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宗霖??
摘要:對身處教學一線的老師們來說,聽課是一項基本功。聽課能力的高低對老師的業務學習和教學能力的提高影響是很大的。聽一堂優質課,給人這樣的感覺:如深山獲寶,豁然開朗。講課者的語言行為、思想藝術等等都會給聽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是不理想的課,某方面也給人深刻影響。所以說聽課既是教研的需要,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尤其是新入職的教師須快速掌握的技能之一。
關鍵詞:聽課;教學能力;優質課;教學效果
那么老師們聽課,有哪些技巧、哪些注意事項呢?我就聽課的一些體會在這里總結一下。
一、 聽課的結構
首先要明確這個概念——什么是課的結構?它是指一節課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以及各組成部分之間是怎樣進行順序排布和時間分配的。對于不同類別的課型,所具有的結構也是不同的。因此,作為新教師,在聽課的時候,一定要弄清楚授課教師是如何設計本節課的結構的。一節完整的課,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導入新課,可以是教學情境或是復習舊知或是實驗法等等,通過簡明、準確、生動的語言達到效果即可。在教學目標的實現上,通過什么樣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才能引起興趣,激發學習的動機?通過怎么樣的課堂提問才能讓學生有意識地提取相關的舊知識?這就需要講課者用巧妙的引導,讓學生們把已經學過的知識與新知識聯系起來,在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能掃除障礙,順利地進行后面知識的學習。其次,對新授知識還要設計練習進行鞏固深化,這就需要種類豐富的練習題,以便讓學生能夠對新知識更好地理解并應用。一節課的多個環節要做到時間分布合理,盡量防止出現“前緊后松”或者是“前松后緊”的情況,保持課堂結構的嚴謹性和合理性,所以時間安排的合理不合理也是一堂課是不是優質課的依據。
二、 聽重點、難點的突破
教師們都很關注一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什么,這是因為一節課成功的關鍵就在于能否順利地將其突破。重點內容指的是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在科學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所確定的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教學內容,是最重要的原理、規律,是思想和特色的體現。教學重點是一節課的重要內容,教學重點的突破是一節課一定要達到的目標。難點不一定是重點,也有些內容既是難點又是重點。教學難點是不統一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來定。同樣的一個問題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學校、不同班級、不同學生中,就不一定是教學難點。甚至是兩個不同的學生來說,他們認為的難點可能也是不同的。在普遍情況下,大部分學生感覺理解困難的內容,就是難點。講課者就要用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加以突破,幫助這部分內容聽不懂學不會的學生,這就完成了難點的突破。新老師聽課時就要聽授課者是怎樣調動學生的,用什么方法突破難點,突出重點的。這些方法和技巧都是老師們積累了多年的寶貴經驗,聽課的時候要是能聽懂并學會這些寶貴經驗,對新教師有很好的幫助和指導作用,可以讓大家少走很多彎路。
三、 板書和多媒體的運用
板書設計要求主次分明、重點突出。一節課的重點內容都會在板書上呈現,板書內容是否簡潔并且完整決定了整堂課的效果。因此,對于板書內容,授課者要精心設計,根據課程類型以及學生程度的不同而改變,做到重點內容突出并簡潔明了,最重要是讓學生好書寫、好記憶。 古人說:少則得,多則惑。板書要突出關鍵點,起到“畫龍點睛”、“提綱挈領”的作用。
多媒體的運用在現代課堂上非常普遍,適當合理地使用多媒體,可以使枯燥的課堂變得多樣化,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很大程度地增大課堂容量,對教育教學起到很好的幫扶作用。但是要注意,多媒體的使用不是越多越好,一定要合理化。所以新教師在聽課的時候要注意根據教學的內容,看授課者是如何運用多媒體的。
四、 課堂的氣氛
課堂氣氛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教育互動氛圍。一節課是否能夠做到教師教得輕松、學生聽得投入,良好的課堂氣氛是關鍵。師生之間最怕的就是一個領著走,一個盲目跟。這樣領頭的累,跟著的也無聊。如果課堂的氛圍是平等的、和諧的,是能讓每個人都暢所欲言的,教師引導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合作交流中,老師和學生能夠共同創造,這樣既能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新知識,又能激發出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那這樣的課堂氣氛無疑是成功的,同時也是需要授課者在備課時花費大量的心血來設計完成的。因此,新教師在聽課時要特別關注授課者是如何讓學生積極參與進教學活動中來的。是通過鏗鏘有力的聲音來吸引學生,還是通過特殊的肢體語言來引導學生,或者是其他一些更加特別的好辦法。這些都是新教師聽課時需要學習的。
五、 教學細節
一節課的教學細節更能凸顯出一名教師的教學素質水平。一位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就算是一個眼神,也能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他的每一個細微的動作可能都是有其一定的意圖的,是融入課堂中去的。很多老教師常用“試一試”、“想一想有沒有什么補充的”、“我們還能把語言組織的再完善些嗎”等言語,讓學生從情感上更容易接受,而不是害怕自己回答錯了,這樣能讓一部分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叫學生回答問題時會用“請”字,同時手掌心朝上,這些動作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優秀老師很注重教學細節的把握,這些也是需要剛入職的老師好好學習鍛煉的。
六、 聽亮點
葉瀾教授說過:理想的課堂沒有絕對的標準,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理想的課堂需要扎實、充實、真實。聽完一節課,即使整體上看是失敗的,只要我們認真去聽,去發現,也會有一兩個閃光點。我們要善于發現并學習別人的長處,而不是一味地盯著別人的短處,這樣才能為自己所用。在聽任何一節課之前,都要讓自己抱著虛心的態度去學習,發現授課者在課堂上的閃光點,去學習揣摩,去思考為什么他會這樣做?如果是自己該如何處理?如何能吸收融入到自己的課堂中去。這樣,將別人的長處變成自己的,成長速度會更快的。
聽課之后,要認真思考。一堂質量高的課要做到科學性,知識的呈現是否恰當?是否師生互動?是否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個性能否得到發展?教師怎樣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在認真思考之后,得其精華,借鑒之道。同時教師還要扮演好“導演”的角色,認真負責地設計每一堂課,這不僅是對學生負責,也是對老師自己負責。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果,使我們的教學能力快速提升。
作者簡介:呂宗霖,甘肅省蘭州市第六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