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飛
【摘要】 對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討在嘗試了“少教多學、以學定教”的教學模式之后的一些經驗和體會以及反思,為的是更好地進行下一步的有效教學研究。
【關鍵詞】 有效教學 少教多學 教學學案一、研究的背景和現狀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課程,由于不是中考、高考科目,長期得不到學校和學生家長的重視,間接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積極性。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愛上信息技術課,但對于每周一次的信息課,他們往往表現在希望老師可以讓他們玩游戲,或者上網聊天、看Flash動畫、視頻等,而對于一些真正關系到提高自身信息素養(yǎng)的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卻不愿花時間認真學習研究,因為在他們看來學習這些知識和素養(yǎng)并不能為他們的升學加分,倒不如用來玩游戲。這種情況在初中階段尤其嚴重,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進入青春期的階段,開始有一定自我意識,喜歡展現自己的個性,但是自控能力又不如高中學生強,往往做事情會由著自己的性子而不考慮后果,怕困難、不愿意花時間思考也是他們這個年齡段的特點。
為了讓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開展“有效性”教學研究顯得非常有必要。
二、研究的理論依據
如何界定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效,是指人的意識行動在遵循客觀規(guī)律前提下有效率、有效益、有效能地達成行動目標。具體到初中信息技術學科的課堂教學而言,有效教學意味著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學習到對自身發(fā)展有幫助的知識,或者能夠提高自己信息素養(yǎng)的知識,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展示出自己的智慧并能總結出某些教學管理經驗以幫助自己專業(yè)技能的提高。
三、研究的實施過程
(一)對我校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內容的研究
目前,我校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包含六個必修模塊和兩個選修模塊,分別在初中初一和初二兩個年級開設信息技術課。六個必修模塊分別是信息處理與計算機、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簡介、演示文稿制作、電子表格應用、網絡基礎及其應用和程序設計初步。兩個選修模塊為網頁制作和動畫制作。由于目前我校初中信息技術每周只安排一節(jié)的課時,所有同學經過兩年的學習還必須參加初二學年下學期進行的全市統(tǒng)一水平考試,因此從內容安排上看,兩個選修模塊的內容基本上是不可能有時間作詳細介紹的。但是,由于周課時少,學生遺忘率高,加上部分理論知識比較抽象,離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差比較遠,因此很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基礎,是誘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如演示文稿的制作、電子表格的應用兩個模塊的學習,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往往會比較強烈,教師只需稍加提示,然后布置任務,把大量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大部分學生都會很自覺地去想辦法完成任務。學生在完成課堂任務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積累了相關的知識點,同時這種“想辦法”的過程正是學生需要培養(yǎng)的信息素養(yǎng)之一。
(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初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發(fā)育階段,他們不再像小學生那樣輕易地把老師的話聽進耳朵,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他們也不像高中生那樣有著良好的自控能力和學習能力,考慮問題欠缺全面、甚至不顧后果。同時,由于小學階段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并不是十分規(guī)范,有些學校的信息技術課就是讓學生玩游戲,因此造成了學生的入學水平差異相當大,并且有不少同學想當然地以為初中的信息技術課也是跟小學一樣可以隨便玩游戲或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等到正式上課了才發(fā)現初中信息課是不玩游戲的而且還要學習一些有一點難度的內容,并且要經過全市統(tǒng)考的檢查,學生上課的積極性馬上銳減。只要任教過初中和高中的教師都會認為,初中學生的課堂管理要比高中學生的課堂管理要難得多。
因此,作為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通過嘗試不同的教學模式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少教多學、以學定教”就是我嘗試的其中一種教學策略。
以往的信息課,往往是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演示,然后再讓學生模仿練習。不可否認,這是一種讓學生掌握知識的最簡潔的方法,但是這種教學模式的最大弊端就是養(yǎng)成學生過分依賴老師,不會獨立思考,一旦沒有了老師的演示就不知道如何操作的陋習。甚至部分同學不耐煩聽老師的講解,往往講臺上老師講、講臺下學生聊,這樣的課堂教學又怎能“有效”呢?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知道教學行為的準則,是檢測教學效果的依據。教師需要知道這節(jié)課教學目標,同樣學生也需要知道。因此,學案必須明確地把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有目的性地開展自主學習。由于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加上學案的指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有目的地主動開展學習,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自己的思考。利用學案,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避免了學生盲目模仿,也可讓不同水平的同學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教師在這種模式下上課,也可以從以前的操作演示者的角色解放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輔導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