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
摘要:近年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和推廣漸漸為社會所關注。其中詩詞教育在奠定個人文學素養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且是詩詞教育的關鍵時期。項目合作式教學作為新興發展起來的教學模式之一,因其突出的思維訓練能力逐漸被日常教學推廣使用。本文試圖探索項目合作式教學在詩詞教育中的運用可行性,拓寬詩詞教育方法,推動傳統文化教育。
關鍵詞:項目合作式教學;詩詞;可行性
項目合作式教學是近年來新興發展起來的教學模式之一。它是將多種教學模式融合在一起的綜合化模式。其主要概念是將知識劃分為有機組成的各個項目,通過探究學習、小組討論等學習方式,將成果以一定形式表現的整體性教學模式。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學者漸漸將該模式指向文科教育。詩詞教育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身具備該模式實施的條件。筆者以此為基礎,擬為該模式在詩詞教育實踐運用開創一個思路,完善詩詞教育教學方法。
一、 目前詩詞教育方式的局限
詩詞教育是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詩歌含義,詩歌寫作技巧及作者思想感情。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教學步驟流于形式,教育效果不盡如人意。
首先,詩詞教育本身應當是一個統一且連續的整體性課程。然而,目前的詩詞教學呈現出“碎片化”的趨勢。這種碎片化的教學方式雖使學生了解了某首詩詞的基本知識,但是對于詩詞所表現的藝術手法的傾向,時代對詩歌創作的影響等問題缺乏深刻的思考。限制其學習中國詩詞變化和發展的整體性研究。
其次,目前詩詞教育的基本形式仍然是講授式,這種“教師講,學生聽”的形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忽略,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既不利于學生掌握知識,致使教學質量下降,又無法激發學生自主思考。
項目合作式教學模式能有效地彌補目前詩詞學習的弊端,體現未來詩詞學習的趨勢。因而將項目合作式教學運用于詩詞學習是可行的。
二、 項目合作式教學在詩詞教學的應用
(一) 選擇項目
項目合作式教學的關鍵就是項目的選擇。一個好的項目能夠使得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針對學生能夠掌握的詩詞情況,教師可以將教材或者詩詞輔助教材作為資料,重新設定教學框架。
以下提出部分設想:
1. 你讀懂題目了嗎?找找詩詞中題目隱含的信息。
2. 松梅菊萍是古詩中常用的植物,根據詩詞,想想都代表了什么。
3. 同一詩人寫的詩詞前后差距巨大,你知道有哪些人嗎?為什么呢?
4. 古詩中有很多表達方式,常你最喜歡哪種?舉例分析。
5. 朗讀古詩詞有哪些方法?請嘗試朗誦。
這樣的項目既包含對詩詞基本知識的要求,也需要學生通過自主思考比較分析得出結論。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學生通過合情合理的推理掌握知識,也能幫助其自主思考。
(二) 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項目合作式教學的一大重要環節。要求教師將學生劃分為多個異質組合小組。小組成員推選組長,相互協調分配任務,再進行自主學習。自主學習不僅僅是將自己收集的材料吸收消化的過程,更要求學生在理解基本知識后,能夠提出自己的看法及意見。
詩詞學習涉及較廣,除了教材上出現的詩詞外,還需要涉及大量詩文。由于學生學習背景、文化素養、語言水平等等限制,可能會存在資料收集雷同、觀點相近的情況。在此,教師既要讓學生不盲目迷信于資料,又要引導學生繼續追問,促進其思維發展。
(三) 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是項目合作式教學的另一環節。通過小組交流討論,成員間共享觀點,更有益于全面分析了解觀點。例如對于詩歌表現方式的討論,不僅要求學生了解表現方式的含義,更需要他們找到詩歌進行賞析。學生通過討論,不僅能糾正自己偏失的部分,也能相互佐證、相互補充,得出更全面的結論。
(四) 成果交流
成果交流不同于小組討論,這一環節更偏向于彼此間的批判和辯論。成果交流的形式也多種多樣:辯論、讀書報告會、演講、模擬課堂等等。教師可根據討論項目的不同性質選擇合適的形式進行交流。值得注意的是,成果交流時,教師充當監督者和輔助者的角色,及時糾正不足。
(五) 多元評價
項目合作式教學的評價不僅僅是對學生觀點的評價,更應當是對整個學習過程的多元性評價。不僅注重學生學習成果,也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形成具有發展性、整體性的評價體系。
三、 項目教學式教學在詩詞中運用的優勢及局限
(一) 項目合作式教學的優勢
第一、開放性。項目合作式教學將詩詞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延伸至課堂之外。學生根據自己時間自由支配學習時間空間,主觀能動性得以提高。
第二、探究性。根據項目收集相關資料,并通過對資料的整理和反思來獲取新的知識、提出新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詩詞學習不再是接受觀點,而是整合觀點,提出新知。
第三、合作性。一改以往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和團體協作能力。通過對彼此觀點的批判和補充,豐富研究結論,擴大研究視角、完善研究方法。
(二) 項目合作式教學的局限性
第一、對學生要求高。學生自幼接受傳統教育,主動探索精神不足,對部分問題不能靈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低。
第二、教師角色定位轉變難。在該模式中,教師是一個輔助性角色,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也負責及時糾正錯誤。在整個項目合作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資源的提供者、學習的促進者和引導者。如何從傳統意義上的教師角色轉變為適應項目合作式教學的教師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大課題。
參考文獻:
[1] 周燕,毛計中.詩詞鑒賞教育對提升高職學生人文素養的應用研究[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雪豹,2016(3):56.
[2] 李東平.卓越課堂背景下語文古代詩歌教學融入審美教育的路徑初探[J].語文建設,2016(2):20-21.
[3] 沈志斌.“翻轉課堂”模式下古詩詞教學研究[D].揚州大學,2016.
[4] 艾雄英.初中語文項目合作式教學研究[J].中華少年,2016(12):20-21.
作者簡介:高宇,江蘇省昆山第二中等專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