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英語泛讀教材的編訂與設計進行了探討。本文認為,泛讀教材應從宏觀的總體規劃和微觀的單元設計等兩個角度來進行編制。本文提出了創新性的方法和建議,對泛讀教材編訂者具有參考意義。
關鍵詞:英語泛讀教材;編訂與設計;總體規劃;單元設計;方法與建議
一、 引言
英語基礎課程是聽、說、讀、寫、譯等技能性課程的綜合。在這些課程中,“英語泛讀”(也稱“英語閱讀”)是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一環。英語教師通過泛讀課程引入大量的閱讀材料,能提高學生的速讀、跳讀、細讀等閱讀技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并擴大他們的知識面。鑒于上述原因,英語教學單位和英語教師對泛讀課程給予了高度的重視。
英語泛讀教學的實施應該依據教材進行。沒有教材的泛讀教學是無本之木、無水之源,而質量低下的泛讀教材則降低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難以達到教學效果,無法真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因此,泛讀教材的編訂與設計應具有科學性,難度適中,符合學生需求。
泛讀教材的編訂者應從兩個方面去編制與設計。首先,他們應該從宏觀上對泛讀教材予以總體安排和規劃;其次,他們應從微觀上對教材的不同的單元(Unit)進行編排與設計。教材的各個單元是泛讀教材的“細胞”。編者只有合理設計每一個單元,才能編制出真正合格的泛讀教材。
本文從宏觀的教材規劃與微觀的單元設計這兩方面出發,對泛讀教材的編訂提出一些見解和方法,以對英語泛讀教材編訂者起到借鑒作用和參考意義。
二、 泛讀教材的總體規劃
對教材進行總體規劃,這是編制英語泛讀教材的第一步。我們建議編訂者參照下列四個方面進行宏觀的安排:
第一,教材編訂者應提前了解目標學生群體的英語能力、水平以及學習需求。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依據學習者的情況確定閱讀材料的總體難度和選材方向。
第二,教材編訂者應該具有培養目標的意識,即:學習者在完成教材的學習之后,應達到什么層次的閱讀能力。
第三,教材編訂者應對整本教材的生詞量予以充分考量,對其予以數量的控制,使其不多不少,正好處于學習者的“最近發展區”之內。
第四,教材編訂者應對泛讀教材單元數量、排列順序以及單元選材等方面予以認真考慮。
首先,我們建議每冊泛讀教材的單元數量控制在十個以上、十五個以內。如果單元數量太少,學生的閱讀量則不夠,如果單元數太多,學生則難以按質量完成閱讀任務。
其次,教材的各個單元應按照難易程度逐步加深的順序排列。
再次,教材的各個單元應體現閱讀題材和體裁的豐富性。題材應廣泛涉及政治、體育、新聞、科技、社會生活、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內容;體裁則應涉及說明文、議論文、散文、詩歌、新聞,等等。豐富的選材有助于學習者接觸到不同類型的文章,形成全面的閱讀能力。
三、 泛讀教材的單元設計
在對泛讀教材進行了整體的規劃后,教材編訂者方可進入下一步,深入設計教材中的教學單元(Unit)。教材編訂者應把每個單元分為兩個組成部分:第一部分為“課內閱讀部分”,包括課文正文、課文生詞以及文后練習。在該部分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了解閱讀知識,積累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第二部分則為“課外閱讀部分”,包括兩到三篇短文以及相應的文后練習。該部分旨在進一步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下面,我們以英語專業二年級上學期學生使用的泛讀教材為參照,分“課內閱讀”和“課后閱讀”兩部分對單元的設計進行具體論述。
1. 第一部分:課內閱讀
“課內閱讀部分”應從如下三個方面進行編訂:
(1)課文的選錄與編排
第一,課文的數量與篇幅。考慮到該階段的學生水平,選錄的課文字數應控制在1500詞左右,數量為一篇。
第二,課文的難易度。根據“最近發展區”的學習原理,選錄課文的難度應該略高于學習者的水平。本教材的目標學習者為英語專業二年級上學期的學生,他們即將參加“全國高校英語專業四級考試”。
因此,選錄課文的難易程度應當與專四考試的難度大體相當,即略高于學生當前的水平。如果選錄的課文原文過難或者過易,編者可對其進行一定的增刪和修改,以達到上述要求。
第三,課文的典型性。編者選擇課文時,應考慮其是否具有典型性,如:文章主題的社會價值大不大、文章的流傳度廣不廣,等等。一篇文章,只有符合主流的社會理念、具備典型的敘事結構,才是值得選錄的范文。一般而言,古典文學名著、經典散文和名人演講詞等都是值得收錄的文章。
第四,課文的導入性材料。課文的選錄工作結束后,編者應該在正文之前加入一定的導語,提示課文的內容,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除了導語之外,編者也可以設計一些與課文相關的“熱身練習”,如詞匯練習、聽力練習和寫作練習等,其目的也在于減少學習者的閱讀障礙,形成“心理圖示”,促進理解。
第五,編者還應在選錄的課文做出相應的標示,如,給段落注明標號、給重點詞、句打上粗體標記,等等。這起到了醒目的作用,既有助于學生閱讀和尋找信息,也有利于教師教學。
(2)生詞表的編排
編者應該把課文中的生詞列于正文之后,給學生提供閱讀參考。值得指出的是,泛讀課文的生詞表與精讀課文的編排有所不同。在精讀課文中,每一個生詞和生僻詞都應給予詳盡的解釋和分析,但在泛讀課文中,編者不需要面面俱到的精細解釋,而只需對生詞予以大概的分析和解釋即可。
(3)文后練習的編制
文后練習的編制直接體現了泛讀教材的水平高低。文后練習的編訂是最費精力和時間的工作,但它又是單元設計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下面,我們針對泛讀課程的特點,對文后練習題的設計與編訂從六個方向提出范例,以供教材編者參考:endprint
習題設計方向一:總結課文中心大意。編者可以設計客觀選擇題的形式來考查學生對文章大意的判斷能力;他們也可設置主觀題,在教材頁面上留空,提示學生書寫文章的大意。對于上述兩種題型,主觀題的效果應好于客觀選擇題。前者具有“以寫促讀”的功能,能調動學生的不同的學習技能,促進英語綜合能力全面發展。總結文章大意的習題有助于學生通盤理解全文,把握課文的主要概念,為更深入地閱讀文章打好基礎。
習題設計方向二:劃分段落。我們建議教材編者預留一定的頁面空間,讓學生勾畫段落層次,用英文書寫各層次的段意。該題有助于學生思考課文的結構框架,理清自己的閱讀思路,鍛煉寫作能力。
習題設計方向三:疏導閱讀技巧和方法。泛讀課的主要目的在于促進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和方法。對此,編者可利用相應的練習題予以疏導。首先,編者應結合課文的篇章和文體的結構來詳細分析該類文章的閱讀技巧和方法,進行知識介紹。然后,編者依據課文的體例,設置相應的練習題,讓學生借助相關的閱讀技巧來完成練習。最后,編者還可針對課文的寫作特點來設置寫作任務,讓學生模仿該文的這些特點來進行寫作。這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篇章結構的理解,提高閱讀技能。
習題設計方向四:猜測生詞。“生詞猜測練習”是泛讀教學中的“保留節目”,這有助于學生深刻地記憶和積累單詞。編者編訂“生詞猜測習題”時應注意如下幾點:首先,習題中的“焦點生詞”應避免與生詞表中詞匯重復;其次,編者應引述“焦點生詞”所在的整段話作為語境,以增加生詞的可理解性和可猜測性;再次,編者應把“生詞猜測”的練習設置為客觀選擇題的形式,在選項中安排相近和相似的詞義、功能、用法和拼寫形式,以對學生產生合理的干擾性。
習題設計方向五:細節理解題。我們建議編者把課文內容中容易混淆的細節挑出來,設置為不同的干擾項,以客觀選擇題的形式進行呈現。這樣的題型要求學生利用掃讀、復讀、指讀的方式在課文中尋找關鍵的信息,排除干擾項。該類習題有助于學生尋找和深入思考課文的細節及其關聯性,有助于培養他們的類推能力。
習題設計方向六:完形填空。編者應另外選錄一篇與課文正文密切相關的短文(500詞以內),以之為基礎,設計一個完形填空題,用以考查學生在該單元中所學到的閱讀技巧、生詞用法、篇章敘述等特點。
2. 第二部分: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的目的在于擴大閱讀量,強化課堂的閱讀技巧,進一步提升閱讀能力。課外閱讀部分可從如下三個方面進行設計:
(1)課文的選錄與編排
第一,課文的篇幅、數量和難易程度。編者應選擇短小精悍的短文作為課外閱讀的文章。數量以三篇為宜,詞數為每篇500左右。同時,文章難易程度也應略高于學生的當前水平。
第二,課文的閱讀要求。三篇文章應具有不同的閱讀要求,有的要求快速閱讀,有的要求中速閱讀,有的則要求慢速閱讀。
第三,課文的體裁。課外文章體裁應與課內文章保持一致性。如果課內閱讀的文章為議論文,那么課外閱讀的文章也原則上選擇議論性的短文,以幫助學生在課內閱讀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議論文的閱讀技巧和能力。
第四,課文的導入性材料。課外閱讀文章的篇幅應較為短小精悍、信息濃縮。其功用在于幫助學生自我修習,自主把握。因此,我們不建議編者特別加入導入性的提示材料,以免影響學生獨立判斷的意識。
(2)生詞的注釋
與課內閱讀任務一樣,編者也應針對課外文章的生詞予以注釋。如果是專四詞匯大綱的詞匯,應予以重點標示,以提醒學生特別關注這類詞匯。我們建議編者把生詞的注釋直接在文內注明,以方便學生快速查閱。
(3)文后練習的編訂
學生自主在課后完成文后的練習,而不應借助教師的指導。教材編者設計的文后練習須反映這樣的特點。我們對文后習題的設計方向提出如下建議:
習題設計方向一:歸納中心大意。該類題目考查學生對文章的宏觀把握能力。對快速閱讀類的文章尤為適用。編者可設置主觀問答題,也可設置為客觀選擇題,但題型最好不要與課內閱讀習題中考查文章大意的題型一致。如果課內閱讀習題為主觀題,那么課外閱讀的同類習題應為客觀選擇題,以避免出題形式過于單一。
習題設計方向二:理解文章細節。該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的微觀把握能力,適用于中速和慢速閱讀的短文。編者可參照英語專業四級中閱讀理解的出題思路,將其設計為客觀選擇題的形式。同樣,編者在設置各選項的時候,應將文中具有干擾性的信息挑出來,以考查學生的鑒別能力。
習題設計方向三:拓展性練習。編者可發揮才智,設計各類拓展性練習,以引導學生積極運用他們在本單元中學到的閱讀技巧、生詞和語法結構。
四、 結語
本文對英語泛讀教材的編定進行了探討,對設計的思路和方法上提出了建議。我們認為,泛讀教材的編訂工作不應該限制在特定的模式和框架內。教材編訂者應該集思廣益,充分思考泛讀教學中的經驗和教訓,拓寬設計思路,想學生之所想,為廣大英語學習者編訂出具有創新意義和良好社會反響的優秀泛讀教材。
作者簡介:雷春華,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