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關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進一步向縱深方向發展,各國之間的經濟交流更加的密切。為了能夠做到規避金融危機影響,提升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交易中的地位,提升影響力,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成為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有效舉措。為了進一步探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有可能帶來的金融風險,建立健全金融風險監管路徑,本文首先對當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將有可能帶來的金融風險進行分析;其次,對構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風險監管體系的意義以及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最后,基于經濟、金融全球化的時代背景,對如何建立健全人民幣國際化金融風險監管體系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人民幣國際化;金融風險監管: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25-0284-02
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一步向縱深方向發展,各國之間的經濟交流更加的密切。為了能夠做到規避金融危機影響,提升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交易中的地位,提升影響力,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成為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有效舉措。2009年,國務院決定設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以推動我國國際經貿關系穩步發展和提升規避國際匯率風險的能力。一方面,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交易規模、金融資產規模、官方儲備貨幣總量等都在不斷地攀升,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的同時,我國金融市場的穩定以及國內經濟的穩健發展帶來影響。另一方面,2017年,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在經濟新常態下要不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前提下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完善健全金融風險防范監管體系,中國經濟發展絕不能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如何在不斷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升人民幣國際影響力的同時,深入推進全球金融領域變革、規避金融風險的發生成為我國人民幣國際化發展必須面對的問題。為了進一步探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有可能帶來的金融風險,建立健全金融風險監管路徑,本文首先對當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將有可能帶來的金融風險進行分析;其次,對構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風險監管體系的意義以及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最后,基于經濟、金融全球化的時代背景,對如何建立健全人民幣國際化金融風險監管體系提出政策建議。
一、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金融風險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交易規模、金融資產規模、官方儲備貨幣總量等都在不斷的攀升,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的同時也有可能帶來一系列的金融風險,其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帶來的匯率波動將有可能導致金融風險的發生
一方面,由于我國國內經濟發展態勢一直良好的同時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卻呈現出衰退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全方位推進,有可能會提升國內外投資者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有可能引起國內外資本市場的流動,投機性的投資增多,引發金融危機。另一方面,當人民幣升值區間沒有達到投資者的預期時,將有可能導致國外投資者、投資企業拋售人民幣資產,引起人民幣匯率的不規則變動,對我國的國際貿易活動以及國內實體經濟的發展產生影響,造成系統性的金融危機。
(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有可能引起資本賬戶的開放所導致的資本異常流動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能夠很好地推進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流通性,這就要求資本賬戶開放,為境外的人民幣開拓一條資本回流的投資渠道,但是,由于當前國際金融風險監管防范模式不健全,我國金融風險防范機制大多針對的是傳統金融市場上容易出現的問題。對人民幣國際化有可能帶來的不正常資本流動有可能導致的大規模套利的行為缺少一套系統的監管體系,短期內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資本流動,將對我國國內金融市場的穩定帶來極大的沖擊。
(三)人民幣國際化將導致我國經濟發展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
金融危機周期是指由于金融相關因素的變動,導致金融市場發生波動進而引起經濟呈現出周期性波動的一種現象。Excerpt認為金融經濟周期是一種用金融波動對經濟持續、周期性波動進行衡量界定,反映的是經濟波動與金融市場波動之間的一種密切聯系。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產生的影響對世界各國的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都產生巨大的沖擊,如匯率、貨幣危機等相關金融問題都對各國的經濟周期波動產生影響。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加深了我國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的密切聯系,加大了我國經濟發展收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可能性。
二、人民幣國際化金融風險監管體系存在的問題
當前,雖然我國人民幣國際化金融風險防范機制已經初步建立,但是面對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我國金融風險防范機制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金融風險防范意識有待增強。當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速以及金融行業發展迅速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掩蓋了金融潛在風險,人們在金融風險防范時僅僅看到表面上的風險,對于潛在風險的存在缺乏必要的預警機制,這就導致,當金融市場上某個環節出現問題時,往往導致潛在的金融風險凸顯,往往造成整個金融市場的動蕩。
(二)金融風險監管防范模式不健全
當前,我國金融風險防范機制大多針對的是傳統金融市場上容易出現的問題。由于當前國際金融風險監管防范模式不健全,我國金融風險防范機制大多針對的是傳統金融市場上容易出現的問題。對人民幣國際化有可能帶來的人民幣匯率異常波動、資本賬務的開放以及投機性資本投資等活動帶來的金融風險監管防范機制卻沒有完全建立。國際金融市場上業務交叉不斷增多,這種情況下,單一的金融風險監管防范模式便不能更完善的對金融風險進行監督預警,缺失必要的金融風險處置機制。
(三)人民幣國際化金融市場風險防范監管體系不完善
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的發生的關鍵在于建立一個系統完善的金融市場監管體系,而金融監管部門的工作有效性是金融風險防范的必然要求。但是,當前我國金融監管相關政策法規對于由于人民幣國際化的背景下國際金融市場存在一定的監管盲區,有可能由于缺乏監管造成由于國際金融市場上某個環節上出現問題導致國內整個金融市場發生系統性的風險,影響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
三、人民幣國際化金融風險監管體系構建路徑
人民幣國際化金融風險監管體系的構建需要解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有可能帶來的潛在的金融風險問題,基于人民幣國際化的時代背景,認為建立健全金融風險監管體系需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一)全方位認識人民幣國際化將有可能引發的潛在的金融風險問題
正確全面認識所有的潛在金融風險問題是有效防范、規避金融風險發生的基礎。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相關研究,對金融風險的傳導機制進行深入剖析,了解匯率變動、資本投資等相關問題將有可能以怎樣的機制作用于我國金融市場進和經濟發展,從而為制定系統、科學的金融防范機制提供基礎。
(二)健全人民幣國際化金融市場風險防范監管體系
一方面,建立系統、全方位的人民幣國際化金融市場風險防范監管體系是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發生的前提基礎。健全金融市場監管機構,規范金融市場監管職能。設立金融市場風險防范的日常管理機構,對金融市場交易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各金融市場部門密切合作,加強交流,以規范金融市場行為、防范金融風險為目標,開展各項工作。
(三)建“執行-預警-反饋-調整”的人民幣國際化金融風險防范機制
在全方位認識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推進將有可能引發的潛在的金融風險的基礎之上,建立金融市場風險防范的日常管理機構對金融監管執行進行監督,對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反饋,對已發生的金融風險和潛在的金融風險及時上報金融風險監管機構,金融風險防范機構對其進行及時的處理,防止更大的金融風險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