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敏
摘要:隨著我國建設誠信社會步伐的加快及社會信用信息系統的建立及完善,水、電、氣及通信等公用事業單位的企業及個人用戶信用相關信息將進入平臺管理,為公用事業單位管理客戶應收款提供了新的渠道,本文從城市燃氣企業如何利用信用信息平臺進行應收款管理進行闡述。
關鍵詞:燃氣企業;應收款;公共信用信息平臺
中圖分類號:F20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25-0112-01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健全現代市場經濟的社會信用體系”。2014年6月國務院發布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提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目標:到2020年社會信用基礎性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基本建立,以信用信息資源共享為基礎的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基本建成,信用監管體制基本健全,信用服務市場體系比較完善,守住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全面發揮作用;在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也提出“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健全信用監管,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加快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平臺建設,發揮同行業和社會監督作用”。
國家多措并舉加快建立和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重大意義在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及調動凝聚社會力量、增強社會資本等方面作用巨大。
從企業經營層面,社會各經濟主體信用信息共享機制的建立、健全將促使各經濟主體重視自身信用,改善信用缺失的現狀。
城市燃氣公司與水、電、通信等公用事業單位由于企業和個人用戶眾多,其客戶欠費情況較為普遍,尤其是燃氣企業由于受室內燃氣設施的限制,即便在供氣合同中約定相關停氣條款也無法實施欠費停氣,導致長期欠費乃至惡意欠費客戶越來越多,欠費金額越來越大,由此產生的壞賬給企業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損失。
以往的做法是企業通過致電、短信、上門等方式進行催收,如不見成效再使用發律師函、訴訟等方式進行催收,這些傳統的催收方式尤其是律師函訴訟成本高、耗時長,但收效甚微。
在國家大力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并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后,通過規范信用信息報送范圍,將公用事業繳費信息納入政府信用信息平臺,為公用事業單位長期欠費的管理增加了新的渠道。
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是政府主辦統一負責全國個人和企業征信系統的建設、運行及管理,并負責向社會提供公眾信用信息查詢服務、政府監管部門信息發布服務、征信服務機構信息審批發布服務、中央公共信息數據交換服務的系統。
公共信用信息平臺針對公用事業使用客戶信用信息公開的內容:
1.自然人、法人對公用資源的用量信息;
2.自然人、法人欠費信息;
3.自然人、法人被認定失信信息;
4.自然人、法人補繳欠費信息。
利用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管理應收款的好處:
1.為公用事業單位應收款的回收提供了新的渠道;
2.表面上看,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僅客觀反映客戶欠繳費信息,殊不知,這些欠費信息正是信用數據的組成部分,欠費屬不良信用紀錄,客戶欠費通過各種催繳方式仍不能收回的,可作為客戶失信信息提交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歸集,從而形成客戶信用報告中的失信信息,情節嚴重的還會上失信黑名單。
在我國信用體系逐步完善的今天,信用信息的歸集已無孔不入,失信將使人寸步難行,具體對個人的懲戒如下:
1.限制公積金貸款、不動產交易;
2.限制招錄(聘)為公職人員;
3.禁止部分高消費行為,包括禁止乘坐飛機、列車軟臥等;
4.子女升學方面的限制;
5.不得擔任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
6.實施其他信用懲戒,包括限制在或辦理信用卡;
由于實行全國各類信用信息共享,多部門聯合懲戒,懲戒方式多種多樣,現僅列舉部分對失信企業的懲戒措施:
1.限制行政許可和享受行政審批便利化措施;
2.實施稅務領域重點監管;
3.限制創業就業等領域補貼性資金支持;
4.列入重點監督管理對象;
5.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三年內不得擔任其他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
6.不予通過“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公示活動申報資格審核;
7.不予授予相關榮譽稱號。
通過信用報告中不良記錄影響到一切與信用相關的活動,使失信者付出代價較高的失信成本,從而促使欠費客戶主動補繳欠款消除不良記錄,從而使客戶繳費行為變被動為主動是希望利用公共信用信息平臺達到的效果。
如何將客戶欠費信息納入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以及納入的信息標準如何制定,需公用事業單位與當地政府信用辦公室聯系對接,根據當地政府信用信息平臺歸集信用信息目錄報送相關要求進行報送。
以我公司為例,根據《關于明確市公共信息系統第一批歸依數據項的通知》徐政辦發(2015)144號、《徐州市公共信用基礎數據庫目錄》(2018版)文件的要求,我公司首先制定了《信用信息評定標準細則》,對納入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的信息標準予以確定:
1.欠費超過半年且經多次催交仍拒不繳納的民用客戶。
2.超過賬期10天以上經催交仍未繳納欠款的工商客戶。
在以上信息提交平臺之前,我們通過企業短信、微信公眾號及其他社交媒體針對失信不良影響等進行了高頻的宣傳和告知,以期部分欠費客戶在了解到失信的不良后果會盡快補交欠費,避免信用報告中出現欠費的不良紀錄。
在6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強調:“讓失信者在全社會寸步難行”,相信隨著信用體系的日益完善,公用事業單位將不再為追不回的欠款發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