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梅+郎新華
摘 要:大學新生進入新的學校和學習階段,面臨環(huán)境的適應和角色的轉換等問題。輔導員的新生入學教育工作的成效對學生整個大學階段的學習和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通過對新生在入學階段相關問題的分析和探討,提出了針對獨立院校新生教育的要點,希望對實際工作有所借鑒。
關鍵詞:獨立院校;新生;入學教育
經過高中階段的艱苦學習和高考的洗禮,大一新生進入了期待已久的大學學習。面對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對于大部分還是第一次遠離父母和家的學生,他們心里充滿好奇和憧憬,但是也面臨著迷茫和不知所措。如何幫助新生更快地轉換角色和適應環(huán)境,是新生輔導員必須處理好的一項工作。獨立院校新生有著自身的特點和特殊心理,我們必須通過發(fā)現和分析這些學生的具體情況,在入學教育工作中抓住要點,采取適當的形式并加以實施,
讓他們在大學階段能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也為大學四年的學習和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 問題分析
(一) 獨立生活能力差
現階段的大學生大多是在父母的呵護、老師的期盼中成長起來的一代。大學階段以前,他們只需要單純地以高考和分數為目標,“兩耳不聞窗外事”,不用理會生活中的細枝末節(jié),不用處理繁雜的人際關系,但是進入大學以后,他們身邊少了可以依靠的父母,自己需要獨當一面,學會規(guī)劃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學會整理、學會選擇、學會做決定……由于缺乏社會經驗,還時常有新生遭遇網貸陷阱、兼職詐騙等騙局。所以面對身邊突然多出來的繁雜的日常事務,平時缺乏生活經驗的學生會顯得慌亂和無助。
(二) 新的學習模式的適應
由于大學對新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學校的管理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模式較高中發(fā)生了質的變化,所以學生更主要的是面臨新的學習方式的適應。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目標單一,老師管理面面俱到,學生學習比較被動。學生進入大學后,學習內容高深廣博,個人發(fā)展更加多元化。但是由于學生缺乏對自身的了解,他們不清楚自己的專業(yè)前景,不知道大學的學習目標,更不清楚自己的發(fā)展方向,大多新生顯得比較迷茫。
其次,由于大學相對寬松的管理和更多可支配的時間,學生需要更強的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也需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個人規(guī)劃,否則,他們很容易沉迷在網絡或游戲中,或迷茫,或焦躁,不清楚怎么合理規(guī)劃和支配自己的課余時間。
(三) 心理調適能力差
由于多數新生在進入大學以前基本沒有經歷過較大的挫折,他們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壓能力,但是部分學生認為沒能進入自己理想的一本或二本大學學習,一方面他們對學校的硬件或管理沒有足夠的信心,認為現實的校園和自己所期待的大學氛圍存在較大的差距;另外獨立院校相對較高的學費也讓他們不太堅定自己的選擇,所以他們的內心是比較失落、自卑的,他們短時間內找不到學習的動力,有的甚至剛進校不久就出現了退學的想法。
人際關系方面,因為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和個性,對于同寢室和同班的同學,大家彼此比較陌生,并且每個宿舍很容易因為生活中的習慣、觀念的差異出現分歧和矛盾。這時因為有的學生缺乏一定的溝通能力,出現問題后采取躲避、消極的態(tài)度,最后導致矛盾加深;有的學生耿耿于懷、無所適從,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學習狀態(tài),也給自己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和負擔。
學習方面,因為學生的基礎和水平相差不大,大多學生都在同一起跑線上,這讓有的學生失去了高中里成為焦點和接受老師更多關注的心理優(yōu)勢;有的學生則受高中老師的誤導,“進入大學學習就很輕松了”“進入大學就可以有更多時間玩耍了”,這些觀念讓新生覺得大學里放松自我管理是正常的狀態(tài)。有的學生沒得到足夠的激勵和認可,或者錯誤觀點沒得到及時糾正,久而久之更是出現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二、 入學教育的要點
新生進入大學后,要重新適應新的環(huán)境,完全打破原有的學習習慣和模式,建立一個新的交往圈,重塑一個全新的自我,這個階段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其成效關系到良好班風、學風的建立,對學生的成長和他們大學四年的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輔導員也需要從零開始,全方位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
(一) 環(huán)境適應和心態(tài)調整
新生進校后,對周圍的環(huán)境都是陌生的,輔導員有必要通過第一堂班會課對學校機構和周邊環(huán)境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包括學校發(fā)展、機構設置、師資力量、專業(yè)介紹、就業(yè)前景以及常見辦事流程和要求等。讓學生對自己學校和專業(yè)等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知道自己所學的專業(yè)需要達到怎樣的基本要求,給自己一個初步的定位,這對學生進行個人發(fā)展規(guī)劃有一定的幫助。
其次,鑒于新生進校后搖擺不定和失落、自卑的心理,我們需要對他們進行鼓勵和肯定,比如列舉歷屆優(yōu)秀畢業(yè)學生的案例,讓他們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榜樣和目標,并讓他們清楚地認識到學校的差異并不是決定自己發(fā)展的主要因素,讓學生學會客觀看待自己,肯定自我,讓學生樹立“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tài),也逐步樹立對自身的信心。然后,輔導員還需要引導學生樹立獨立、開放、包容、競爭的意識和心理品質,從而有較好的心態(tài)投入到新的學習中來。
(二) 基本紀律和安全教育
學校的基本紀律是學校教學秩序正常開展的有力保證,新生進校,有必要對學生手冊規(guī)定和相關紀律做一個系統學習和了解。比如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包括作息、出勤、請假制度、留降級制度、畢業(yè)及授位要求等,還有獎、助學金評定要求及作弊違紀等處分規(guī)定,困難學生認定條件以及素質學分考核辦法等。讓學生清楚自己在學校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可以做,該怎樣做,對自身的行為有一個清楚的界定和規(guī)范。
安全問題是學校和學生發(fā)展的重中之重,安全教育應貫穿學校教育的始終,當然也是新生入學教育中重要的一課。安全教育包括宿舍的財產安全、用電安全、網絡安全、出行的人身安全等,還需要提醒學生如何防范兼職詐騙、網貸陷阱以及傳銷組織。安全教育的另一個重點就是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讓學生遇事學會排解和傾訴,學會關注自己和身邊同學的思想動態(tài)和情緒變化,以防發(fā)生因心理問題出現的突發(fā)安全事件。endprint
(三) 專業(yè)學習和個人發(fā)展
專業(yè)學習是學生在學校的一個主要任務。通過向學生介紹專業(yè)發(fā)展及就業(yè)前景等信息,輔導員有必要讓學生擬定一份大學階段的個人發(fā)展規(guī)劃和目標。還可以引導學生參加社團、班團委工作和社會實踐等方式,加強對自身的了解,同時也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個人規(guī)劃也需要學生在大學階段里通過對自身了解的深入而做出適時調整。
大學的學習方法和模式相比高中發(fā)生了較大變化,輔導員首先應讓學生消除“大學學習是很輕松”的觀點,然后需要引導學生加強自我管理和約束,除了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學生更需要對課余時間做出嚴格和科學的安排,從進校開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比如有節(jié)制地上網、積極地鍛煉、廣泛地閱讀、適當地超前學習等,還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家庭經濟情況、學習能力及興趣等報考第二學歷、各類資格證書以及研究生,為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 人際關系和文明禮儀
人際關系問題是大學新生遇到的又一個需要學習的內容。宿舍、班級就是學生生活的一個大家庭,如果每個成員都能尊重他人,真誠地對待他人,這個家庭會無比溫暖。在入學教育環(huán)節(jié),我們首先需要引導學生如何在宿舍、班級、社會交往中培養(yǎng)自身的謙讓、包容的品質,凡事多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產生分歧能坦誠溝通、檢查自我。然后愿意關心、幫助別人,交往中把握尺度,不盛氣凌人,也不過分謙卑,給自己建立一個和諧、友好的交往圈。
其次,每個學生還需要在集體環(huán)境中約束自己的言行,具備一定的文明禮儀習慣。學生除了穿著、言行要符合一個大學生的身份,還要注意生活中的細節(jié),不要因為自己的行為干擾、影響他人。我們還應該引導學生具備遵紀守法、愛護環(huán)境、助人為樂的社會公德和誠實守信、無私奉獻的社會美德。
三、 總結
入學教育不僅僅是新生入校以后幾天或幾周的時間就能夠很好地完成的,有的工作需要持續(xù)一段時間,根據學生適應的情況做出調整。輔導員除了完成以上幾個方面的教育和引導工作,還需要盡快地了解、熟悉每個學生的情況,建立學生個人檔案,并完成班團委干部的組建和培養(yǎng)等,讓學生學會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務,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也給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增進彼此了解和交流的機會。只有讓新生盡快地熟悉環(huán)境、適應環(huán)境,建立積極、良好的心態(tài)和學習、生活習慣,很好地完成自身角色的轉變,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我們的入學教育工作才能取得應有的成效。
參考文獻:
[1]李文成.新生入學教育與大學生素質教育[J].成都電子高等??茖W校學報,2002(3).
[2]邱曉雯.淺談大學新生入學教育課程化[J].新西部,2010(4).
[3]劉葉蘭.芻議大學新生入學教育[J].文教資料,2010(28):220-221.
作者簡介:梁曉梅,郎新華,重慶市,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南方翻譯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