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亞楠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初中階段的英語,有別于小學,它無論在知識深度,還是廣度上都要遠遠高于小學但又低于高中,可以說,初中階段是英語學習有簡到難的過程,故而,對于學生的未來至關(guān)重要,而縱觀英語課程開展至今,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單純的依靠死記硬背,是無法快速的提高英語成績的,而將學生以一定的特點進行層次劃分,并有計劃的引導,卻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文章將對分層教學進行深度分析,以期通過文章敘述,對相關(guān)教育者的教學工作有一定的啟迪。
分層教學法,在我國已經(jīng)盛行已久,它源自于《論語·先進篇》,是春秋時期的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提出的,一次,在孔子休息之余,子路和冉有分別向孔子提出了同一個問題,而孔子則因兩者的處事風格,給予兩者不同的答案,“因材施教”一詞由此誕生,隨后歷代教育學者紛紛學習孔子的這種教學之道,最后將之演變成現(xiàn)代的分層教學,并以這種方式提高不同基礎(chǔ)的學生的學習成績。
初中階段,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英語學習能力,無論在詞匯量的掌握上,還是語言表達上,均有一定的提高,因此,在初中教學階段中融入了英語閱讀理解,英語閱讀的學習,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學習到更多的句式,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因此,是一項有效的提高學生英語成績的課程內(nèi)容,但由于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差異,導致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難以掌握英語閱讀的學習方法,導致成績不理想,基于此,在初中階段開展分層教育就變得至關(guān)重要了,分層教學可以科學的、系統(tǒng)的將學生劃分為若干組,再由教師根據(jù)每一小組的學習能力而制定難度適中的學習內(nèi)容,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教師講授的英語知識,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
(1)因材施教,科學劃分學生的迥異。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由于接觸的環(huán)境及先天條件等因素,導致了學生在性格、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多方面都存在著極大的不同,而分層教學法正是抓住了學生的這一特點,將學生按性格及學習能力的不同劃分為若干組,進行英語閱讀的教學。如在七年級英語上冊中“My Family”這個閱讀中,教師可以將擁有豐富詞匯的同學與英語表達能力差的同學劃分為一組,然后讓成績優(yōu)異的同學幫助成績較差的同學實現(xiàn)詞匯的學習和使用,從而提高他們的成績。
(2)結(jié)合教材,充分挖掘閱讀教材中的知識體系。初中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主要是以課本為基礎(chǔ)的。例如在“Keep Your Direction”這個閱讀中,教師首先要將本段閱讀中涉及到的重要詞匯及詞組尋找出來,讓學生記住,如“surest、direction、choose to、give up、as long as”這些,然后對每一個詞匯及詞組進行講解,再由各個小組分頭學習,用所學詞匯造句,最后由各小組代表發(fā)言,由其他小組評判對錯,從而帶動起每個小組的學習積極性,并互相學習進步。
(3)拓展閱讀,將知識點向課外延伸。初中階段的英語知識體系相對于小學而言更為復雜,而在英語閱讀中采用分層教學,則可以使基礎(chǔ)較好的同學進行拓展性學習,另外,也可以使基礎(chǔ)較差的學生學習好課本中的基礎(chǔ)內(nèi)容,這種教學方式不但能夠幫助學習鞏固所學知識,同時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如在“Five Fantastic Mascots”的閱讀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五福娃以圖文的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能夠通過中英文雙語文字,了解五福娃的前身及各自代表的動物與寓意。
(4)互動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開展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難點就是很多學生對英語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必須想辦法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采用分層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到學生的學習中,并在出現(xiàn)問題時與大家一起討論,形成良性的師生互動,也可以以引導者的身份,提出問題,讓各個小組的成員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進行小組討論,再將各自的答案分享出來,由老師進行評判,從而活躍課堂的氛圍,讓學生在歡樂中將英語學好。
綜上,分層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良好運用,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夠幫助基礎(chǔ)好的同學進行知識的拓展,幫助基礎(chǔ)差的同學進行知識的理解,從而達到提高英語成績的目的,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分層教學,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