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佳
摘要:近年來,我國智能手機端移動支付得到了快速發展,并已逐漸取代了PC端互聯網支付方式,這一轉變嚴重沖擊到我國商業銀行的支付結算手段。本文在分析我國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態勢的基礎上,分析了我國商業銀行移動支付業務存在的問題,及面臨的三大現實困境,基于我國商業在移動支付方面的以上狀況,本文進一步研究分析出我國商業銀行在移動支付業務中的四個層面的應對之策。
關鍵詞:商業銀行;支付服務;移動金融;遠程支付;近場支付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25-0300-01
移動支付業務交易量的不斷增加,商業銀行入駐平臺不僅賺得了豐厚的結算手續費,而且進一步增加了客戶引流,所以它的沉淀資金額也在不斷攀升。與此形成相反對照的是商業銀行支付結算業務卻呈大幅萎縮趨勢。所以,作為擁有結算優勢的商業銀行來說,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結算支付領域穩定客戶資源,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一、我國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態勢
(一)規模快速增長
國內商業銀行處理移動支付業務筆數和金額均在大幅增長,同比分別增長46.06%和28.8%。非銀行支付機構共處理移動支付業務發展更加迅猛,筆數同比增長146.53%和金額同比增長106.06%。
(二)高頻、小額特征較明顯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在使用頻率方面,2017年,用戶使用頻率有大幅提升,有78.7%的用戶每天使用移動支付。這說明移動支付的應用場景和商業環境日益成熟,移動支付方式越來越受到用戶的喜愛。
二、商業銀行拓展移動支付業務存在的問題
(一)商業銀行拓展移動支付產品存在的不足
1.產品創新不足
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支付產品快速迭代相比,商業銀行的產品創新進度及力度滯后,主要表現:一是產品開發周期長、同質化嚴重;二是產品設計、方案審批的流程繁瑣,這極大地縮略了商業銀行的市場競爭能力。
2.應用場景窄小
長期以來,商業銀行受傳統思維限制,在移動支付的應用場景層面明顯缺乏敏感度,其開發的手機銀行只限于轉賬、手機繳費、理財等幾項簡單的業務種類,而對于市場火爆的掃碼支付、云閃付等以及收款功能的APP開發進度遠落后于第三方支付機構。
(二)商業銀行拓展移動支付業務的威脅分析
1.立法層面滯后
一個規范的移動支付市場必須以法律法規為依托才能正常健康的發展,而我國的移動支付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新興支付手段,其管理手段也只是依賴于部門規章制度,在市場準入和退出、風險防范、用戶權益保護等方面還沒有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以致于移動支付市場亂象叢生。
2.市場競爭加劇
商業銀行不僅要應對銀行系統同行業競爭,而且,非銀行支付機構的異軍突起更是對商業銀行帶來巨大沖擊。非銀行支付機構憑借其多元化、寬領域、多場景的服務特點滲透居民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購物、代繳水電費、手機話費等生活服務,中到轉賬、理財、貸款等金融服務,大到“人民幣支付,外幣結算”的國際匯兌,正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地侵占傳統商業銀行的范圍。
三、商業銀行拓展移動支付的策略及建議
(一)打造移動結算服務風控體系建設,確保銀行清算業務安全運行
與其它第三方支付平臺相比,銀行在資金結算服務方面有著更為嚴密的風控系統,然而,由于隨著互聯網、云計算技術的興起,第三方支付平臺在移動端的技術領域領先一步,銀行在移動技術層面的風險防范建設滯后。本文認為,銀行打造移動端結算服務風控體系建設,可以從以下方面人手:首先,加大對科技設備方面的投入,主要包括防火墻、入侵檢測和智能視頻監控等,因為基于互聯網移動端的結算服務,必須打造完善的硬件環境,才有結算服務的安全基礎;其次是加快軟件系統的開發應用。目前,各銀行系統對客戶資金的交易地點、交易金額以及交易資金的來源和去向都建立了動態監測分析系統,然而移動端支付安全隱患并未得到有效果遏制,因此,數據加密、電子認證、特別是虹膜、人臉識別、指紋等軟件系統的開發及應用顯得尤為迫切。
(二)強化多方合作,實現產品布局多元化
一是長期以來,結算支付業務一直是銀行系統的核心業務,但隨著互聯網的興起,銀行結算業務逐漸被第三方移動支付機構所蠶食,面對移動支付給銀行帶來的挑戰,銀行同業應該利用賬戶開立的優勢,創新多層次的線上、線下融合模式,推出信用卡、聚合碼等同業合作產品,以應對第三方支付機構強勢滲透;二是加大與第三方機構的合作力度。一般來說,手機廠商、互聯網巨頭、電信運營商都是支付結算產業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加大與第三方機構的深度合作,在閃付、空中圈存、圈提、空中發卡等服務領域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移動支付業務服務。
(三)搭建綜合性金融服務平臺
一是加大二維碼布局。第三方支付機構以小額、方便、快捷的優勢,迅速擁有大量終端用戶,而銀行在清算支付方面由于沒有把握移動終端流量入口,服務渠道受到很大限制,隨著微信、支付寶流量入口進一步擴充,自然會引發越來越多的支付結算用戶流失,因此,二維碼支付的開發與應用,是銀行穩定市場份額的關鍵之舉,包括手機銀行二維碼、聚合碼等。
二是拓展場景支付。其次是應用場景的多元化建設。在商場、超市、餐飲、汽配、醫療、社交、交通等領域,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都在搶占市場份額,在雙方的競爭態勢下,銀行應該利用自身的客戶基數龐大的優勢,加大與社交、電商、娛樂、旅游、生活服務等領域客戶端的合用,以快速覆蓋多層面的應用場景的支付。
三是搶占農村地區移動端。再次是搶占移動支付領域的農村市場。各第三方支付機構在城市市場經過多年的跑馬圈地,市場空間已基本飽和。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農村地區的移動支付市場逐步發育成熟,面對移動支付藍海市場,銀行應重點擴大移動客戶端的推廣,滿足鄉村交通、醫療、教育、養老、水電氣、通信等領域的支付結算和代收代繳金融服務需求,打造農村互聯網金融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