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學增
摘 要:近年來,電力企業的發展備受關注,其中輸煤系統作為電力企業發展的核心環節,實現輸煤系統的節能環保應用,能夠有效的提升電力企業發展水平。基于此,在本文中,筆者針對電力企業輸煤系統的實際運行現狀進行分析,從輸煤核心系統運行對環境所產生的污染、以及污染產生的原因等方面進行探究,最終著重研究電力企業輸煤系統的節能環保改造技術,試圖通過節能環保改造技術的應用,完善整體輸煤系統的運行。
關鍵詞:電力企業;輸煤系統;節能環保技術
中圖分類號:TM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01-0011-02
天津藍巢電力檢修有限公司在維大唐某電廠項目部輸煤系統總計34條皮帶,12座轉運站。在該龐大的輸煤系統中,大量的煤炭顆粒在運輸環節中,會產生揚塵,導致輸煤系統運行環境難以滿意環保要求,并且最終設備的實際運行為技術人員造成了較為嚴重的身心健康影響。目前,針對該種系統現狀,該企業曾采用水浴除塵方式、微動力除塵方式、電除塵方式、以及布袋除塵方式,但是均不能達到效果,為了優化電力企業輸煤系統,在本文中對相應的機械系統節能環保技術進行分析。
1 電力企業輸煤系統運行現狀
為了實現電力企業輸煤系統節能環保處理,首先需要掌握輸煤系統的實際運行現狀,目前,天津藍巢電力檢修有限公司在維大唐某電廠所應用得輸煤系統設備為C7AB皮帶機,在該種設備中,包含了以下重點內容:通用帶式輸送機、輸煤碎煤機、煤落管、以及多級篩分系統。(1)電力企業輸煤系統膠帶機的類型為DT75型通用帶式輸送機,其寬度、槽角、帶速、皮帶傾斜角等的設定,都能夠影響到系統的實際運行。一般情況下,為了保障系統能夠穩定運行,將帶寬度設定為B=1400mm,槽角為35°帶速2.5m/s。此外,將皮帶機器傾斜角設定為12°;(2)輸煤碎煤機系統作用突出,在輸煤碎煤機樓0米地面,設定皮帶機落料點,并且為系統運行配備相應的緩沖拖輥組、除塵器等設備;(3)確定系統從上到下的物料落差值,一般情況下,碎煤機中所收到的碎煤能夠直接進入到二級篩分系統中,當其落入到皮帶機中,物料落差可以設置為20米,并且碎煤從高速落下的速度為10m/s;(4)系統導料槽處能夠產生相應的壓力,以及紊流,當包含粉塵的氣流被系統所吸收,導料槽兩側就會發生漏粉的情況[1]。
2 煤塵污染的危害及產生原因
2.1 煤塵污染危害
煤塵污染的危害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影響人員的身體健康,二是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三是對設備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對人員身體健康的不利影響是煤塵污染的主要危害,細小的煤塵可以通過口、鼻等進入呼吸系統中,造成塵肺、呼吸不暢等疾病,并加大肺炎、肺癌的發生率。同時,一些更為細小的煤塵會附著于人體皮膚表面,堵塞毛孔,引起皮膚發癢等不適癥狀,并提升皮膚病、皮膚癌的發病可能。安全隱患是煤塵污染帶來的又一個主要危害,由于煤是可燃的,當煤塵大量積聚在空氣中,濃度超過50g/m3、且空氣較為干燥、通風不暢時,一旦出現明火,很可能引發爆炸。與此同時,長期富集的煤塵也會在各類電氣設備中沉積,設備產生電火花時,也可能導致火災。煤塵污染對設備也會造成不利影響,由于該影響一般需在長期工作后才會體現出來,因此往往不被重視。比如大型綜采設備,設備外部往往存在一些氣孔,細小的煤塵會通過這些氣孔進入設備內部,滯留于軸承和動力設備等處,如果設備檢修不善,這些煤塵可能導致零部件損壞以及設備總體性能的下降[2]。
2.2 煤塵污染產生原因
煤塵污染是當前社會環境污染的主要形式,筆者結合當前煤塵污染的危害,對煤塵污染的產生原因歸納為:其一,煤塵從傳帶條中傳送時,下料口下落處高速運動,煤塵受到慣性影響,直接飄落到空氣中,在誘導風的帶領下,煤塵經過導料槽直接傳導到空氣中,沒有經過煤塵污染處理器的凈化處理,從而產生了煤塵污染;其二,煤炭導料槽中煤粉較短,其中可存儲的煤塵量有限,當企業應用煤炭加工實行熱量供應時,導料槽只能存儲定量的煤塵,溢出的煤塵無法存儲在導料槽中,受到外部風力的引導后,直接從煤料傳輸門口傳送到室外,也不會經過煤塵處理凈化裝置,從而產生了煤塵污染[3]。
3 電力企業輸煤系統的節能環保改造技術
針對于輸煤系統粉塵外逸導致現場空間粉塵濃度超標,需要在各方面設備相互配合進行粉塵綜合治理,單純的安裝一些除塵設備并不能有效果的解決粉塵污染問題。電廠在籌建期間,除塵器部分歸電力設計院暖通專業設計,導料槽和落煤管部分歸輸煤專業設計。通常電廠投運后,各自專業設計的除塵設備自身并無問題,各自驗收投運后,缺少相互配合,而真正這些除塵設備需要解決的現場空間粉塵達標的終極目標并未得到很好的實現。
3.1 無動力除塵技術原理
無動力除塵技術中的導料槽裝置以空氣動力學為設計原理,在物料經過落管下落后,會產生一道沖擊棄療,受裝置結構條件限制,氣流沿著皮帶的正反運行方向擴散。含有煤塵的氣流達到阻尼膠簾前方,會因受到阻滯出現反彈,從而將大部分煤塵導入主循環通道。含有煤塵的氣流達到負壓區后,被壓如原路徑,形成持續循環。在循環過程中,煤塵濃度不斷增加,并附著到主循環結構中的導流板上,形成沉積,超過一定厚度后,會在重力作用下成塊脫落,進而隨著物料被運走。少量含有煤塵的氣流在前進過程中,動能逐漸下降,設置在后段的阻尼裝置會進一步消耗含塵氣流動能,直至減弱殆盡,最終達到抑塵的目的。
3.2 除塵裝置的系統組成
應用無動力除塵裝置對輸煤系統進行改造,除塵裝置主要由全密封導料槽、落煤導流裝置、皮帶糾偏裝置、旁膠密封裝置、誘導風控制裝置、阻尼降塵裝置以及尾部密封抑塵裝置等部分組成。系統通過多個路徑實現氣流循環,在煤流的運行過程中,可以將誘導風通過一、二級循環裝置進行處理,收集正壓風量,進行導流換向,形成氣流正負壓之間的平衡,減少煤流沖刷產生的含塵氣流。避免因含塵氣流擠壓導料槽的內部空間,促使含塵氣流衰竭,配合多道阻尼軟簾,可以獲得良好的除塵效果。
3.3 無動力負壓吸塵導料槽的應用
動力負壓抑塵導料槽是多種技術手段綜合運用的產物,主要包括以下幾分布:
(1)尾部密封箱,由箱體、主軸、密封板等部件組成,安裝在導料裝置尾部。主要功能是通過連接螺栓與導料裝置側導料板及拱形鋼蓋連接,使密封板的密封更加嚴實,密封效果更好。在雜物推力的作用下,密封板繞主軸旋轉,密封板開啟,雜物通過導料裝置;(2)導料槽本體,采取矩形擴容設計,由側導料板、拱形鋼蓋和內置式連接法蘭組成。主要特點是鋼蓋為拱形設計,可增強鋼蓋的強度,便于對粉塵的清理;(3)可調式托輥架,可防止“飄帶”現象的發生,保證托輥更好地貼近皮帶;(4)滑板部分,皮帶承載部分采用可調式托輥與滑板間隔排列的結構,可防止因皮帶的抖動而造成皮帶成波紋狀運動,且滑板和防溢裙板將皮帶加夾在中間,提高密封等級,確保密封效果;(5)導料襯板,采用鋼+陶瓷+橡膠復合結構,導料襯板自帶連接螺栓,可方便、快捷地安裝于側導料板的內側,直接接觸皮帶。起到一級密封作用,阻止大顆粒的煤塊鉆出。
4 結語
通過對電力企業煤炭運輸系統污染產生的原因分析,能夠定位于污染源,制定有效的節能環保新舉措。通過本文的分析可得,將無動力除塵技術應用煤炭運輸節能環保中,能夠提升系統凈化效率,在安裝精良的除塵裝置系統之后,借助無動力除塵導料槽,實現系統灰塵的回收,以達到系統環保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寶祥,常士玖,鐘曉暉.大型環保節能全粒級干法選煤系統及其應用[A].中國煤炭學會選煤專業委員會、選煤技術編輯部、選煤情報中心站,2011.
[2]尚克濱.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煤塵綜合治理探討[J].中國工程咨詢,2016,(08):76-77.
[3]胡修柱.輸煤系統粉塵綜合治理方案[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7,(03):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