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校本研修也在慢慢地發生變化。校本研修實際上就是學校為教師進行研修的主陣地,初中教師應該根據自身的專業發展需求,以研究為主要的方法,以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發展為需要,以學校團隊構建為最基本的組織形式,以有效解決當前校本研修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為中心活動,有效促進教師自身專業發展,對教師專業素質進行繼續教育的方法和形式。基于此,本文針對當前云教育時代的背景之下,對如何進行和開展校本研修的方法和途徑展開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云教育時代;校本研修;方法與途徑
一、 前言
信息技術的發展迅速,為教師的研修和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這樣不僅促使教師逐漸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同時,這也是對初中教師專業和素質的提升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當前,許多學校的教師對云教育認識不足,在初始階段的過程,教育、翻轉課堂、云教學等教育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地變化和發展,尤其是在當前云計算在教育領域的教育背景。想要真正地將云教育應用于初中教育教學當中真正能夠服務教育,因此,應該在當前云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力開展校本研修,快速提升教師的專業化綜合素質,迎接云教育時代的到來。
二、 加強理論方面的培訓
在當前云教育時代的大背景下,不僅擁有創新的技術以及大量的數據,對教育教學和生活方式的教學也有極為深刻的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應該重視對新技術的教師進行培訓,傳授新知識和新思想、教育,有效地促進教師教育教學理念和創新轉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使用以下幾種方法:第一,學校應在每學期為教師購買教育教學、圖書等,相應的教師可以自己閱讀,以更精彩的片段被提取的文章,然后將成為一種閱讀體驗,閱讀與寫作的經驗也有相關研究交換;其次,它可以安裝,教師使用計算機相關的個人數字圖書館。便于教師能夠隨時訪問數據。最后,學校還可以配備相應的電子閱覽室,這是向教師和學生全天開放以滿足教師的需求,組織、分析、收集和閱讀信息。
三、 制定校本研修相關制度
教師專業素質的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深化的過程。需要有特殊的管理制度和培訓制度,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校本研究主要強調教育教學研究的基地,在教育教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來自學校的教學實踐和歸納,而不是演繹和預置。因此,要使課堂成為教育教學研究室,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將教師,充分發揮教師的智慧和思維,等等,可以有效地促進創新思維的教師研究,將學校建設成一個相對豐富的集體學習氛圍。為了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有效保障校本研究的發展,學校制訂了相關的管理制度,如獎懲制度的評價、研究論文選評、準備小組活動制度和教研組等,在小學以組和組為單位,詳細規劃教育教學活動,每一個計劃應該是各個環節的實施,還應促進教師之間的互動和溝通。
四、 重視網絡信息技術培訓
在原有多媒體教室建設記錄室的基礎上,目前的學校有開放的校園網,應根據高校計算機的相應數量,購買一些高質量的網絡教學資源,為教師提供方便的教訓和辦公室,為校本研修奠定基礎。在教學軟件等方面,學校應該加大對教師數字化實驗室、白板使用以及課件制作等方面的培訓力度。在培訓的基礎上,許多教師已完成在未來教育的培訓。在學校組織的不同課程的演示過程中,演示文稿的使用現狀發生了變化。教師可以使用大量的動畫課件,促使教師能夠在教育教學課件的制作方面獲得一個新的層次。此外,學校應重視教學課件的整理和收集,有效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學校也可以定期對教師所制作的課件光盤進行公開播放。在觀看過后讓教師進行交流和討論,談談自己的看法。然后通過觀察可以讓老師發現自己的不足,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五、 加強教師的自我反思
在云教育的時代背景下,教師自我反思的能力和自覺性要求高。因此,應該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促進教師能夠進行自我反思,每位教師都應該構建自我反思冊。反思冊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引發反思的內容簡介;第二,是對自身教學方法的啟示;第三,是反思的總結。教師反思的學校記錄不影響調控,多就多記、少就少記,這樣不僅不減少了教師的工作負擔,也能培養和提高教師的自我反思意識。同時,學校還應要求教師建立一個包的自我反思,在其中找到教學反思的較為典型的案例,然后通過學校的校園網上傳、共享,有利于整個學校的教師和學生。在每個學期結束時,教師應總結他們的自我反思。然后寫出一篇具有較強研究價值的論文,學校會選擇出優秀的總結編輯成冊。最后,學校可以構建教師交流群,教師可以反思教學,這不僅有助于總結教學經驗,同時也加強了與其他教師的溝通和交流。
六、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不斷涌出。云教育就是一個較為新興的教學平臺和方式。在當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校本研修也在慢慢地發生變化。當前,許多學校的教師對云教育認識不足,在初始階段的過程,教育、翻轉課堂、云教學等教育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地變化和發展。尤其是當前云教育背景下在教育領域的實踐和研究才開始。因此,應該加強教師在理論方面的培訓,制定校本研修相關制度,重視對教師在網絡信息技術培訓,加強教師的自我反思,促使教師能夠成為業務精湛、師德高尚的教師。
參考文獻:
[1]喬霞,趙曉亮.混合式校本研修中優秀校本研修團隊與其他校本研修團隊的差異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5,(12):55-59+96.
[2]曾建發,劉永勝.“多維對話式”校本研修模式的新探索——基于武漢市解放中學校本研修的實踐[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6,(04):124-128.
[3]楊榮波.校本研修課題化課題研究校本化——中小學教研組主題研修系列化的理論模型和實踐路徑[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5,(02):33-35.
作者簡介:何聲榮,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理化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