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元芬

近日,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訪問印尼,他此次印尼之行的目的是強化安全合作與打造“海上支點”。一些媒體評論稱,馬蒂斯在拉印尼打造對華包圍圈。對此,有分析認為美國的戰略意圖尚未公開,但美國在印尼確實存在“黑歷史”。上世紀60年代中葉,美國政府曾秘密鼓動和幫助印尼軍方屠殺印尼共產黨(簡稱印尼共)黨員、華人和所謂的左派分子,有資料顯示,這場大屠殺共造成上百萬人死亡。
煽動清共
從上世紀50年代起,印尼總統蘇加諾一直站在第三世界反帝和反殖民主義的前列,倡導“新興力量”團結合作。在蘇加諾的支持下,印尼共發展為世界第三大共產黨,僅次于蘇共和中共,擁有大約30萬干部和200萬黨員。蘇加諾曾3次訪問中國,他說:“我是共產黨人的朋友,因為共產黨人是革命者。”
蘇加諾的政治傾向引起美國等西方國家以及印尼國內保守派的強烈不滿,他們把蘇加諾當成了眼中釘。1962年,美國中央情報局(簡稱中情局)在一份備忘錄中稱,“有必要鏟除蘇加諾”。1965年初,中情局判斷:“蘇加諾活得越久,印尼共掌權的機會就越大……”不久,印尼陸軍中的親美將領們組成“將軍委員會”,這些人在1965年9月21日的一場會議上秘密組成新內閣,策劃于10月5日建軍節時發動推翻蘇加諾總統的政變。在緊要關頭,9月30日晚間,印尼軍方6名高級將領被“9·30”運動的一群武裝人員殺死。這個組織自稱蘇加諾的保護者,他們先發制人目的是防止反蘇加諾的親西方“將軍委員會”發動政變。殺死多名將軍后,“9·30”運動占領雅加達獨立廣場和總統府,蘇加諾拒絕表態支持這個組織。掌握強大陸軍戰略預備隊的蘇哈托以平叛為名迅速反擊,隨后印尼落入他的掌控之中。
10月5日,印尼軍方發起宣傳運動,把政變同印尼共聯系起來,以便展開清共行動。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披露稱,很多解密文件表明,1965年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其他西方國家政府企圖煽動軍隊武裝接管印尼以及支持軍隊和民間武裝在“9·30事件”后展開血腥屠殺。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政府事實上是1965年到1966年印尼大屠殺的共犯。“9·30事件”發生4天后,美國駐印尼大使馬歇爾·格林慫恿印尼軍方利用6名將軍被殺的機會指控印尼共陰謀奪權。格林在一份轉呈美國情報機構的電文中強調,需要進一步進行反共宣傳,“在所有媒體,通過不斷重復的事實,將目前這場恐怖事件和悲劇同北京及其共產主義思想聯系起來”。在這種氛圍下,由清共進而導致的大屠殺展開了。
幕后黑手
“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紅色(指共產黨)同情者和他們的家人遭到屠殺。腹地陸軍部隊在偏遠監獄審問完共產黨之后據稱已處決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手持帕蘭砍刀的武裝人員夜間闖入共產黨員家中,殺死整個家庭隨后把他們扔進淺坑中……在東爪哇省,武裝團伙把受害者的頭顱放在桿子上,舉著頭顱穿行于村莊。殺戮規模如此之大,致使東爪哇省和北蘇門答臘省處理尸體造成了嚴重的衛生問題,潮濕空氣中彌漫著腐尸的惡臭。去過這些地區的旅行者講述道,小河和小溪都被尸體堵塞了。”這是1965年12月17日一期美國《時代》周刊對印尼大屠殺的報道,但是,誰正作為幫兇和共犯協助印尼軍方和右翼武裝展開大屠殺的呢?
這場大屠殺始于1965年10月,先從雅加達開始,很快擴展至中爪哇省、東爪哇省,然后再蔓延至巴厘島和包括蘇門答臘島在內的其他島嶼。從10月1日起,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麥喬治·邦迪向約翰遜總統匯報印尼局勢及隨后的大屠殺進展,華盛頓方面對印尼軍方明確表示,美國政府普遍贊同和欽佩印尼軍方正在做的事。雅加達的美國駐印尼大使館生怕不能斬草除根,秘密向印尼軍方提供多達5000名疑似共產黨員清單。澳大利亞記者馬克·阿倫斯說,美國大使格林是參與鼓動大屠殺的一名主要官員。向印尼軍方提供共產黨員名單的美國大使館政治官員羅伯特·J·馬滕斯后來告訴美國記者,當時他利用搜集來的情報起草了一份近5000名共產黨員名單,然后把名單提供給印尼軍方。澳大利亞學者羅伯特·克里布說,有相當多的證據證明美國鼓動印尼大屠殺,美國不僅向印尼軍方提供共產黨員名單,還向反共武裝提供資金。中情局秘密向印尼軍方供應購自泰國的輕型武器,美國政府給印尼軍方提供經濟資助及通訊設備等。1965年12月21日,美國駐印尼大使館一秘瑪麗·萬斯·特倫特向國務院發去一份電報稱,估計10萬人已經被殺,“事態在短短10周內就發生奇妙轉變”。
除了美國之外,其他一些西方國家的情報部門也曾介入這場大屠殺。英國駐印尼大使安德魯·吉爾克里斯特告知倫敦威爾遜政府:“我從不向你們隱瞞我的信念,在印尼射殺一些人將是有效變革的必要準備工作。”澳大利亞總理哈羅德·霍爾特在美國《紐約時報》上發表評論稱,隨著50萬到100萬共產主義支持者被殺死,我認為可以肯定的是已經發生重新定位的情況。
戕害華人
這場大屠殺的殺戮目標是印尼共產黨員,很少有華人是印尼共產黨員,華人本來同印尼大動亂無關。然而,親美反共的蘇哈托視中國為印尼共的后盾,“9·30事件”的禍水被引到華人身上。在印尼軍方的宣傳機器運作下,華人被貼上印尼共同路人的標簽。騷亂者搶劫華人財產并殺害華人,眾多華人遇難,有文件記載,針對華人的屠殺發生在望加錫、棉蘭和龍目島。在西加里曼丹省,當地達雅族從農村地區驅逐4.5萬名華人,其中大約2000名至5000名華人被殺,這已經是爪哇大規模清共18個月后的事情了。華人拒絕反擊,他們認為自己是“他人土地的客人”,只想做生意。
在這一時期,印尼軍方頒布了許多針對華人的歧視性法案。1966年4月,所有華人學校關閉。5月8日,亞齊地區命令所有華人在8月17日前離開,接下來,北蘇門答臘省政府也下達類似驅逐令。到了1967年,印尼政府官方通信中開始使用被認為是貶義的“支那”一詞。
印尼這場大屠殺受到強烈譴責。對于西方國家來說,這場殺戮和清洗被看成是冷戰高潮期打擊共產主義的一個“偉大勝利”。美國國務院情報官員霍華德·費澤斯皮爾說:“沒人在乎,只要他們是共產黨員,他們就該被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