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炎焦,惠麗紅
內蒙古包鋼醫院檢驗科,內蒙古包頭 014010
現代醫學技術水平的飛速發展為臨床生化檢驗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條件,同時也對臨床檢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血液標本檢驗作為當前臨床生化檢驗中的常用的一種方式和手段,在臨床診斷和研究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但需要注意的是,血液標本抽取和檢驗的過程中,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擾,檢驗過程中血液出現震蕩等情況都會增加血液標本溶血現象的發生率。血液標本溶血現象會對生化檢驗的準確性造成一定的影響,這也會影響后續醫生對患者疾病的診斷等,因此,這也是當前臨床研究中較為關注的一個問題[1]。
血液標本從采集抽取到檢驗的整個過程中會經過多個環節,其中運輸、分離、提取等過程中都會存在一些干擾因素,血液標本中紅細胞容易受到破壞,其中血紅蛋白、血紅素等從紅細胞中溢出,血清也會呈現紅色,導致溶血現象[2]。血液標本出現溶血現象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因為醫療器械質量問題而導致血液標本出現溶血現象,這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血液采集過程中采血管、注射器、采血針等如果消毒及清潔不合格、其中出現酸堿異常物質都會影響血液標本,采血管受壓情況也會影響血液形態,在負壓過大的情況血液標本也很容易出現溶血的問題。而在生化檢驗血液標本采集過程中,因為血液采集者操作的問題的溶血也是較為常見的,患者血液標本采集過程中,患者壓脈帶因為壓迫過緊導致患者在穿刺過程中血流速度變慢,需要用手進行擠壓,血液標本采集過程中很容易導致其他物質的混入,出現溶血現象。此外,在血液標本的運輸過程中也會因為其中操作的問題導致溶血現象的出現,特別是運輸過程中的震蕩會在不同程度上對血液標本造成影響,同時運輸過程中的溫度條件也是一個很大的變量,過高或是過低的溫度條件都會使血液標本受到影響,溶血現象的發生幾率也會隨之增大。在血液標本的檢驗過程中也存在因為不當的操作而影響其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血樣標本檢驗過程中需要進行分離、提取等流程,離心機轉動速度也會影響血液標本的檢驗結果,速度過快情況下血樣標本分離提取過程中水浴箱溫度過高,采血管中很容易混入其他物質導致出現溶血現象,這種情況也是在血液標本檢驗過程中較為常見的[3]。
血液標本溶血現象會對血液標本生化檢驗的相關指標造成一定的影響,其中血液中乳酸脫氫酶、谷草轉氨酶等的濃度都會因此發生變化,出現濃度增高的問題,血液標本中紅細胞破裂影響著其中的物質濃度,其中內容物也會發生轉移,血清中的乳酸脫氫酶等的濃度也會因此被破壞,整個血液標本中因為溶血現象導致其中內容物質的濃度增高,檢測結果中內容物質的數據較之于正常值也會偏高[4]。血液標本出現溶血現象,還會使血液中的血葡萄糖、堿性磷酸酶等的水平值降低,紅細胞中內容物質的轉移和釋放會與血清中的物質之間形成化學反應,血液中的原有成分也會發生降解等變化,其中被破壞的紅細胞物質的水平值因此而降低,血液標本中血清總體積也會隨著紅細胞的破裂而增加。以上情況的變化都會影響血液標本中血葡萄糖、堿性磷酸酶等的檢測水平值,并使其低于正常水平值。血液標本溶血現象出現后,其中的載脂蛋白A、鈣、氯離子等的濃度不會發生明顯變化,紅細胞中載脂蛋白A、鈣、氯離子等的濃度在血清中的載脂蛋白A、鈣、氯離子等的濃度沒有差值,也可以說是紅細胞中的所含的有色物質在檢測儀器波長可吸收光范圍內與散光度之間形成一定的干擾,這種正干擾可以與溶血標本中的負干擾之間抵消掉。血液標本發生溶血,其中紅細胞破裂后,其中的離子、血紅蛋白等會轉移到血清中,但轉移過程中濃度也會發生變化,這也導致檢測過程中出現誤差問題;一些紅細胞中的物質轉移后會與血清中的物質之間反應,也會對檢測值造成影響[5]。
生化檢驗過程中出現溶血現象,也會對臨床疾病的診斷造成影響,生化檢驗結果為臨床疾病診斷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同時也是當前臨床疾病診斷中不可忽視的一項內容,臨床在對肝臟、腎臟、糖尿病等疾病的診斷過程中都需要從生化檢驗結果中提取數據進行參考,如果患者血液標本發生溶血問題,生化檢驗結果也會出現一定的誤差,這直接影響著臨床疾病診斷,醫生參照患者生化檢驗結果進行疾病判斷,這也增加臨床疾病診斷的誤診率。血液標本溶血的干擾一方面是對肝臟疾病的診斷造成影響,血液中的乳酸脫氫酶等數值是臨床在判斷肝臟功能情況、肝細胞損傷等的主要參考依據,在血液標本溶血干擾條件下,患者乳酸脫氫酶等數值也會呈現出增高的結果,而生化檢驗結果為假陽性,醫生在疾病診斷上也會受到影響[6]。臨床在糖尿病診斷上多會參考患者的血葡萄糖水平來進一步判斷患者的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等調節情況,這也是糖尿病診斷中主要的指標,血液標本出現溶血,血葡萄糖數值也會比正常值要低,這對疾病診斷的準確性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在臨床腎臟功能的診斷上,血尿素氮(BUN)是主要指標,在血液標本溶血條件下血尿素氮與正常非溶血條件下的水平值沒有明顯的差異,可以說血液標本溶血對臨床腎臟功能疾病診斷不會產生影響。
在生化檢驗管理工作中,應建立健全系統化的血液標本溶血預防措施,從生化檢驗工作的多方面入手,進行深入的改進和管理。
在血液采集操作中,應對血液采集者進行全面嚴格的培訓,結合臨床相關操作規范對具體采血過程中穿刺方式、穿刺位置選擇等進行規范化的操作培訓,從而有效提升患者一次性采血的成功率。在血液采集的醫療器械管理上,應強化質量意識,在醫療器械的選擇上,結合臨床生化檢驗工作實際,與質量有保障的廠家建立供應關系,選擇更為可靠的采血醫療器械,并在血液標本采集前,做好采血醫療器械的檢查工作,對包裝、無菌等進行仔細檢查,確保器械沒有包裝漏氣、破裂等情況,采集管中無沉淀等情況。
血液標本生化檢驗的整個環節中,還應重視血液標本運輸這一環節,確保血液標本運輸過程中能夠處于較為平穩的狀態,有效做好運輸過程中震蕩預防工作。運輸過程中對溫度條件進行控制,恒溫條件下減少溫度變化過大對血液標本造成影響。同時還應注意在生化檢測過程中,血液標本分離提取過程中控制離心速度,避免對血液標本溫度條件造成影響,出現血液紅細胞破裂等問題,導致血液標本溶血問題的發生。
生化檢驗結果直接反映出患者各項指標情況,為臨床疾病診斷提供了有效的參考,出現血液標本溶血現象的干擾,也會對血液標本生化檢驗的準確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不能夠客觀地反映出患者的各項身體指標的情況。因此,應加強生化檢驗管理工作,使血液標本采集、運輸、提取等過程更為規范,有效防止溶血現象的發生。
[1]吳紅亮.標本溶血對常規生化檢驗項目的影響及其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1):158-159.
[2]焦國立,黃華,周云將.溶血標本對生化檢驗準確性的干擾及糾正分析[J].當代醫學,2015(8):51-52.
[3]陳永紅.淺析標本溶血對生化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影響及預防對策[J].當代醫藥論叢,2015(11):54-55.
[4]阿吉.定量測定標本溶血對18項常規生化指標檢驗結果的影響及原因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4):168-169.
[5]湯樂毓.標本溶血對生化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影響及預防對策[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19):226.
[6]韓春梅.標本溶血對生化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影響及預防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17):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