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翔+唐國強+劉淑芹+謝煒
摘要:文章以現階段應用范圍較廣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法具有的特征為立足點,通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從教材正文旁附有教學資源鏈接,提供教師答疑、學生討論平臺等方面,分別針對高等數學教材展開了系統、深入的分析,為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線上線下相結合;混合式教學方法;高等數學教材
一、 引言
在科學技術發展速度極快的當今社會,無論是小學、初中、高中還是大學,所應用的教學模式都已經由傳統的課堂教學轉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基于此,對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進行改革變得迫在眉睫。高等教育出版社則根據實際情況對《高等數學》教材進行了相應的改編,使其成為適合混合式教學方法使用的教材,本文便針對該版教材的內容展開了一系列的分析。
二、 教材正文旁附有教學資源鏈接
教師們往往會通過長期的教學活動,形成科學、系統的學習體系和豐富、全面的學習素材,而絕大多數的教師會將這部分內容進行整理,并放在相應的課程網站或是個人主頁之上,供學生自行下載并使用。但是實踐結果表明,這種做法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專家和學者們根據實際情況對高等數學教材進行了適當的改編,使其成為同時適用于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教學工具。改編后的《高等數學》教材,與原有教材相比最突出的特點在于,教材中每一處正文旁都附有相應的教學資源鏈接,保證教材內容和教學資源的直接、有效關聯。教學資源鏈接的存在,主要作用是在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為其提供與教學內容相符的教學資源,教師則可以根據教學資源,完成對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工作。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對“教材正文旁附有教學資源鏈接”這一改進加以分析能夠發現,這一變化對學生而言具有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學生在使用教材的同時,可以了解互聯網上現有的、除教材內容外的學習內容,從而保證教學資源使用效率的有效提高。
通過對《高等數學》教材中包含的教學資源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教學資源均是以教材內原有的知識點作為基礎而延伸的,也就是說,紙質教材和教學資源的內容具有非常緊密的關聯,其設計原則為:重基礎,拓視野,強練習。另外,教學資源豐富也是該教材的特點之一,該版《高等數學》教材的內容主要包括教學大綱、微視頻、概念解析、例題講解、自測題等多種不同類型,資源格式也不再局限于原有的PPT,而是向PDF、MP4等多種格式進行延伸。上述特點的存在,均在某種程度上對教材呈現形式進行了豐富,保證教材利用效率的提高。
三、 學測結合
教師無論是在開展《高等數學》還是其他學科的教學活動時,往往會遇到以下情況:學生在聽完教師對知識點的講解后,認為自己已經對這部分知識具有了全面、系統地掌握,但是在課后練習的過程中,無法做到將相關知識點進行靈活運用。導致該情況出現的原因主要是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仍舊不夠深入。針對上述情況,《高等數學》教材進行了適當的更改,教材中根據不同章節的內容,分別提供了相應的選擇、判斷、填空等練習題供學生自測,而在線學習平臺所具有的自動判別功能,可以在保證教師工作量不增加的前提下,讓學生通過自測的方式了解自己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學生則可以針對自己較難理解或是錯誤率較高的題目,鞏固教材中與之相對應的知識點,這樣做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學習效率得以提高。
四、 提供教師答疑、學生討論平臺
當然,想要將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法具有的優勢進行最完整的呈現,還應當開通相應的線上平臺,為教師答疑、學生討論活動的開展形式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選擇。在該平臺上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的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進行解答,學生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展開討論,保證學習活動能夠取得應有的成果。
五、 根據學生需求,提供教學資源
無論是對高等數學還是對其他學科,學生們在開展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往往會選擇在課堂之外尋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輔書用以輔助學習活動的高效開展,但是市場上現有的教輔書種類多樣,學生無法保證所選擇教輔書的內容與自身的實際需求相符合,自然也就無法保證學習效率的提高。針對此種情況,《高等數學》教材中還提供了和各章節知識點相符的概念解析、歸納總結、例題講解等資源,這種具有明顯針對性的資源推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對教輔書進行選擇的麻煩程度。與此同時,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對課堂之外的學習資源進行有針對性地選擇。《高等數學》教材中提供的教學資源,重點在于幫助學生對教材所涉及的理論、概念和方法進行系統、深入的理解,培養并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后續一系列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除了上文所提及的教學資源之外,線上平臺還根據教材內容提供了相應的RRL課件,該課件存在的目的主要是輔助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幫助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思路進行整理。實踐結果表明,根據學生需求對教學資源加以提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效果。
六、 結論
通過對上文所敘述的內容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法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因此,根據該教學方法具有的特點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編排是很有必要的。實踐結果表明,學生對該種學習方法的接受程度較高,改編后的《高等數學》教材也更加符合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希望本文所分析的內容可以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一定幫助。
參考文獻:
[1] 劉芳,王中興,劉新和.高等數學教材使用、教學內容與方法的調查分析和啟示[J].教育教學論壇,2014,(04):155-157.
[2] 夏紅,高建.大學數學在慕課(MOOC)沖擊下的教學改革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03):40-41.
作者簡介:曾翔,唐國強,劉淑芹,謝煒,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桂林理工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