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少將
摘要:信訪維穩工作直接影響社會的和諧和國家的安穩。習近平總書記曾就妥善處理信訪突出問題指出,信訪問題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和諧穩定。近年來,隨著地方政府圍繞美麗城市建設等,大舉推進舊城改造,企業住房回收類信訪案件數量隨之大幅上升,且呈現群訪量大、問題多元化、處理難度大和負面影響重等特點。本文以S地塊征遷維穩工作為例,就應對國有企業住房產權回收引發的信訪雛穩案件展開探討。
關鍵詞:國有企業;住房產權;信訪維穩
中圖分類號:D63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25-0311-01
一、企業住房產權回收類信訪案件難點分析
企業住房回收類信訪案件,主要是指企業產權房屋由于歷史遺留原因,任由原租住戶長期租住,甚至無償使用。近年來,國有企業強化資產管理,開始結合政府房屋征遷等,回收該類產權房屋,進而與現住戶圍繞產權歸屬產生嚴重矛盾,引發相關信訪案件。該類信訪案件相比個人待遇、解除勞動關系后經濟補償、承包商未支付農民工工資等特點、難點突出:
1.時間跨度久遠,佐證資料收集困難
隨著20世紀90年代國家啟動房改,以及企業資產管理意識提高,提供住房供職工長期居住現象逐漸減少。意味著該類案件往往時間跨度久遠,且期間產權多次轉移,涉及住戶的資料大量遺失,使信息核實、資料收集存在較大困難,大大影響處置工作的精細化、精準化程度。
2.住戶成分復雜,與企業缺乏情感紐帶
現住戶往往是原職工子女、孫輩,甚至兄弟姐們的子女,對企業沒有任何情感認同亦或社會關系交集,使思想教育引導工作的切入途徑有限,也更難以發揮企業內部行政、管理手段作用。
3.信訪人員組織性強,越級上訪、鬧訪等過激行為常態化
房產涉及經濟利益重大,且因區域內住戶訴求趨同,極易演變為群體性利益。一是在個別牽頭人帶領下,上訪過程中組織紀律性強,行為專業社會影響力大,又不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二是該類信訪人員訴求表達措辭激烈,有明顯激化矛盾上行的趨勢,如經常越過幾級公司直接投向集團總公司甚至國資委,個別還借助媒體施加影響等等。
4.涉及政府行為,各方立場難以統一形成合力
國有企業啟動住房回收,多源于舊城改造征遷等政府行為,其中涉及產權補償、住戶補償、協議勸離等問題,需要政府的直接支持。此外,同一地塊內其他企業因補償標準差距過大,往往導致住戶由于攀比心理,進一步激發矛盾。此外,由于國有企業自身肩負著過多的社會職能,使住戶不通過法律途徑去解決問題,而更習慣于通過信訪的方式反映訴求,認為可以在政府體制內得到解決。
二、事例簡介
X集團在S地塊征收范圍內持有4處房產產權,均為建國前搭建供職工租住的木構房,于2017年啟動政府征遷。居住在內的40余戶住戶,在多次前往X集團要求放棄產權給個人未果后,除采用正規信訪渠道表達訴求外,還有近20余戶還多次聚集前往X集團上級單位靜坐、喇叭呼喊、拉橫幅,以及在省“兩會”期間圍繞會場游蕩等,以此向X集團施壓。最后在政府大力支持下,經多方努力,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但還遺留個別未搬離。
三、結合X集團事例提出解決類似案件的幾點建議
必須指出,伴隨政府征遷啟動,X集團已錯過產權回收最佳時機,但之后的應急響應及問題處置依然多有值得借鑒之處,具體如下:
1.構建內外聯動機制,強化組織保障
X集團立即成立由分管領導牽頭,辦公室統籌,后勤、法務、審計、信訪人員共同參與的臨時處置小組,為下一步問題解決提供堅強組織和專業保證。
2.強化資料匯總,前瞻制定整體解決方案
X集團一是迅速匯總梳理住戶各類資料,結合包括社會關系、家庭困難情況、歷史房改情況等,將住戶分級劃等;二是溝通上級主管單位,以文件形式明確補償標準、資金來源、支付方式,作為日后執行依據;三是會同信訪、財務、審計、監察人員,依據上級指示精神,共同制定整體解決方案,特別是與住戶間的搬遷協議。
3.構建對外聯動機制,確保政企協同有力
X集團以共同推動政府征遷工作順利進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為出發點,積極協調政府部門及上級主管單位。一是糾正不當觀點,使放棄產權屬于國有資產流失成為各方共識;二是與征遷指揮部構建聯動機制,在信訪維穩、住戶簽約乃至后續保護性征遷工作方面深入配合、共同推動;三是協調幫扶資金,針對家庭多人重疾、確無自有住房、五保戶等困難住戶,及時溝通政府相關部門,以配合征遷行動為名義,申請額外補助。
4.前瞻思考主動介入,避免矛盾醞釀和擴大
在制定整體解決方案的同時,提前派專人與住戶接觸。一是在住戶情緒穩定情況下,通過耐心且依據詳實的勸解,降低其獲得補償的心理預期;二是在溝通接觸中,進一步了解住戶個性化訴求,為一戶一策、分劃化解提供信息支撐。
5.細化分析個體訴求,分類分批化解矛盾
初期,住戶訴求集中在要求企業放棄產權,但其中大部分存在自建房補償訴求,需要企業予以協調解決。X集團以此為突破點,以協助辦理自建房確權為條件,輔以適當經濟補助,成功簽約三分之二住戶。之后,重點圍繞經濟情況較好,或與企業存在一定關聯的如離退休職工、在職職工親屬等,以耐心細致的思想教育引導,推動簽訂搬遷協議。
6.突出人文關懷和社會影響,全力突破頑固人員
拒不簽約住戶雖然人數較少、社會影響弱,但不能以“刺頭”一概而論,應細化梳理背后原因,特別是住戶實際困難。如X集團余下未簽約9戶中,有2戶是80歲以上無子女接收且名下無房產老人;另有1戶是政府認定五保戶。出于人文關懷,X集團允許該3戶繼續租賃公司房屋,進而達成協議。剩余人員,X集團統一交由政府辦理,并輔以法律手段,強制勸離。
綜上所述,住房產權回收類信訪案件,因上訪人員群體化,涉及資產數額巨大化,要求工作人員具備較高業務素質,同時嚴守國家法律法規及公司規章制度,同時突出人文關懷予以妥善解決,盡可能化解歷史遺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