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實
【摘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在興趣的基礎上來引發你去探究投入精力而成。特別是我們的教學更需要興趣,只有當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時候,學生才會去努力學習,才會去聽你所講的知識內容,就會探究學習的動力,進而形成了創新精神。因此,我們要努力地研究教學方法,研究我們的教學對象學生,讓他們在興趣的環境中學習,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興趣教學 賞識教育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確實如此,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在興趣的基礎上來引發你去探究投入精力而成。特別是我們的教學更需要興趣,只有當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時候,學生才會去努力學習,才會去聽你所講的知識內容,就會探究學習的動力,進而形成了創新精神。當講起課來非常枯燥乏味,學生聽起來是昏昏欲睡、死氣沉沉,他們在壓抑、無助的情況下,心理帶著不滿的情緒,極大地削弱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我們要努力地研究教學方法,研究我們的教學對象學生,讓他們在興趣的環境中學習,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下面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感觸。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傳統的教學是以“填鴨式”和“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的。這樣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宰,老師在臺上怎么講學生就在下面怎么聽,學生處于極其被動,老師一個人唱著獨角戲,學生就像吃著老師嗑的瓜子一樣,機械地記憶老師的所講內容。學生根本不是課堂的主體,他們根本沒有創新的空間和機會,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只能是答卷的工具。而現代教育理論則是倡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教師起著引導學生,為學生學習所服務的責任和義務。因此,教師必須要把課堂教學氣氛提高上來,形成一種和諧、民主、自由、寬松的學習氣氛,并且要引領學生走進探究性的學習之中,要設置一定意義的問題,通過問題教學引導學生思考,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衡量一個老師的教學是否成功的關鍵。比如,我在執教《循環小數》一節課的時候,我就用來講故事的方法來營造學習氣氛的。我給學生們說道:過去很久以前,有這么一座大山,山上修了一個廟,廟里面呢住著兩個和尚,一個小的一個老的。老者對小的說:從前啊,有個山,山里有個廟,廟里有兩個和尚,一個是老和尚,一個是小和尚,老和尚給小和尚講故事。我于是又說:從前……在不知不覺中,學生也會了,他們也講了起來,他們被這個興趣激發了,于是我提出了“循環”學生馬上就頓悟了,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在教學中,我們按照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給他們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環境,引導他們去探究學習,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二、充分運用賞識教育
現代理論科學家們通過實踐研究表明:人的興趣激發往往體現在他們的內心榮耀感,也就是當他們有了成功,就會迸發出一種學習的自豪感。所以,我們要抓住學生這種心理變化所產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不斷地產生心理的成功感。我們要設計一些讓他們能夠答得上的問題,使他們從內心有一種榮耀,進而形成學習的動力。我在教學中經常設計一些讓孩子們感到能夠做得來的題,讓他們能夠“跳一跳,夠得著”,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和勇氣,也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不同,設置的問題具有層次性,面向全體學生,按照“宜淺不宜深,宜精不宜泛,宜慢不宜快”的原則,本著精講多練的做法進行教學,不斷啟發學生進行勇于創新,讓他們不斷感到自己的成功。我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多用一些表揚的語言激勵他們,鼓勵他們勇于發言,哪怕是回答錯了,也比較委婉地口氣說他們,不諷刺,不挖苦。使學生感到學習的幸福和快樂。
三、運用數學美激發學生興趣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利用美可以誘導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因為數學擁有著美的特征,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數學具有邏輯美、藝術美、對稱美、自然美……它的美是比較隱含、深邃和靈動的。通過在教學中讓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他們感覺到數學真好玩啊,數學真是奧妙無窮啊!所以,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數學美,誘導他們的內心美,調動他們的學習數學的動機,這就要求我們要運用好語言美,讓學生聽起來非常中聽,感覺到我們的語言美。我們可以利用幾何圖形中的對稱美,讓學生去欣賞,如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圓等,都是具有對稱美的直觀而淺顯的例子。利用分數的和諧美勻稱美,引導學生的形象思維,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其內容高度抽象性、邏輯的嚴謹性和應用的廣泛性是它的特點。乘法和除法的互相轉化,加減的互相轉化,這些都體現了數學的內在美。
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激發起來”。我們既然處在一個大的競爭環境中,不妨也在我們的小課堂中設置一個競爭的情境,讓孩子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去遨游數學的知識海洋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