三個孩子,一個是她,一個是她哥哥,還有一個是她爸爸。爸爸在家里連喝口水都要人伺候,更不要說幫忙做家務了。從小在這樣的家庭長大的她,誓言要找一個會做家務的男人。
最近韓國KBS電視臺的一檔節目讓很多韓國女性看到了希望。節目組去中國采訪中國家庭,看到了中國男人“匪夷所思”的一面:中國的男人居然在托兒所外面接孩子回家;中國男人居然在超市買菜;中國男人居然在家里做飯,而且覺得自己做飯更好吃;節目組的人上前去問為什么,中國男人回答說:“因為妻子太忙了。這有啥?”
節目播出以后在韓國社會引起了熱烈的討論,說中國男人買菜,做飯,打掃樣樣精通,中國女人簡直是太幸福了。很多韓國妹子留言說:“請賜我一個中國老公!”
在跨國婚姻中,溝通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在韓國有很多語言交流的活動,促成了不少跨國情侶。現在學習中文的韓國女性也越來越多。她們笑著說為了找個中國男朋友,這是堅持學習中文的動力。
中國老公魅力為啥大
提到中韓跨國婚姻,一定會提起于曉光和秋瓦炫。這對因為參加了韓國的綜藝節目《同床異夢》而一炮而紅的夫妻成為兩國跨國婚姻的模范夫妻代表。特別是于曉光在節目中表現出來的中國老公的魅力打動了很多韓國觀眾,改寫了中國男人在韓國女性心中的形象。
節目組去于曉光夫妻家拍攝,發現于曉光比他老婆還會打掃。自己在家里用吸塵器清理灰塵,地板有臟東西擦不掉還會用熱水處理。家里買了新的筷子,媳婦想偷懶暫時不洗,等用的時候再洗,于曉光也是弱弱地提醒一下:“先洗了吧……”媳婦洗碗累的時候,他還跑過去幫她揉肩。最讓韓國觀眾吃驚的是,于曉光說把工資全部上交給老婆,主持人感慨地說,“于曉光給韓國男人帶來了很大壓力啊。”
筆者有一位韓國女性朋友曾經在中國留學,筆者問她,韓國的父母怎么看女兒嫁給中國男生,她說現在中國經濟發達了,中國老公又會照顧人,韓國的父母對女兒婚后的生活比較放心。
做韓國媳婦,任勞任怨
筆者一位嫁給韓國男性的中國女性朋友說,中韓結合的家庭比純粹的韓國家庭婚姻情況會好一點。她先生是在中國留學的時候認識她的,他對中國文化很熟悉,兩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都很接近,所以結婚后也會幫忙做家務,家里的事也會跟她商量,不會特別大男人主義。
后來兩人有了孩子,她也體會到中韓結合的家庭的不同之處。她聽說一般韓國爸爸很少帶孩子,但是像他們這樣的中韓結合的家庭,為了讓孩子從小適應不同的語境,韓國爸爸會給孩子講故事,和孩子一起做游戲,跟孩子的接觸也會多一些。
韓國的婆婆是不是超級強勢?媳婦都得像女仆一樣伺候婆婆?這樣的問題幾乎每個嫁給韓國人的中國女性都會被問。筆者的朋友解釋說,韓國老公對待父母絕對是畢恭畢敬的,甚至在她面前也不會說父母一句壞話。她做事也會顧全婆婆的面子,例如雖然老公在家里會幫著做家務,但婆婆來家里的時候,她就不讓老公干活。
一想到韓劇里復雜的婆媳關系和繁文縟節,大家都為遠嫁韓國的中國姑娘們擔憂。前兩年韓國EBS電視臺有一個叫《多文化婆媳列傳》的節目,專門針對外籍媳婦和韓國婆婆的婆媳關系。節目里,有些媳婦吐槽說認真地做家務卻還要被韓國婆婆苛責,根據韓國傳統,晚輩是不能跟長輩申辯的,所以再怎么委屈也得忍著,任勞任怨繼續做“乖”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