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燕妮??
摘要: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靈魂,而創新則需要從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也就是小學階段抓起。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要能夠意識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在具體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過程中,為了最短時間最大程度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需要不斷進行先進教學理念和經驗的學習,且需要將自身所學習的先進經驗理念因地制宜地運用于實際教學之中。除此以外,教師還需要做好不斷總結、不斷反思、不斷優化的工作,也只有如此,教師的教學目的才能夠得以達成。本文就如何在小學教學過程中針對性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觀點的具體闡述,希望能夠給廣大同仁一定程度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小學階段;創新能力;綜合素養;學習質量
一、 引言
為了促使自身班級的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的綜合創新素養,教師在實際開展創新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學思路:首先教師要能夠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樹立創新意識。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條件;其次教師則需要給學生建立創新氛圍,促使學生的創新動力可以得到有效地激發;最后教師則需要引導學生將自身的關注點落到生活中,并積極思考對已有生活工具等的創新。由此,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僅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自主探究積極思考的能力也能夠得到相應的增強,這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能夠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 教師自身要不斷學習,樹立好創新教學意識
在培養學生綜合創新能力之前,教師首先要能夠將關注點落到自身上,要能夠充分利用自身的課余時間進行自身專業素養的不斷提升,并規劃好自己班級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和發展的可行路徑。只有如此,教師才能夠完成指引角色的任務,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才能夠獲得穩步提升。為了有效實現這一教學目的,教師要能夠有效利用互聯網平臺和廣大同仁進行經驗的分享和交流,并借此完善自身的創新教學體系,除此以外,教師也需要能夠定期組織自己學校教師進行教學案例經驗分享,并通過此手段促使整體教師的教學素養獲得提升。由此,每一位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都能夠在已有的基礎上獲得進一步的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也能夠在已有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例如,我在提升自身創新教學素養的過程中,為了促使自身的創新教學理念和手段始終處于最新階段,采用了如下的思路:首先我每周都會給自己安排半天的時間在互聯網論壇上和全國各地的同仁進行創新教學理念的交流,并做好取之長補己短的工作;其次我會每月組織自己學校的同仁進行創新教學案例分享,并邀請全體教師共同針對典型案例提出觀點,從而促使每一位教師都能夠借此機會獲得自身創新教學能力的提升;最后我則會定期閱讀創新教學類的專業書籍,并將之匹配到自身的實際教學之中。由此,我就能夠達到目的,并促使學生獲得創新能力的穩步提升。
三、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營造好良好的創新學習氛圍
為了促使自己班級的學生能夠獲得創新能力的最大程度提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能夠重視創新學習氛圍的構建,要能夠以氛圍來推動學生,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創新實踐的活動之中。只有如此,學生的創新動力才不會枯竭,也不會在創新的過程中產生抵觸情緒。為了有效實現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可以在教室內提供一塊場地專門放置學生的創新成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認真聽取學生的創造性想法并和學生產生有效的互動,對學生的創新努力則需要進行真誠地點評。由此,整個班級的創新氛圍就能夠得以構建,每一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提升都能夠在此氛圍的促進下獲得明顯的進步。
四、 有效借助生活中常見的問題來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在于促使學生能夠更美好地生活。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則可以以生活問題為引,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促使學生為解決生活問題思考出創新的方案而努力奮斗。通過此創新教學理念,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意識到自身的創新活動可以給生活帶來美好的變化,由此,自身的創新動力就能夠不斷提升,同時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被動創新學習的狀態轉變為主動創新學習的狀態。由此,教師的創新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都能夠在已有的基礎上獲得進一步的提升,學生也能夠獲得自身創新綜合素養的進一步發展。
例如,我在自己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培養學生最優化解決問題的能力,給學生設計了如下的生活場景,要求學生能夠進行創新思路進行解決:老師在商場買了一條褲子,標價93元,老師身上有200元現金,請問如何給錢最為方便?最基本的解決方案是直接給95找2元,創新一些的方案是給103元找10元,還有一部分學生另辟蹊徑,提出了讓商家優惠3元,直接給90元的思路。多種創新思路的提出可以明顯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并能夠促使學生以多種角度來思考生活中的問題,這對于學生今后的創新能力的培養能夠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五、 結語
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要能夠促使學生建立好創新思維,敢于質疑權威,并大膽進行已有模式的優化。只有如此,自身班級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程度的提升,也只有如此,學生的創新綜合素養才能夠達到社會的需求,并在創新能力的提升道路上越走越遠。此路漫長,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徐顯龍,管玨琪,張巒,蘇小兵,祝智庭.面向創新能力培養的中小學創新實驗室建設與應用[J].電化教育研究,2015,(03).
[2] 張傳祥.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創新能力[J].科技創新導報,2014,(12).
作者簡介:閔燕妮,江蘇省高郵市實驗小學北校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