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梅 肖調生


摘要:本文依據高職教育專業目錄,從專業大類、專業類、專業三個維度,對湖南省財經商貿專業大類辦學規模、辦學點布局、點均規模及其發展變化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揭示了在供給側結構改革中財經商貿專業大類專業布局調整的成效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進一步優化的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供給側結構;高職;財經商貿;專業布局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25-0420-02
一、財經商貿大類專業布局分析的方法與意義
高職財經商貿專業大類擔負著為財經商貿領域培養高素質管理、服務人才的任務。長期以來,該專業大類存在專業設置趨同,教學資源浪費,辦學特色不夠鮮明的問題。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十二五”期間,湖南省從提高技術技能型人才供給質量出發,大力實施骨干高職院校、特色專業建設、示范性特色專業群、卓越高職院校建設計劃,積極引領全省高職教育專業結構的深度調整,提高供給側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財經商貿專業大類在全省院校專業布局中也取得了可喜的變化。本文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2015年)》為統計分析標準,以湖南省各院校2017年、2014年在校生為統計分析對象,建立辦學規模、辦學點、點均規模3個指標,從專業大類、專業類、專業3個維度,深入翔實地分析全省財經商貿專業大類專業布局調整的總體狀況和變化趨勢。可為教育行政部門評估和制定高職教育發展政策提供數據支撐,也為各高職院校在全局中厘清本校財經商貿類專業發展的現狀與地位提供精準信息。
二、湖南財經商貿專業大類專業布局情況
1.全省總體情況分析
2017年,全省財經商貿專業大類在校生94252人,辦學規模位于19個專業大類中之首,與2014年22.0%比較,規模占比達到20.4%,減少了1.6個百分點;規模增長10.3%,低于全省高職教育19.3%的規模增長率;辦學點數量57個,比2014年的62個,減少了5個;點均學生規模1654人,比2014年的1378人,增長了275人。辦學點數量減少、點均學生規模增長的數據變化,說明部分院校主動退出財經商貿專業大類的辦學,全省財經商貿專業大類布局出現集聚集中的可喜變化。
在財經商貿大類的57個辦學點中,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外貿職業學院、保險職業學院等17所院校辦學規模居于前列,占全省總量的62.9%,辦學規模增長19.8%,遠高于該大類10.3%增長率。該數據從另一視角揭示了全省財經商貿專業大類布局向優勢院校集聚的發展變化。
2.財經商貿專業大類的專業類設置及其變化
全省財經商貿專業大類設置了財務會計、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物流、金融、經濟貿易、工商管理、統計、財政稅務9個專業類,財務會計、市場營銷、電子商務3個專業類辦學規模超過萬人,其中財務會計專業類辦學規模占總量的46.6%。財經商貿專業大類中,辦學規模增長最快的依次是:財政稅務類,增長125.0%;電子商務類,增長98.1%;而工商管理、物流、統計3個專業類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負增長。
從辦學點數及其變化、點均規模及其變化可以洞察各專業類在全省專業布局調整中的變化情況。部分院校有所為有所不為,進行了專業結構調整,全省專業類辦學點布局出現數量上的減少,專業類辦學點變化率較大的依次是:工商管理、物流、電子商務、經濟貿易、財務會計、市場營銷6個專業類。電子商務、財政稅務、財務會計、工商管理、金融5個專業類點均學生規模增長率高于財經商貿大類10.3%的總體增長率;電子商務、財政稅務專業類點均辦學規模增長率高于100%。高的增長率一方面是受這些專業類規模快速增長的影響,另一方面是這些專業類辦學點減少的結果。
3.財經商貿專業大類的專業設置及其變化
全省財經商貿專業大類的9個專業類,共開設32個專業,其中互聯網金融、茶藝與茶葉營銷、移動商務、網絡營銷、物流金融管理、工程物流管理、采購與供應管理等7個專業是新設專業,該大類的專業辦學點由295個減少至278個。會計、電子商務2個專業的學生規模超過1萬人,市場營銷、物流管理2個專業的學生規模超過5000人,這4個辦學規模最大的專業占比達到73.7%。
國際金融、資產評估與管理2個專業規模增長超過了100%,電子商務專業規模增長達到94.8%,汽車營銷與服務、金融管理、商務管理、保險4個專業規模增長超過了20%,會計專業辦學規模實現12.9%的高位增長。商檢技術、會計信息管理、國際商務、審計、工商企業管理、財務管理、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術、證券與期貨、國際貿易實務、市場營銷11個專業出現辦學規模下降,其中商檢技術、會計信息管理、國際商務、審計、工商企業管理、財務管理6個專業辦學規模降幅達到了20%。
全省辦學點最多的專業依次是:會計、市場營銷、電子商務3個專業,辦學點超過30個;物流管理、汽車營銷與服務2個專業辦學點超過20個。而連鎖經營管理、移動商務、互聯網金融、工程物流管理、保險、審計、資產評估與管理、物流工程技術、物流信息技術、網絡營銷、統計與會計核算、物流金融管理、國際金融、會計信息管理、商檢技術、茶藝與茶葉營銷、采購與供應管理等17個專業辦學點少于5個。
點均學生數居于前列的專業依次是:保險、會計、統計與會計核算、電子商務、財務管理、物流管理、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企業管理等9個專業,點均在校生均超過200人,其中:保險、會計、統計與會計核算3專業點均學生數均超過500人,專業集中度和規模度比較高。
4.財經商貿專業大類的千人規模專業辦學點
會計、物流管理、保險、電子商務4個專業分布在全省高職院校中的14個辦學點,其規模超過千人,這14個專業辦學點辦學規模占財經商貿專業大類總規模的26.8%。該數據說明這4個專業呈現出規模化、品牌化的集聚發展趨勢。
三、思考與建議
1.問題與思考
通過湖南省教育廳積極引導高職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財經商貿專業大類在全省的總體布局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仔細分析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部分專業辦學點的辦學規模仍然偏小,沒有一定的辦學規模,很難提升專業教學質量。財經商貿專業大類中,有28個專業分布在全省的75個辦學點,其辦學規模小于100人。二是部分院校涉足財經商貿大類的專業類偏多,造成專業布局分散,資源共性不強,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財經商貿大類辦學規模在2000人以下的40所院校中,有3所院校設置了6個專業類,有5所院校設置了5個專業類,有12所院校設置了4個專業類,這40所院校類均辦學規模為263人。一些院校舉辦財經商貿大類專業的辦學思想不端正,是造成以上2個現象的深層次原因,這些院校視財經商貿大類的專業是軟專業,投入少、效益好、調頭快,導致在該大類專業的辦學中重專業設置,輕專業建設;對市場變化過于敏感,追蹤熱門專業熱情高,專業設置變動頻繁,整體穩定性差等問題。
2.建議
(1)以專業類為邊界,建設專業群。聚焦專業類建設專業群,具有崗位相近、基礎相同、資源共享性強的特性,有利打造辦學特色,提高教學質量。高職院校要立足現有基礎,瞄準社會需求,緊密聚焦專業類,做強核心專業,演化派生其它專業,由此構筑關聯度高、共享性強的專業群。
(2)細分專業方向,差異錯位培養。將大專業就業崗位進行合理組合,形成若干個專業方向,實行“寬基礎、專門化”培養。例如:對電子商務專業分設跨境電子商務、移動電子商務方向;會計專業分設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方向等,這樣有利于滿足學生、企業多樣化、差異化的需求,有利于挖掘專業的辦學潛力,有利于打造專業的辦學品牌和競爭力,有利于提高辦學效益。
(3)拓展專業口徑,培育新型專業。面對新技術的涌現,在已有專業中增設相應課程,拓展專業口徑和就業崗位;面對信息化和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實施“專業+信息化”“專業+智能化”的專業復合化培養,這是專業建設中既積極、又穩妥的有效策略。但新技術、新課程的植入,要分清主次,不能變味、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