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紅玲??
摘要:閱讀與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與小學語文教學有直接的關系。閱讀與寫作同樣是社會現象與生活實踐的縮影,其不同的是進行閱讀學習時,學生體會作者利用文字展現社會現象的美感;而進行寫作學習時,學生需要自己動腦利用文字表達其思維下的社會現象。因此,教師要深入了解文本特點,利用閱讀教學的可生成性,相機滲透習作選材、布局謀篇、表情達意、修改潤色等習作方法,從而提高孩子們的習作水平。
關鍵詞:教材利用;互相滲透;整合課文;范例引領
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和習作教學是課堂教學的重頭戲。然而我們發現有許多教師在進行習作與閱讀教學時,出現這種現象或偏重閱讀,或偏重習作;我認為作文課應從所寫內容入手,組織學生搞一些活動,引導他們進行實地觀察,并帶他們進行參觀訪問,聯系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結合所學的課文內容,讓學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寫作中就如說話一樣,“心中所積蓄,不吐不快。”但是現在一些教師的作文課,常常出現閱讀和習作兩張皮的現象,這不僅違背新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還把教師的教學引入誤區。
新課標認為:語文閱讀教學總目標包括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激發情感體驗,豐富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讓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學會理解、鑒賞一些簡單的文學作品,這樣,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進行一些習作知識的訓練是對閱讀教學的拓展、延伸、深化、升華,是注重語文學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特點的體現。
一、 淡化作文概念,強化生活經歷
(一) 融入社會,觀察生活
要教會孩子把握文本題材的特點,引導他們先選材立意,再進行寫景、寫事、寫人的訓練。許多教師一般都能結合學生生活、當時當地的特色,引導發掘與文本類似的景物、人物、事情進行相應的習作小片段的練筆。因此,我們教師要讓孩子們去做生活的參與者并引導他們融入社會,適應社會,讓他們在社會生活中盡快成長起來。
(二) 習作從優美詞句入手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常常會對文中的優美詞句進行品味,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讀通讀透課文內容,更能幫助學生在讀的基礎上悟出寫法,最后達到靈活運用。如《桂林山水》一文中寫山水的兩段,作者描寫方法很有特點,這樣的寫法對于中段孩子在學習習作上有很強的示范性。教學之后教師可趁熱打鐵,讓學生仿照文中的寫法寫寫自己家鄉的山水。就這樣一堂閱讀課不但欣賞了桂林山水的奇、秀、險,還給他們貫穿了寫作知識可謂一舉兩得。最后通過練筆,這種構段方式已根植學生心中。達到了一石二鳥的效果。
二、 利用閱讀教學的生成性,進行自由創作
(一) 在小學階段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很多孩子普遍認為古文與古詩是最難學習和最難理解的。閱讀時,也不能完全理解其意思。如果此時,教師可以將古詩的學習與習作訓練聯系起來,在解讀完古詩和古文的學習之后,教師可引導孩子們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對古詩的文體進行改變,學生有了“無拘束”的寫作空間可以敞開心扉,興趣盎然,這不僅是對古詩文的有效利用,更使得學生對閱讀古文的興趣加深,這樣讓孩子們對文章的理解不再浮于表面,也讓習作教學回歸了他們的生活。如改變文本的表達方式。將古詩改現代文。比如《牧童》改成現代文《放牛娃的快樂一天》,《楊氏之子》改成《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二) 續寫一般記敘文,如《金色的魚鉤》學完讓孩子繼續續寫這篇課文,老班長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年輕的小紅軍,他們以后走出草地了嗎?他們找到大部隊了嗎?還可以把有趣的課文改課本劇,讓學生表演,從表演中體會文章主人公的性格特點。比如《巨人的花園》《去年的樹》等。
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貫穿寫作教學的方法和形式多種多樣,需要教師不斷地研究與探索。才能使閱讀教學變得更加高效!
三、 利用文本共性表達特點,相機結合訓練習作
(一) 學習有順序的表達特點,在學習一些課文時有次序的表達方式值得學生學習:如總—分,分—總,總—分—總結構,寫作順序由整體到部分,由部分到整體。以及由遠及近,由近及遠等方位順序。學完之后,學生可以模仿學習過的這種表達方式進行練寫,漸漸熟練后就可以根據寫作的需要自由發揮了。比如《翠鳥》這篇課文中的總分結構就非常明顯。
(二) 學習文本中作者表達的語言特點,如遇到典型的課文構段方式,以及各種修辭手法的句子,除了引導學生賞析外,還可以進行各種形式的訓練,并達到逐步掌握。
(三) 在閱讀教學中,通過文本中精彩句段的剖析與自己平時的習作訓練進行針對性的對比,讓學生體會文章中更貼切的表達方式,讓學生自己習作后進行修改潤色方面的指導有很大幫助。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因此在閱讀課上,作為教師除了講解課文的字詞和文章的結構之外,還應該給孩子們傳授作者的寫作技巧,以及文章中的亮點部分。再有就是教師還要把握好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關系,只有使二者之間相互依賴、相互促進,才能讓閱讀教學中滲透習作訓練的策略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小學階段的習作教學不是固定不變的,雖教無定法,但貴在得法。教師把教學中讓孩子們樂于寫、寫什么、怎么寫的問題解決好,那么習作教學就切實可行的提高了孩子們的習作水平了。
參考文獻:
[1] 華婷婷.小學語文教學 從“拷貝作文”到“作文指導”,2003(9).
作者簡介:尹紅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奎屯市第五中學海納爾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