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芹
【摘 要】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是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所實施的全部活動和措施是為保證監測數據的代表性、準確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國家環保部《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綱要(2010年一2020年)》提出的推進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是其重要的建設內容之一,作為質量管理活動的主要管理者和實施者,質量管理隊伍建設也是質量管理體系建設不容忽視的關鍵分支。現對當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人員隊伍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建立完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人員隊伍的設想。
【關鍵詞】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一、環境監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質量管理人員出現不穩定性
這主要是由于質量管理的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員具備良好監測與分析技術,同時還要有較強的管理能力,使得工作質量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難以勝任相關的工作,再加上培訓系統完善,許多人員的管理水平不夠,這就出現監測站中對質量管理的人員進行頻繁調動[1],這不僅嚴重地影響了工作的順利開展,而且對整個環境的監測工作也帶來一定麻煩。
2.在理論體系建設方面有待提高
截至目前,環境監測的質量管理工作中,具有指導意義的書籍與資料主要有兩本手冊,一本是《環境空氣監測質量保證手冊》,另一本是《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而其中還包含對空氣、水、土壤以及噪聲的自動監測[2]。在這一系列的環境監測中,還涉及專業的技術要素與標準,都沒有得到有效地理論指導,從而使得質量管理中缺乏對科學理論的指導,這對實際工作地開展也帶來十分不利地影響。
3.質量管理工作的任務繁重
在環境監測中,質量管理中的工作人員在數量上比較少,而省、市級環境監測站中有專門從事質量管理的人員,但是在縣級中,由于工作環境等原因,使得許多的工作人員不愿從事這份工作,基本是兼職與專職相結合的方式,由此隨著工作任務地增加,使得管理人員的工作任務變得十分繁重,同時還要輸送部分工人去一線作業,這就直接導致管理人員受到極大地削減,使得原本不充足質量管理工作人員變得更加缺乏,在繁忙的工作中可能會導致管理與監督過程失控。
4.對質量管理人員的培訓機制欠佳
目前的質量管理工作人員是從實驗室的分析或者是現場的檢測員借調來的,他們雖然具備實踐工作的經驗,但對于質量管理而言,缺乏專業知識的培訓,大多數的管理人員嚴重地缺乏相關管理經驗,因而在管理中,會出現管理工作沒有得到較好地落實位等情況,在沒有一套健全與完善培訓的體系中,使得質量管理人員難以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二、制定系統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標準
1完善管理標準是開展工作的基礎,沒有一個系統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標準,會給具體的工作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在確保監測技術合格的情況下,根據國際通行的八項質量管理原則,不斷學習,借鑒國外以及各地發展中成功寶貴經驗,因地制宜,制定較為系統和完善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理論以及管理標準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工作人員在其崗位上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比如:建立通報制度,監測中心可以隨時對質量管理的督查結果進行定期或不定期通報,如發現有不認真者則嚴肅處理;開展環境監測數據可信性度評估,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是得到公眾認可的基礎,相關部門可以針對監測數據,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督促監測隊伍在這個過程中認真積極,腳踏實地,來保證數據真實性、代表性和有效性;制定質量管理工作考核辦法,任何工作的展并認真實施考評等。
2、重視人才選用
管理隊伍主要由分為管理者和實施者構成。在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的基礎上,管理者和實施者的選拔則顯得格外重要。一個好的領導對于隊伍的發展壯大無疑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人員的選擇上,需要相關部門制定完善的考核機制,錄用最為適合的人員,考察他的能力,性格,責任心等等;因為人的素質不僅包含基礎的技術和業務能力,更重要的是敬業精神和責任心。同時,作為領導,還需要充足的管理經驗和一定的魄力以及個人魅力。選拔的方式不能單一,應該多樣,各地方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對環境較為熟悉,技能掌握較好,有一定管理能力,有魄力的人來擔任重要角色,總之,要確保管理者和實施者都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3、設立責任督查制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是一個系統的復雜的工程,它涉及到環境監測的每個環節、每個人員。環境監測站雖是一個獨立的機構,但其實又是一個有機統一體。無論是質量負責人,質量管理員,還是部門負責人,質量監督員,都需要對自己本職的工作負責,同時要對自己的上一級負責。對于所有的管理人員,需要對他們加強思想教育工作。不斷提高人員的政治素質,提升其責任感、使命感。層層責任制的設置就是讓每一個人養成實事求是、認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只有這樣,也才能保證監測數據的真實性、代表性和有效性。
4、完善培訓機制
培訓機制的設置需要講究一定的技巧。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訓時間均需要培訓人員根據上崗人員的構成和現狀來展開。比如,針對質量負責人,就要明確質量負責人的主要職責是負責“文件化”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有效運行。他不僅需要擁有扎實的環境監測專業技術領域的基本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還要熟悉相關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計量認證和實驗室認可準則;更重要的是,還需要具備有良好的質量管理能力及質量領導技能。針對質量管理員,就要求他必須掌握管理準則和相關質量體系文件,熟悉質量管理與質量控制知識和數理統計技術,同時擁有一定的實踐經驗,熟悉本單位檢測工作過程和特點;并且,作為管理員,還必須擁有一定的管理方法、技巧,擁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組織協調溝通能力,那么在培訓過程中,培訓師就應該針對以上幾個方面設置相關內容,確保培訓能使人員有一定的收獲。
除了培訓師的專業培訓以外,監測站內部還要舉行多種類型的活動,加強人員技術培訓和學術交流,提高人員的業務素質。一般說來大都會經歷崗前培訓、技能培訓、繼續教育、專題進修等方法搞好全員培訓,使質量管理人員全面掌握監測業務知識、熟悉各種標準、規范、技術方法,更好地搞好全面質量管理工作。
5、設置獎懲機制
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獎懲的考核辦法。比如開展知識競賽,通過對環保基礎知識、采樣監測技術規范、實驗室基礎知識等內容的考察,督促相關人員不斷自查,提高業務水平。另外,設置一定的懲罰機制。比如,在培訓后開展考核,對于考核不合格者,則采取一定的方式提出批評或降職,促使其不斷進步,完善自身。
三、結語
環境監測是一項漫長且充滿荊棘的道路,其中作為重要一環的質量管理也尤為重要,不斷的改善并提高工作人員們的素質和能力,在實踐的過程中提高自己,把環境監測工作作為人生中一項重要的視野去看待,才能從根本上促進環境監測的發展,從而讓國家在環境保護上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完美地實現。
【參考文獻】
[1] 彭剛華,梁富生,夏新.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現狀及發展對策初探[J].中國環境監測,2006,22(2):46―48.
[2] 蘇文杰.國外質量管理實踐和理論的發展研究[J].北華航天下業學院學報,2006,16(6):25―29.
[3] 劉建琳.環境監測的全面質量管理[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08,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