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英語對于學生具備一門外語能力有重要意義,學生利用科學的學習習慣學習英語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本文根據當前農村中學生學習英語的滯后原因,提出相關的培養策略,旨在促進農村中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
關鍵詞:農村;中學生;英語;習慣
一、 前言
在農村英語課程的安排中,學生開始接觸英語的時間稍晚,對英語的認識處于懵懂畏懼的心理。農村英語教師在起步教學時就要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讓學生認為英語是一門有趣的學科,相信自己可以學好英語。教師應引導學生從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不僅對于學習其他學科受益匪淺,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要認真分析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從引導和糾正入手,在起步學習中就形成科學良好的習慣。
二、 農村中學生學習英語的滯后原因
(一) 學習環境因素
學習環境對于學生至關重要,農村中家長的文化程度較低,加之每天還有繁重的農活操勞。一些學生家里沒有家長,家長外出打工,對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學習都照顧不到。家長們對學生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學生主要由學校和老師負責,家長沒有責任和義務。這樣的思想導致學生在學習英語中存在挫敗感,認為英語是可有可無的,久而久之就放任自己,將英語的學習放在無關緊要的地位,因此家庭環境對學生的思想有很大影響。
(二) 教學方法因素
農村中小學環境和城市學校存在一定差距,教師受到專業培訓的機會較少,因此英語教師的業務水平和素質提升較困難。同時一個班中學生人數較多,不同的學生具備的學習能力有所不同。教師在教學中無法顧及到每一位學生。英語這門學科的學習本身就需要多讀多寫多說,教師面對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采取同樣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學習,也就無法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 學習方法因素
聽力學習。學生在學習時不重視學習音標,教師在領讀和糾正時不認真聽,課下不及時回憶復習讀音,甚至部分學生在單詞下面標注漢字、拼音。這不但影響了學生的發音,還嚴重影響了聽力訓練。
語法學習。在學習語法時學生覺得語法枯燥乏味,難以理解。認為只是將教師給出的基本句型掌握了就萬事大吉了。其實不然,對于英語語法的學習要根據基本句型舉一反三,在不同的語境中靈活運用。
單詞學習。由于沒有掌握單詞正確的讀音,背誦單詞就靠死記硬背,不按照音標規則去識記。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越來越抵觸,困難積累得越來越多。這些現象的出現都是沒有掌握好良好的學習方法。
三、 培養農村中學生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的改進策略
(一) 教師自身主動提升專業水平
教師在課堂中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地位,發揮著引導的作用。因此教師要不斷精進自己的專業水平,講授每一節知識的時候都要詳細研讀,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學習先進的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心理學理論。以激發學生興趣作為切入點,創設有趣新穎的課堂導入。例如在學習《I want to be an actor》時,讓學生學會不同工作的英文表達方式。在課前可以采取“猜謎”的方式。“I drive a car everyday,but the car is not mine.There are many people sitting in my car everyday. After they go out of the car,they must pay me money.”讓學生猜測這是什么職業。這樣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參與到英語學習中。
(二) 嚴格實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習慣
成績優秀的學生一定是課前預習知識的,先行了解要學的知識可以對自己的英語水平有一個基本評估,教師開展教學也輕松許多。學生將自己預習中不懂的問題帶入課堂,就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向教師提問。教師要在講課前認真研讀教材,精心設計預習問題,可以開展組內互相監督,保證預習質量。同時在講課后要讓學生及時復習,教師要安排好復習的時間和內容。例如在學習情態動詞時,可以讓學生提前在課前總結學過的動詞,包括:dance,swim,sing,speak,play等,讓學生發現文中是否含有“Can you/he/she+v.?”的形式,思考句中的句式為什么動詞是動詞原形。然后課上教師進行講課時學生就會將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向老師提出,教師對學生進行解答鼓勵后,學生的自信心就會大大增強,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句式造句,學生就將當天的知識進行了鞏固,長此以往學生就形成了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
(三) 讓學生重視聽力,養成讀英語習慣
學習英語就是要當成一門第二語言來學習,不是學啞巴英語,要會讀,會聽,會交流。要從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入手,可以在課前預留出5-10分鐘進行聽力練習。教師選擇聽力材料時要詳細篩選,最大限度貼近學生的生活。可以選取娛樂、音樂、美術、時事等方面進行選擇,盡可能貼近學生的生活層面。先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測試,訂正完答案后再仔細閱讀聽力原文,遇到優秀的句型可以要求學生背誦。教師要善于夸獎、鼓勵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的學習并沒有很困難,反而樂趣重重。意識到聽力和閱讀對于學好英語非常重要,要養成聽說讀寫的習慣。
四、 結束語
適應現代社會發展,英語是一門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識。在學習中,只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才能事半功倍,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引導學生養成獨立預習、復習和重視聽力、閱讀的良好學習習慣,促使學生發現英語中存在的樂趣和魅力,在英語中進步,在進步中成長。
參考文獻:
[1]王銳萍.“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如何培養農村中學生的英語課后復習習慣[J].新課程·中學,2016,(6):5-5,7.
[2]侯小敏.談農村中學英語教學中的困惑及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6):15,28.
作者簡介:李晶晶,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汪家寨鎮那羅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