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廣武
摘 要: 中國傳統(tǒng)語言學也就是舊稱的“小學”包括:文字、音韻、訓詁三個部分,文字學的研究對象是字形,音韻學的研究對象是字音,訓詁學的研究對象是字義。
關鍵詞: 初中;語文;教學
這里所說的字義應該相當于我們現在所說的詞義。所以訓詁學的研究相當于現在的詞匯學,重點在于研究古代文獻中的字、詞、句的意義的解釋??v觀我們的語文教學,無論是生字的學習,詞義的解釋,還是文章的串講無不和訓詁學有著密切的關系。語文教師處處會遇到訓詁、時時會用到它,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更是不能沒有它。關于訓詁學對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前人論述甚多,我們在這里不做贅述,在此我們只是討論一下訓詁學的那些具體方法和知識可以來指導我們的初中語文教學。我們主要從形訓、聲訓、古音通假、義訓以及古書辭例等幾個方面來討論訓詁學知識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 形訓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的用例
漢字是一種表意系統(tǒng)的文字,漢字的構形符號本身就具有表意的功能?,F在由于字形的演變和書體的變化等方面的原因,很多漢字已經看不出其構形符號中的表意性能,但是在古文字階段像甲骨文、金文等過時根據字義來繪制或者組合形體結構的,字形和字義之間往往有著直觀的聯(lián)系。因此漢字的形體結構的這種特征,就給我們提供了一條通過字形的分析來達到解釋字義的途徑。這就是前人所說的“據形索義”的“形訓”這種訓詁方法。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是一部專門分析漢字的字形、以尋求漢字本義的字書,許慎根據“六書”把漢字分為六種類型,“六書”就成為歷代學者講形訓的圭臬。六書中的“轉注、假借”被普遍認為與形訓沒有關系、無從形訓,多從“象形、指示、會意、形聲”四書進行。關于“六書”與漢字教學以前有過專門的討論,這里不做贅述,在這里再補充幾個例子。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原文和課下注釋中“戶”字出現兩次,分別為:1、上冊教材第20課《山市》,97頁“窗扉皆洞開”的腳注“〔窗扉〕窗戶”;2、下冊教材第10課《木蘭詩》,64頁“木蘭當戶織”的腳注“〔當戶織〕對著門織布。”
教材的編者將“窗扉”解釋為“窗戶”,而“窗戶”是“墻壁上通氣透光的裝置?!奔次覀儸F在所說的門窗的窗,這一種具體的事物?!墩f文解字》載“扉”,“ ,戶扇也。從戶非聲。甫微切”,也就是說“扉”是戶上的一扇?!墩f文解字》載“戶,護也。半門曰戶。象形。凡戶之屬皆從戶。侯古切。”也就是說“戶”是單扇的門,在現代漢語中窗戶是一個詞,是由“窗”和“戶”組成的偏義復合詞,專指“窗”這一種具體事物。從全文內容看,作者要表達的應該是:樓上的門和窗都開著。因此,該處的注釋應該改為“〔窗扉〕窗、戶”或者“門窗”。相比較而言《木蘭詩》中將“戶”解釋為“門”就恰當的多了。
二、 古書辭例在初中語文教學的用例
古書中常有一些較為固定并且特殊的表達形式,這些特殊形式的結構比較復雜,既有語法方面的,又有修辭方面的。并且這些辭例是無法用現代漢語的語法、修辭規(guī)律以及行文習慣來解釋,傳統(tǒng)訓詁學家研究、分析他們的結構特征,分別歸類、條例化,就稱之為辭例。我們利用這些辭例的結構特征來分析文言文、指導語文教學是很有意義的。
(一) 對文的運用
對文是指前后文之間的句與句或者詞語與詞語字數相等,結構相同,對應位置詞語的語法功能也相同,并且詞義相同或者相反的現象。利用對文的結構,可以方便我們根據已知的詞義來推斷未知的詞義。
《曹劌論戰(zhàn)》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弊⑨屨f:“信,信實;請,實情?!边@條注釋如果用對文的條理來分析,就會發(fā)現存在一些問題?!氨匾孕拧薄氨匾郧椤笔菍ξ模排c情無論是從語法功能角度,還是詞義角度都應該是相同的。“信”的意義不應該是信實、實話,檢索古書沒有這種解釋。“信”應該就解釋為“信用”,必定遵守信用的意思。“情”檢索文獻材料雖然有實情的意思,根據對文應該理解為誠信。“必以情”是說查獄必定要誠切。
《桃花源記》:“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薄敖煌ā薄跋嗦劇逼Y構,是一組對文?!跋唷笔恰奥劇钡臓钫Z,依例推斷“交通”中“交”也是狀語,修飾“通”,因該理解為“交相”。
(二) 互文的運用
互文,也稱作互辭,是古詩、文中常用的一種修辭。這種修辭的形式為:上下文中的兩個部分,看似不相干兩件事,實際上是相互呼應,互相補充,互相闡發(fā),兩者是一件事。造成上下文之間互相交錯,互相補充,互相滲透,從而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修辭方法。
《木蘭詩》:“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薄皩④姟迸c“壯士”是互文、“百戰(zhàn)”與“十年”也是互文,意思是將軍士兵在多年的戰(zhàn)爭中身經百戰(zhàn),或死,或傷,沒有死的終于還家。不能理解為將軍們身經百戰(zhàn)都戰(zhàn)死了,壯士們十年以后歸來了。再如:“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薄爱敶啊薄皩︾R”是一組互文,靠近窗子、對著鏡子梳理頭發(fā),貼花黃;“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東市”“西市”“南市”“北市”為互文,“買駿馬”“買鞍韉”“買轡頭”“買長鞭”為互文,是說木來匆忙奔走市場購買出證所需的各種物資;再如“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雄兔”“雌兔”也是互文,是說雄和雌兔都是腳撲朔、眼迷離。
(三) 變文的運用
古人在作文時忌諱使用重復的語言,在上下文有重復的詞語出現時,多用近義詞、同義詞進行替換。這種情況就是古書辭例中的變文例。我們可以利用變文替換的特點,依據已知的詞來推斷未知詞的詞義,雖然病不能完全準確解釋,但至少可以推斷詞義的大致范圍。
《關雎》第二章“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钡谒恼隆皡⒉钴舨?,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钡谖逭隆皡⒉钴舨耍笥移d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流”“采”“芼”三字為變文,意義應該相近?!安伞笔遣?、取的意思,“采”“芼”也應該是“采”的意思?!坝选薄皹贰笔亲兾模加米鲃釉~,所以“友”不是朋友的意思,應該與“樂”同義,是歡愉的意思。 (未完)
參考文獻:
[1]郭在貽.可以閱讀《訓詁知識與語文教學》中學語文教學,1983,9.《釋“當具”——兼談訓詁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語文教學通訊,1980(07).
[2]由于2016年起開始使用的“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目前只出版了四冊,在實際討論過程中我們會加入部分原人教版教材的部分內容.
[3]拙作《“六書”與初中語文漢字教學》[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1.
[4]拙作《“六書”與初中語文漢字教學》[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