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而作為主體地位的學生并不一定能在教師的主導下投入到學習當中,對知識的獲取并不一定能達到課堂教學的要求,很多中職學生文化基礎差,學習方面投入不足,學習很不好,為提高中職學生學習數學的效果,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關鍵詞:課堂教學;數學課;中職學生
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而作為主體地位的學生并不一定能在教師的主導下能動起來,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在課堂的學習當中對知識的獲取不能達到課堂教學的要求,僅僅停留在簡單的層面,并且很多中職學生文化基礎差,學習方面投入不足,學習效果很不好,為提高中職學生數學的成績,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我覺得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新課的導入方式以貼近學生感興趣話題入手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想上好一堂數學課,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學生注意力的聚中時間比較短,學生的情感波動要不斷的起伏、興奮點不斷提升才能讓學生進入高效的學習當中,而要更好地進行教學,導入新課方式很重要。雖然現在的課堂導入模式多種多樣,但對于大部分學生提不起興趣的課堂導入方式一定不是全理的。我在課堂教學中一般采用以下的方式導入新課:在授新課以前,先了解班級學生對什么話題感興趣,然后在感興趣的話題中選一介入點來導入新課。例如在學習排列組合時,我針對本班男生多,對軍事感興趣的特點,結合我國正在進行的軍演,分析導彈多彈頭攻擊不同目標的組合方式,從二個彈頭攻擊二個目標可組合的不同方式再到三個彈頭,四個彈頭,讓學生在小組中結合課本、鉛筆等實物作為情境進行分類組合、排列,對排列、組合有個直觀的了解。使用情景導入新課,讓學生有興趣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當然一節課的導入方式并不是單一的,可以采用質疑導入,溫故知新導入法等等,但只有合理選用,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堂教學才會朝著教師設想的方向發展。
二、 對小組學習不能走形式
現在很多教學中都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但有部分小組合作模式在教學中走形式較多,對于學生的各種能力的提升效果不明顯,不能達到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合理創建學習小組,只有合理的小組才會為學生學習和交流創建平臺,在小組中,對于“領頭羊”選擇要合理,應選協作能力強并且學習成績突出的學生當小組長。教師可以讓不同學生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充當不同角色,組長在小組合作學習時起主導作用,這樣有利于學生學習知識和各小組成員間相互學習、合作、競爭,又能更進一步促進學習的興趣。組長和教師每節課要對小組各個組員進行評價、檢測,促使其不斷成長。
三、 良好的師生互動
是否有良好的師生互動是評價一堂課是否成功的標準之一,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的方式主要有語言互動、實際訓練互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方式等。合理選用方式和良好的師生互動方式有利于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師生有了良好互動配合,才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合理運用師生互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學生才會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中職學生處于心理與生理的發育階段,在互動中他們才有興趣參與。一節課應是各種師生互動的良好綜合搭配。
例如,我在進行函數性質教學時,采用大組辯論形式。先對函數的圖象和性質列表,然后把自己調入班級中的某一小組和同學們一起參加辯論,調動全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積極投入到學習探究中,在師生融為一體中師生互動,形成合力,讓學生感覺在沒有教師一樣的課堂教學中整體提高課堂效果。
四、 聆聽學生評價,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
每節課結束后,及時抽取學習成績優、中、差三個層次的學生來聆聽學生評價。 一般應從以下幾方面:這節課你覺得你有哪些方面的收獲?有哪些地方覺得沒有聽懂?你認為在本節課學習中你在小組中提出了什么好的建議?對這節課你學得輕松愉快嗎?你認為你喜歡怎么樣的課?等等,從不同角度聽取意見和建議,完備自己的教學。
五、 合理使用無紙化教學和多種媒體結合的教學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一味地使用無紙化和多媒體教學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在教學中只有合理選用才會達到預期教學效果。合理使用無紙化教學和多媒體結合的教學方式,不僅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愛,還有助于拓展知識面。可以讓學生體驗到看3D電影般的效果,圖方并存,直觀、形象播放給學生觀看,使學生更有興趣,教學效果自然良好。
六、 利用多種評價方式提高學生進行更深層次學習
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僅僅用“好”“非常好”等言語,中職學生已經能客觀、公正地對待事物,所以評價應當是有理有據、客觀評價,評價可以從不足和亮點進行點評,對亮點的點評最好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能張揚學生個性和知識滲透為主,對不足之處不著重強調,在表揚和鼓勵中激勵學生多參與,使小組合作和課堂模式多樣化,這樣才有助于提高學生進行更深層次學習。
七、 將答案由不同方式展示
學生在解數學題時對答案關注度非常高,對于答案的公布不能單一,應多種方式不同展示。我在課堂教學中一般采用:卡片式、多媒體式、小組展示法、質疑法、類推法等方法,以不同方式得出結論。
八、 適當采用反串教學法
反串教學的合理使用會更能提高教學效果,現代中職學生有較好綜合素質,在知識點不是很難時完全可以充當小“老師”來完成某一節的學習任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讓能勝任反串的學生進行準備,教師對其中的一部分設計進行指導,讓學生對一節課進行教學。對組織的學生是一種挑戰,班級中的學生也會有一定的感悟,課堂教學也會更輕松,比教師教學效果會更好。
當然,教無定法,在新形勢下,教師只有不斷地解放思想、積累經驗、探索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不斷地提高中職學生學習文化課的興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培養合格的中職學生。
作者簡介:
王忠虎,青海省互助縣職業技術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