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黎林+鄭東升
摘 要:我們國家做為能源大國,然而卻因為人口數量巨大導致人均能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為此解決能源緊缺問題已經成為我國和全世界的重要課題,并獲得了社會的普遍關注,而鍋爐運行是能源消耗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此文就對降低鍋爐排污的有效方法進行了簡要的探討和分析了。
關鍵詞:油氣鍋爐;電導率;排污率;研究
中圖分類號:TK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01-0074-01
黃金葉生產制造中心現有油氣兩用鍋爐四臺,單臺鍋爐每小時蒸發量20噸,鍋爐進水為軟化水與蒸汽凝結水的混合水,混合水初始的電導率為330us/cm,進入鍋爐蒸發濃縮后電導率升高到5000us/cm,鍋爐表面排污通過電導率來控制,電導率高于4600us/cm時,排污閥門全部打開,進行排污,小于4500us/cm時自動關閉表面排污閥門。目前鍋爐排污率高達13.97%,能源損耗率居高不下。鍋爐排污要損失一定量的能量和水資源。據測算,排污率每增加1%,會使燃料消耗量增加0.3%左右,所以在保證鍋爐水、蒸汽質量的前提下要盡量減少鍋爐排污率。
1 降低鍋爐排污率的有效措施探討
低壓鍋爐安全、經濟排污率在5%-10%左右,鍋爐排污量大小與鍋爐進水水質有關,進水電導率越低,濃縮蒸發后排污頻次越低,排污量也就越小。從運行以來的情況看,車間凝結水和軟化水混合后電導率變化不大,需要摻兌更加優質的水才能降低電導率,車間現有更優質的水為純凈水,一是純凈水電導率小于5us/cm,直接摻兌能夠有效的降低進水電導率,二是純凈水生產具有連續性、可控性。
電導率的測試:分別測定軟化水電導率、純凈水電導率、凝結水電導率,由于凝結水影響小的原因,在測試時可以進行屏蔽,只進行軟化水和純凈水混合后電導率測試。(電導率測試結果見表1)
確定摻兌比例:從試驗結果看可以明顯看出隨著純水摻兌比例的增加,鍋爐進水初始電導率明顯下降,但是加入過多的純水后,進水呈弱酸性,需要調整其PH值后才能用于鍋爐使用,經試驗純水摻兌最佳比例:軟水25%、純水75%,純水摻兌比例過高,電導率、總堿度、PH低,排污量小,易產生酸腐蝕不利于鍋爐安全運行。純水摻兌比例低,電導率降不下來,排污量大,熱損失高不利于鍋爐經濟運行。
改造方案:利用現有純凈水備用泵為動力,通過DN50PPR管道與熱水箱連接,制作控制箱來控制水泵運行。(詳見圖1)
控制方式:(1)當純水液位低于1.5米時,1號純水泵停止運行;當純水液位高于2米時,1號純水泵運行;(2)當熱水液位高于2米時,1號純水泵停止運行;當熱水液位低于1.5米時,1號純水泵運行;(3)當系統出現故障時,故障燈亮并報警;(4)通過流量計計量進入熱水箱內的純水數值。
2 擴容純凈水箱具體方案分析
由于純凈水產量有限,必須優先滿足制絲生產需要,因此需要擴容純水箱容量,充分利用制絲不生產時間段來儲存純凈水以供鍋爐使用。擴容純凈水箱方案:用連通器原理,把純凈水機組水箱與純凈水儲水箱連通,采用自流方式把純凈水箱的水送入純凈水儲水箱,不需要再配置水泵把純凈水送往儲水箱,連通管采用PPR熱熔管,連通管道敷設在排水溝內(目的是保持現場整潔)。(詳見圖2)
3 鍋爐加純水方案實施
在車間領導的堅強領導下,經過技術骨干和職工連續兩周艱苦奮戰,順利完成鍋爐加純水項目改造和調試,鍋爐系統如期用上了純水。(詳見圖3)
給水在摻兌純水后PH值、氯離子、硬度全部達到給水水質要求。除氧器內水質電導率分別降低到80us/cm,PH值呈中性,氯離子降低到22mg/L,硬度小到無法測出。爐水PH由原來的12.21降到11.73,總堿度由原來的18-20降到11-13,相對堿度<0.2,對危害鍋爐的苛性脆化提前預防,氯離子由原來的210mg/L降到130-140mg/L,添加純水效果明顯。排污率測試詳見表2。
4 結語
項目實施以來,經過兩個月的試運行,鍋爐軟水加兌純水的自動控制系統穩定,基本達到了能自動往鍋爐熱水箱添加純水的目的,四臺鍋爐排污率明顯下降。
參考文獻
[1]張震智.低壓鍋爐水處理的一種經濟簡便方法[J].工業水處理,1982,(02):33-34.
[2]景熙仁.關于鍋爐房凝結水回收率的計算[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8,(03):33-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