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亮
摘要:電力行業的物資管理擁有其獨特性,同時又符合物流管理的一般性。先進的生產管理的思想以及現代化的企業生產計劃中管理的三個模式分別是MRPⅡ、JIT以及TOG。通過比較MRPⅡ、JIT以及TOC三者各方面(例如:庫存控制、計劃控制、物料需求)的特點,提出了以TOC作為基礎,MRPⅡ的生產計劃來推動體系以及JIT生產控制來拉動體系的集成化生產計劃與控制模型,做到了集成3種工具優勢的模型。
關鍵詞:集成管理;電力物資;采購模式
中圖分類號:F407.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25-0052-02
一、集成管理思想的形成
1.集成背景
有兩種實施模式是其電力物資需求管理的主要模式,分別是:年度物資需求計劃和批次物資需求計劃。計劃編制的基礎是要求具有了年度投資計劃的條件,有其計劃發展部所制訂得有關電網的規劃,將項目的前期部分的工作計劃、建設周期細化到各年度按照時序完成,也就是已完成的前期工作的項目作為項目的里程碑,并作為計劃編制的基礎。
物資部提出公司年度物資的采購方案的相關建議,是針對年度物資的需求計劃進行客觀的分析和預測,要與公司的采購的策略、以往的數據信息、整體的經濟趨勢、價格方面的走勢等,在物資需求計劃制訂之后做出的采購方案。公司單位是根據年度的物資需求計劃以及年度的物資采購批次來安排物資的需求,正式實施招標采購的物資需求計劃,是在每批次內提報的物資需求計劃進而形成月度物資需求的計劃。月度物資采購計劃管理的過程如下:是由地方、市區公司進行的編制,省公司進行匯總并審核,在其審核通過之后,報給總部物資供應的公司審核其物資的采購計劃,待審核通過之后,上交到總部物資部來進行審核。經由總部的計劃、招標審查以及專家審核之后,通過并開始實施采購。
關于約束理論TOC(Theory of constraints),它是致力于去解決系統的瓶頸,看重其整體效益,著重于把公司看成整體的系統的一種離散型的生產的方式。只有不斷的完善系統,消除瓶頸,才能夠實現最大化的產銷。降低成本的做法是并不提倡的,這在企業存在合理的庫存以及運作的費用方面也是一樣的道理。TOC編制計劃主要是用控制物料投放的時期以及制品的庫存量,進而進行生產計劃,這是促進均衡生產的必然過程,對于生產中的存在的不明確因素,依據主生產的流程和計劃,做出合理的安排,在系統瓶頸之前設置其合理的緩沖,其思想是挖掘瓶頸處的資源。TOC的生產計劃是一個閉環的過程,各環節是緊緊環扣的。分兩個方面,一個優勢,一個缺點。優勢是通過對現場的控制,和合理的工序安排,進而找到整體系統的難點,再對應到生產中的各環節,用物流的平衡,進而來尋求其難點和生產結合點,使其達到產銷的最大化程度。缺點是:找到瓶頸資源是其關鍵的環節,如果識別發生錯誤,就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這是由于瓶頸資源來制定其生產的計劃。大部分依靠緩沖區,而緩沖區一般根據經驗設置,易使得生產工序、訂單的投放和對應生產環節的發生脫節的現象。
其中,這三種管理系統都存在各自的特點,尤其在其背景產生、追求的目標、質量管理、計劃編制以及對波動的處理上。公司單位的管理者依據自身企業的文化和管理系統,綜合三種生產管理的優勢,取其精華,使企業產值達到高效率。
2.集成思路
三種生產管理系統并不是完全對立,在一些方面是有相通性的,利用各自的優勢,實現三者之間的優勢互補,針對MRPⅡ、TOC與JIT優缺進行分析,其三者的側重點以及適用情景的不同,并在追求的目標、計劃展開的方式、物料需求以及能力控制上存在甚多不同,若與電力物資管理的模式結合,可以更好地實施物資計劃以及控制的職能。
為了更好的進行月度物資的需求計劃的制訂做出更完善的工作,用于制訂年度采購的策略,確定其采購的模式以及采購方式等其確切信息,是電力物資管理的主要的依據,可以應用物資的需求進而預測,再經過其分類和匯總,最后綜合審批,形成年度的物資需求計劃,整個物資需求計劃過程主要制訂采用的是MRPⅡ思想。在月度的物資需求計劃制訂完善之后,不但要考慮物資采購的方案分配,一定還要靠考慮到采購的方案是否具有可執行性,一般執行方實行采購計劃,并制訂瓶頸用于平衡計劃,針對物資的需求計劃進行一定的修正。
由于電力物資的供應擁有不確定的特性,不但要對采購計劃的執行考慮,還要避免一些原因對項目生產計劃執行造成的影響,特別是因物資采購延遲造成的影響,還要考慮項目部門的物資需求,依據項目的實施進度以及物資的情況做出合適的調整。瓶頸的資源平衡之后,進一步進行電力物資的需求計劃的相關制訂。物資供應的公司應及時對項目物資需求的信息進行一定的了解,對已到貨物資做到優先生產。而對于計劃內無法到達的貨源要及時反饋,使其可以對月度的物資采購計劃及時的進行合適的調整。
還要把JIT采購的管理模式運用到電力的物資現場管理之中,通過結合對關鍵的資源的調度,來滿足在實時供應的電力物資要求。
二、集成化管理模式的系統和運作
1.MRP Ⅱ的生產系統
MRPⅡ生產系統是集合了MRPⅡ以及TOC所形成的生產計劃的管理系統。具有需求的管理、物料的清單、外購件的采購訂單、物料需求的計劃和輸出同存的模塊。瓶頸資源與非瓶頸資源是系統資源的兩部分,其中的瓶頸資源是可以依據公司輸入資源負荷量做定論的。運行時,一方面可以由瓶頸資源的利用計劃的到原料采購計劃,把瓶頸資源用來做計劃產能的一項基礎,其余的工序是瓶頸資源確定的可用能力,都是由于瓶頸資源對生產上的限制。
為了計劃順利的實施,要在計劃的進行中不斷調整。公司依據生產的經驗進行制定提前期的計劃生產以及需求的計劃。MRPⅡ根據公司的生產工序來進行運作,一環扣一環,在每個環節上展開相應的計劃,并落實,進而合理的安排可加以利用的資源,最后做出整合。
主要針對以往的計劃,中長期的計劃一般運用在企業資源的安置中,用以在生產中出現的不確定情況就是MRPⅡ的主要優勢。問題是:需要在運行前設置其重要的相關參數,生產中一旦出現了突發情況,要及時的調整正在制備的相關制品,并重新設定生產的參數。設定不能高于基礎,若高于基礎,會因制造的周期延長、交貨期延后對公司的經濟效益造成影響。
2.JIT生產控制系統
準時生產控制系統JIT(Just-in-time)是重復性的運用生產方式進而提出的生產管理模式。由JIT與TOC形成的生產車間JIT作業控制系統集成的JIT生產控制系統。它在拉動生產計劃的制定時,也可以實時控制生產的環節、交貨的環節以及分銷的環節。為了彌補了MRPⅡ以及JIT系統上獨立不能實施,對物料環節進行控制,是可以運用推動式和拉動式的生產相結合達到控制的目的。實施DBR系統、OPT資源調度以及MPS這些以瓶頸資源作為基礎的系統,控制針對于投入產出的計劃以及物料需求的計劃。
公司最大程度的降低制品數量,是依據市場的需求,進行上游的工序指令下層的生產,減少庫存的數量,減少或是生產過剩的情況。思想依據是企業被需要的情況下,按需生產。公司的庫存管理在整個管理過程中占用非常重要的地位,企業生產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把庫存管理的成本降低。
3.集成化生產管理模式運行機理
實現相互反饋的,進行全面質量控制,用于保障JIT的缺陷為零,這些都是計算機的網絡系統的整合功能的作用,也是集成化的生產管理模式應遵循下述運行的機理。實現最優化的資源上的調度。為了系統的整體運作不被影響,提高系統整體的反應能力,關于緊急的訂單直接送到往看板系統處理即可。
其優勢是:做出的計劃可以精準的實施,節省大量的編制時間,動態調整其整個運作過程并且能及時地回復需求,提高生產系統的敏捷性。有利于生產供應鏈的有效的形成,實現有效控制在生產以及計劃的方面,實現公司的JIT采購以及分銷,通過計算機這個介質來發布一些實時的信息,并與供應商們可以建立起新的聯系,使得公司管理效性的溝通性得以提高。
三、結語
集成模式MRPⅡ、JIT以及TOC作為最重要的采購模式,通過比較MRPⅡ、JIT以及TOC三者各方面,如:庫存控制、計劃控制以及物料需求的特點,提出了以TOC作為基礎,MRPⅡ的生產計劃來推動體系以及JIT生產控制來拉動體系的集成化生產計劃與控制模型,把MRPⅡ計劃優勢在電力物資的計劃管理方面得以展現,TOC模式用于及時的調整其瓶頸資源,再進而應用JIT模式來保障公司可以做到及時供貨。依據每個系統自身的一些特點,并對系統不斷的進行改變和創新,優化整個系統的運作模式,使得整個采購管理模型得以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