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高明
余老三的脾氣很倔。他的倔不僅小村的人知道,在十里八鄉也是出了名的。在他十歲時,父親讓他拎著一條化肥袋子去拾麥,結果從太陽出來一直到日落西山他還沒有回家,早飯和午飯都沒吃。他父親急了,圍著村子找了三固,連個人影也沒有。一直到夜幕降臨,他才背著一大袋子麥頭往村子里來,原來他為了拾麥跑了十來里路。父親一時在氣頭上,也不問青紅皂白打了他一巴掌。他說啥也不回家,死死抱住村頭的一棵大椿樹不丟手,任他父親使勁拉。父親血壓高,一時氣得腦溢血撒手而去。余老三雖然后悔得痛哭流涕,但他的倔脾氣一點也沒改。
從此余老三成了一個沒爹的孩子,和他的母親一起過日子。娘倆在困苦中又熬了十年。余老三已經二十歲了,他很能干,為了生計,他養了一頭大叫驢拉腳,誰知他養的這頭驢也是個倔脾氣。小村的人在村口經??梢钥吹?,余老三拉著驢韁繩拼命往前走,而那頭驢撅著屁股往后拽。氣得余老三一蹦三尺高地掄起繩子就抽,抽得驢身上一道一道的白痕縱橫交錯,可驢子不僅不往前走,竟然還一步一步的往后退。直到余老三累得氣喘吁吁的一屁股坐在地上,繩子也丟在一邊,瞪著一雙布滿血絲的眼睛看著驢;而那頭驢也不跑,竟然還站在原處瞪著一雙驢眼也在望著他,似乎也不服氣兒。
余老三結婚了,媳婦是城南十里鋪人。結婚那天,余老三和媒人憨子大爺一起領著迎親隊伍吹吹打打的前去迎娶。誰知姑娘還沒有上轎,未來的老岳母卻要三千塊上轎錢,為了這門婚事余老三已經出了兩萬元彩禮,沒想到老岳母竟然臨時發難,他想也沒想,一口回絕說,要錢沒有,不愿意拉倒!老岳母不讓女兒上轎,眼看太陽西斜,天色不早,憨子大爺急了,他勸說,三兒,人家養個閨女不容易,再要三千塊錢不算多,我們兩萬都出了,咋還在乎這三千塊錢呢?余老三脖子一拗說,三千塊錢不算啥,我口袋里有六千哩,可她千不該萬不該臨時刁難人,想要錢應該事先招呼一聲。他說什么也不出,憨子大爺還要勸時,他一拍屁股走了,媳婦也不娶了。眼看太陽就要落山,女方又舍不得這門親事,只得忍氣吞聲灰頭灰臉的將女兒打發上轎草草了事。
為了這點事,他的新婚妻子在洞房花燭的時候不搭理他。他也不肯低三下四地俯就。紅蓋頭半天沒人揭,他的媳婦也煩了,氣呼呼地將紅蓋頭往地上一摔,飯也不吃一個人睡了。余老三也不搭理她,他想從洞房里跑出來,無奈房門被早有預謀的母親從外面拴住,他只得一個人坐在窗前發呆。當時正是隆冬天氣,北風呼嘯,雪花飄飄,窗外屋檐上的冰琉璃有三尺多長,他凍得受不了,不時地搓手跺腳取暖,就是不往媳婦被窩里鉆。一直僵持到大半夜,倒是新媳婦心軟了,她嘆了一口氣,不冷不熱地說,外面天冷,你上床睡吧。可他依然無動于衷,一句話也不說,就這樣熬到天明雞子叫。他媳婦受不了啦,只得從床上跳下來,連拉帶勸讓他上床睡覺,就這他也不干,媳婦氣得哭了。他才憋氣不吭地往被窩里鉆,新媳婦摟住他就好像懷里抱個冰蛋蛋。
余老三脾氣倔是倔,但人緣不錯。每次去縣城拉腳的時候他都要和鄰村的柱子一起,二人好做個伴兒,有生意兩人一起攬,有錢兩人一起賺。有一次二人去縣城回來,路過柱子的家。柱子看看天色還早,就邀請說,三哥,走,到我家吃了飯再走。余老三本不想去,可又磨不過面子,只得去了。到了柱子的家,他順手將毛驢拴在柱子家的飼養室里。當時柱子還有一頭母驢也拴在那兒。柱子上了一把草之后,二人就在客廳里喝起酒來。
二人酒足飯飽之后,余老三牽著自家的毛驢就要回去,誰知那頭大叫驢將頭伸在母驢的脖子上賴著不走。余老三說:天不早了,我們回吧。他拽拽韁繩,大叫驢反而縮起脖子。余老三頓時火冒三丈,他的倔脾氣上來了,他掄起鞭子就抽,可無論怎樣抽,這頭驢就是不出來,反而驚得柱子家的母驢亂蹦亂跳的。柱子笑了,他勸說,三哥,你把俺家的毛驢牽走罷。
我牽你家的驢子干嘛?余老三不明白。
我叫你牽你只管牽,反正不是送給你的,牽到家之后,你給我喂一喂,明天你再給我牽回來。柱子吩咐說。余老三這才明白過來,原來兩只驢子鬧起了戀愛。他氣哼哼的將柱子的毛驢牽出來慢慢往回走,果然他的那頭大叫驢在后面慢慢地跟。
到了家里,他將兩頭毛驢拴好之后酒涌上來,他倒頭便睡。母親已將晚飯做好,妻子給他端了一碗湯送過來。她催促說,吃飯。
不吃。他回說。妻子聞到一股酒味,她皺皺眉,沒好氣的問,為什么不吃?
我不想吃。他打著鼻句聲。
吃罷。妻子依然讓著。他煩了,吵吵說,說不吃就不吃,誰吃誰是驢的二蛋蛋。妻子將碗放在桌子上,她賭氣出去了。不一會兒,母親進來了,她問,三兒,你為啥不吃飯?余老三依然閉著眼,回說:我喝了一點酒,肚子里有點難受。
肚子里難受,喝點湯解解酒就好了。母親勸說,她端起桌子上的湯碗,正好溫溫的。余老三不得不坐起身子,接過碗一飲而盡,然后放下碗繼續睡。
第二天,余老三將柱子家的毛驢喂飽送回去之后,他準備套上自家的驢子去拉腳,可這頭大叫驢的脾氣上來了,它拗著脖子就是不出來,原來它是在惱恨主人將它的情人牽走了,氣得余老三牙根子癢癢,不管三七二十一,他掄起拌草棍就打??蔁o論他怎樣打驢子就是不出來,四個蹄子亂蹦亂跳的。噗通噗通的擊打聲驚動了他的母親和媳婦,二人聞聲趕來。他的母親說,三兒,讓我試一試。她大大方方走上前,用一雙手不停地在驢頭驢臉上順著毛兒,毛驢才安靜下來,她接過兒子手里的韁繩往外走,毛驢溫馴地跟了出來。
望著丈夫趕著驢車出了門,媳婦感嘆說,娘,三兒要像驢子一樣聽我的話就好了。余老三的母親笑了,她說:自己生的孩子啥脾性只有自己知道,他就是一頭順毛的驢,凡事不可用強,你順順他的毛就好了。媳婦聽了哦了一聲,她捂住嘴偷偷地笑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