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吳俊峰
摘要:隨著大學生畢業人數的逐年劇增,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引起社會各界多方關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上自主創業的道路,全國各地高校迎來了一陣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浪,但是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成功率并不高。本文對我國大學生自主創業納稅籌劃進行研究,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創業企業涉及組織形式、行業、區域、籌資方式、聘用人員以及經營過程中收入和費用等提出籌劃思路,為大學生創業提出切實可行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自主創業;稅收政策;納稅籌劃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25-0155-02
2014年9月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首次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倡導,隨即2015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就納稅籌劃而言,涉及優惠政策頗多:個人所得稅免征額政策;增值稅納稅人銷售額未超限免征增值稅;小型微利企業企業所得稅適用低稅率;安置殘疾人就業的企業殘疾人工資加計扣除和符合條件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等。更有大學生獨享的優惠政策:持有《就業創業證》的大學生在3年內可享受每戶每年8000元限額扣減當年應納的稅額,以及創業擔保貼息,免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政策。
一、大學生自主創業初期納稅籌劃思路
(一)創業組織籌劃思路
現代企業組織形式一般分合伙企業、公司和個人獨資企業。大學生自主創業時選擇不同的組織形式,其稅負會有差別。國家稅務總局和財政部發布《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范圍擴大通知》:從2017年1月1日開始,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50萬元(含5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50%計入應納所得稅,按20%稅率征收,優惠實行到2019年12月31日。小強創辦的企業預計稅前年利潤將近50萬,有兩種創業想法:方案一5人聯合在商業街創辦一家特產專賣合伙企業,各合伙人按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納稅額為101250元[(500000÷5×30%-9750)×5]。方案二創辦一家特產專賣店公司,被認定為小微企業,適用20%的稅率,減按50%計入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為50000元(500000×50%×20%),提取10%的盈余公積后將剩余的405000元分配給5個合伙人,按股息紅利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合計納稅額為131000元[50000+(405000÷5)×20%×5]。假如小強的企業快速發展,預計年利潤達到55萬,按方案一個體工商戶繳納個人所得稅為118750元[(550000÷5×35%-14750)×5],按方案二公司制企業納稅則合計為211750元[550000×25%+(412500-41250)÷5×20%×5)],經過比較,小強及合伙人選擇了方案一合伙企業。
(二)行業籌劃思路
大學生納稅籌劃行業選擇。在建立企業之前,大學生應結合自身的興趣專長、行業性稅收優惠等因素進行創業行業選擇。現行政策與行業相關政策主要有:①經相關部門認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企業,其所得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②對符合要求的小型微利企業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③對從事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幫扶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節水節能項目生產經營所得,實行“三免三減半”優惠。④從事蔬菜種植業、家禽畜牧業等,涉及農、牧、漁、林業符合稅收優惠政策的減征稅額或免征。王同學創業之初選擇貨物銷售行業,企業所得稅率為25%,經籌劃后,決定進軍國家重點扶持農業種植,此時免征企業所得稅。因此,大學生創業時,應考慮自身狀況,了解創業行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并盡可能選擇國家扶持和鼓勵的行業。
(三)區域籌劃思路
大學生納稅籌劃區域選擇。目前我國經濟特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創新創業孵化區享受著更多的稅收優惠。例如國家稅務總局推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稅收優惠政策指引》指出,產業孵化園向孵化企業出租場地、房屋收入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在這些區域會享受更多的稅收政策和地方性鼓勵投資的財政稅收支持。另外,在欠發達的地區或者城市相對偏僻一點的地方,對于稅收優惠往往會力度更大。例如《關于深入西部大開發戰略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給予在西部地區新創立的企業極大優惠。2名電子商務的同學準備創辦一家互聯網+特產批發企業,打算選擇在市中心,此時城市建設維護稅率為7%,經過一番考察以及財務專業同學建議,最終決定選擇在創新創業孵化園,雖然不在市中心,但是孵化園向孵化企業出租場地、房屋收入免征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再加上低租金相應減少了該企業的開支,互聯網+的運營模式也彌補了地域劣勢。
(四)籌資方式籌劃思路
大學生創業注資小,籌資容易受阻。目前大學生自主創業籌資方式主要有:吸收創業投資、向銀行借款、家庭援助、向非金融機構拆借等。雙創政策下,向金融機構借款其利息可以通過納稅籌劃在稅前扣除。四大國有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和部分城市信用社為自主創業的畢業大學生簡化程序,可申請延期等專屬服務。大學生小王創業向非金融的民間借貸公司借款10萬,月利率1%,一年利息1.2萬。經了解相關信息籌劃后,決定改向工商銀行借款,享受國家財政貼息后月利率為0.5%,一年利息為6000元,經比較節省6000元。因此,小王在籌資方式上選擇向金融機構借款,其利息能夠有效扣除,并且延長籌資資金的時間價值,達到納稅籌劃的目的。
(五)聘用人員籌劃思路
大學生自主創業時可以酌情考慮聘用殘疾人、退伍軍人等到企業就業,我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明確規定,支付以上人員的工資可以在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加計100%扣除。因此大學生創辦的企業可考慮實際情況,在不是很重要的崗位可適當安排以上人員,以便減少稅負。
二、大學生自主創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納稅籌劃思路
(一)收入的納稅籌劃思路
對于大學生自主創業而言,收入是納稅籌劃的核心因素之一,在收入的納稅籌劃方面,應注意二個方面:
一是盡量避免多確認收入金額,減小稅基。商學院王同學創立了一家銷售公司,100元單價的商品,為了打開新產品市場,打算采取二種銷售方式進行促銷:①折扣銷售,商品打9.5折銷售;②現金折扣銷售,15天內付清全款,享受5%的現金折扣。
雖然兩種銷售方式收到貨款相同:100P·95%=100P(1-5%),但是折扣銷售按貨款的95%繳納增值稅,現金折扣按貨款lOO%繳納增值稅,因此王同學選擇采用折扣銷售的方式進行促銷熱賣活動。
二是延緩確認收入的時間,延遲納稅時間,獲得資金的時間價值。商學院張同學創辦的A企業銷售一款產品,考慮到三種收入結算方式:①現銷,A企業5月1日銷售一批產品,當天收到貨款,5月1日就發生了納稅義務;②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A企業5月1日發出貨物,6月15日辦妥托收手續,則納稅義務發時間為6月15日;③分期收款,A企業5月1日簽訂合同,合同規定7月1日為收款日期,則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7月1日。
相比三種方式,分期收款更容易獲得納稅資金的時間價值,讓納稅資金更久的流通于企業經營當中,但是納稅人之所以納稅籌劃是為了使企業價值最大化,不是單純的為了少納多少稅,現銷能提前收回貨款也是必要考慮的,因此,運用何種收入方式,需要根據企業具體情況而定。張同學剛創立A企業需要資金周轉,沒有過多的閑置資金,張同學的企業目前急需解決的是資金回流問題,因此,在收入方式上選擇了現銷方式。等企業穩定成熟了,有足夠的儲備資金了,張同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一是可以爭取稅額的時間價值,二是吸引更多的顧客,減輕顧客付款壓力。
(二)費用的納稅籌劃思路
可扣減的成本費用越多,稅基就越小,納稅壓力就越輕。對于一個由大學生創辦的公司來說,按工資薪金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公司有5名員工,在計算時每個員工可扣減3500元,那么加起來可以扣17500元。另外,雙創政策下國家為推動企業自主創新,鼓勵知識產權開發,技術設備更新,產品升級換代等,出臺《財政部國家稅務局科技部關于完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政策,第一條規定對投入研究和開發的費用實行75%加計扣除政策,如果當年企業開發新產品研發費用實際支出為20000元,就可按35000元(20000×175%)在稅前進行扣除,以鼓勵企業加大研發費用支出。因此,大學生自主創業應盡可能享受研發費用的優惠政策,在雙創的機遇下,不僅享受稅收優惠帶來的籌劃利益,更為企業的長久發展打好基礎。
(三)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思路
個人所得稅雖然對企業影響很少,但與員工的稅負情況卻緊密相關,大學生自主創業企業可以把支付給員工的收入轉換為為員工服務的形式,成為一種有效的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手段。大學生創業者小趙有兩種發放工資方案:方案一是按3500元/月發放工資,為無交通工具的員工提供免租金的交通工具,從而避免支付含交通補貼的500元工資;為員工提供就餐服務,按10元一餐的中午和晚上的標準,一個月節省600元;按市場1200元標準免費年度體檢,節省1200元開支;提供免費健身娛樂設備和場所,節省福利費700元。方案二是按3500元/月發固定工資,將同等福利換成工資發放。方式一需繳納個人所得稅為0元,方案二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為325元[(3500+500+600+1200+700-3500)×15%-125]。方案一保證了員工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又減少了應納稅額,所以創業者小趙選擇了方案一。
(四)其他稅種納稅籌劃思路
大學生自主創業時,某些稅種也不能夠完全忽略,在創立之初籌劃過的方案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也需時刻注意市場動向和區域發展狀況,關注這一小部分,隨時做出合理調整:合理的納稅籌劃也能為企業節約一筆資金,例如房產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等。按照我國稅法規定,納稅人在市區的城市維護建設稅率為7%,在縣城、建制鎮的城市建設維護稅率為5%,除此之外的稅率為1%。雙創政策下,許多創客空間,大學生產業孵化園應運而生,為大學生減免了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
三、結語
本文從大學生納稅籌劃實現自身價值最大化的客觀要求出發,具體研究結論如下:
(一)大學生自主創業企業組織形式上,企業成立初期因為規模小適合于采取獨資或合伙企業的形式,等企業規模擴大后,改制為公司,以便大學生自主創業初期能穩步前進。
(二)大學生自主創業企業應優先考慮行業,如:互聯網+、農業、軟件等,其次是區域等因素。
(三)迎合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吸納殘疾人、退伍軍人、畢業大學生就業,為企業樹立良好形象,減輕稅負。
(四)合理確認收入,積極投入研發,合理安排財政補貼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