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30克,黨參、白術、山茱萸肉、黑荊芥穗、川續斷各10克,當歸、熟地黃各20克,甘草6克。用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治月經先期(氣虛者)癥。
重慶石柱 李想
成都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蒲昭和點評:
月經先期是以月經周期提前(通常7天以上)為主要臨床表現,稱為“月經先期”,亦稱“經期超前”或“經早”。中醫認為,本證主要分血熱、氣虛、肝郁等癥型,以脾氣虛和血熱為多見。
上方為補氣名方“歸脾湯”加減而成,全方組成以益氣補血、健脾益腎藥為主,適用因脾氣虛攝血無力而引起的月經先期患者。本方中,黃芪、黨參為補氣之要藥,配白術以健脾和胃,加甘草可補脾益氣;當歸是常用調經藥,它既能補血又可行血,所謂“補中有動,行中有補”;黑荊芥穗指火炒至焦黑色的荊芥穗,也叫荊芥炭,善入血分,有理血、止血之功,主治便血、崩漏、產后血暈。
脾腎兩臟相互影響,氣虛可致腎虛,腎虛也能引起脾氣虛,防治當脾腎兼顧。故方中加熟地黃既補血,又可滋養腎陰;加山茱萸肉可補益肝腎、收斂固澀;川續斷則有補肝腎、調血脈、止崩漏、止痛作用,善治腎虛腰痛。諸味配伍,可共奏健脾益氣、補腎固沖、調經攝血之功,故本方適用于月經先期屬脾氣虛者服用。
脾氣虛主要表現:月經提前,量多,色淡,質稀,倦怠乏力,氣短懶言,食欲不振,舌淡或邊有齒痕、苔薄白,脈虛緩。
需要提醒的是,如月經先期如屬血熱引起,或者肝氣郁滯導致的月經先期,不宜服用上方。
麥冬10克,石斛6克,綠茶3克。將麥冬、石斛同研成粉末,與綠茶一起放入杯中,用滾水沖泡,加蓋燜10分鐘即成。當茶頻頻飲用,一般可沖泡3~5次。適用于慢性胃炎(屬胃陰虛者)食用。
重慶石柱 李想
成都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蒲昭和點評:
慢性胃炎屬中醫“胃脘痛”“痞滿”“嘈雜”等范疇,根據其表現,中醫將本病分為脾胃虛寒、胃陰不足、肝氣郁結等癥型。
本方中,石斛性微寒味甘,主要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功效,常用于陰傷津虧、口干煩渴、食少干嘔、病后虛熱、目暗不明等證。研究發現,石斛能增強胃腸黏膜的屏障功能,促進胃液分泌,對幽門螺旋桿菌有較好抑制作用,用于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等有較好療效。麥冬味甘微苦,性涼,能養陰生津、潤肺清心,既擅長治肺燥干咳、虛癆咳嗽之證,又能有效治療胃陰虛有熱引起的舌干口渴、胃脘痛、饑不欲食、嘔逆、便結等癥。麥冬還有鎮靜、抗菌作用。綠茶性苦寒,有清心除煩、生津止渴、抗菌消炎、助消化功效。三味泡茶飲服,有養陰清熱、益胃生津、解郁除煩功效,對胃陰虛或胃熱傷陰引起的慢性胃炎有一定緩解癥狀的效果。此證多見于胃病久延不愈,或熱病后期陰液未復之患者。
胃陰虛主要表現:胃脘隱痛,饑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結,或脘痞不舒,或干嘔見逆,舌紅少津,脈細數等。
提示:服上方時,患者仍須注意飲食規律,少食多餐,少吃辛辣并忌煙戒酒;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本品。
取蔥白1節,約5~10厘米,小茴香3克。一同搗成糊狀,臍部用碘酒消毒后,將上藥敷于臍部,外用麝香壯骨止痛膏貼敷固定即可。每日1貼,連用1~3貼,一般1貼即可消除腹脹。
四川彭州 胡佑志
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周祖貽點評:
腹脹即腹部脹大或脹滿不適。腹脹可以是一種主觀上的感覺,感到腹部的一部分或全腹部脹滿;也可以是一種客觀上的檢查所見,發現腹部一部分或全腹部膨隆。腹脹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癥狀,引起腹脹的原因主要見于胃腸道內容物異常發酵,或因胃腸蠕動功能減弱所引起,也有因胃腸道潰瘍、胃炎、胃腸腫瘤等所引起。所以說頑固性腹脹也要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對于器質性病變引起的腹脹,恐怕蔥茴敷臍是沒有什么作用的;對于腸易激綜合癥、慢性淺表性胃炎等虛寒癥引起的,則可能有一定作用。
中醫認為,腹脹主要是因中焦脾胃及三焦氣機失于疏泄、寒凝氣滯所致。茴香味辛,性溫。其開胃進食,理氣散寒,有助陽道。臨床上,茴香主治中焦有寒、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部冷痛、脾胃氣滯、脘腹脹滿作痛。它所含的主要成分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腸神經血管,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排除積存的氣體,所以有健胃、行氣的功效。蔥的藥用部分指的是近根部的鱗莖,稱為蔥白,其氣味辛辣,性溫,有發汗解表、散寒通陽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蔥白有發汗解熱的功效,可健胃、利尿、祛痰。其中,蔥白所含的蔥蒜素,對痢疾桿菌、葡萄球菌及皮膚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兩藥搗成糊狀做成膏劑敷臍,能散寒止痛、理氣和胃,對功能性脘腹脹滿有一定效果。
提示:來源于民間的驗方、偏方數不勝數,很多人自行應用,有用對了的,也有用錯了的?!拔襾硭]方”就是本刊為讀者搭建的這樣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并請專家評點指導。由于每個人的體質各不相同,不同的人患上同一種疾病,用藥也可能差異很大。因此,我們不主張讀者自行用藥,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對證、安全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