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玲
【摘要】初中化學課程體系涵蓋了復雜的知識概念,學生化學素質的提升,取決于其學習能力及知識基礎應用能力。興趣是學生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為了適應現階段初中化學的教學要求,教師需要展開興趣式教學方案,實現學生化學學習積極性的培養。就學生化學興趣的培養策略展開分析,旨在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革新教師的教學思想,優化學生的學習創造性思維,實現學生化學素質的綜合性發展。
【關鍵詞】化學教學學習興趣學生
一、利用第一課激發學生的興趣
化學課程是初中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剛接觸化學學科時,學生往往存在一定的好奇心理,如果教師能夠利用第一堂課效應,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以后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在第一課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好精心的備課,將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狀況相結合,如實現化學知識與假酒、煙花等生活知識的結合,結合具體的生活現象對學生展開化學相關知識的講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用一些化學圖片,3D化學原料原型,比如一些新型納米材料的應用知識,實現學生學習好奇心的調動,引導學生從科學角度分析化學原理,使學生充分意識到化學知識的實用性、現實性,調動學生對相關化學知識的興趣。
在第一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開展相關的化學小實驗,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化學知識學習興趣,可以開展的小實驗包括燒不壞的手帕、空杯里的水等,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魔術般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要從學生的內在心理入手,根據學生的興趣點進行學生學習動力的激發。
二、優化化學史教學方案
學生剛接觸到化學學科會出于好奇心理,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但隨著各種化學知識的學習,有的學生會由于抽象的化學概念而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特別是有些化學用語、元素符號等比較復雜性的化學原理。有的學生學習方法不當,不能深入挖掘化學基礎知識的學習方法,這會讓有些學生認為化學概念只是死記硬背的知識,如果學生一味的死記硬背,將不會得到良好的學習效果,長期以往,學生的化學學習素質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將容易陷入一個消極的學習循環。
為了實現學生化學素質的可持續性發展,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及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突破低效率的化學學習局面,從而提升學生的知識學習興趣。為了培養學生持久性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靈活進行化學史教學,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需要深入挖掘化學教材中的內容,比如介紹某些化學工藝,如瓷器的發明過程、火藥的制造過程、造紙的過程等,讓學生明確化學知識對世界文明的發展貢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要介紹我國化學家的輝煌歷史。比如,侯德榜等民間化學家,讓學生了解到我國化學家的奮斗歷程及精神,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相關的化學知識,也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化學家的崇敬之情,有利于感染學生的精神與性格,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探索精神及鉆研精神,激發學生崇高的學習動機。
三、增強教師的綜合素質
初中生正處于人生中的重要發展階段,在學生的發展過程中,隨著其認知能力的不斷提升,其對身邊事物的認識及學習心態逐漸發生變化,在這個過程中,為了增強學生的綜合化學素質,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引導作用。因為有些化學知識具備抽象性、零散性的特點,這容易讓學生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為了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引導功能,教師需要不斷增強自身的綜合知識素質,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吸引力,實現師生關系的協調化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具備扎實、完善的化學知識體系,教師是日常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其影響到學生個體的可持續性發展。在教學引導過程中,如果教師存在某些教學知識上的缺陷,將不利于學生化學知識結構的完善,因此教師需要具備良好的化學專業素養,提升自身的教學魅力,讓學生崇拜自己,讓學生欣賞自己,從而發揮教師教學的功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確保自身教學語言的幽默性,進行多種教學方法的結合,這需要教師從潛意識吸引、引導學生,增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熱情。
四、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
良好的學習興趣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為了保持學生最佳的學習狀態,教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以營造一種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這就需要進行情景式教學的應用,這需要教師進行輕松、愉悅型教學氛圍的營造,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欲望,實現學生化學素質的增強。
比如,在二氧化碳性質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舞臺霧氣之謎展開教學,從干冰的舞臺效應解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提升化學課堂的趣味性,有利降低學生對相關化學知識的抵觸心理,也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歸納能力及總結能力。通過對化學實驗的開展,有利于營造一個積極性的課堂學習氛圍。化學實驗是化學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趣味性化學實驗環境的營造,有利于激發學生化學知識的學習探究性。化學實驗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課堂演示實驗、家庭實驗、學生實驗。為了提升學生的化學興趣,必須使學生充分重視化學實驗的作用。在相關化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穿插相關化學實驗的知識,簡單點撥相關的實驗步驟,在實驗引導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化學學習興趣。
為了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需要進行多媒體教學方法的應用。有些化學知識涉及到化學物質的一些微觀結構及反應,如果教師僅僅進行口述式教學,將不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知識學習畫面,并且傳統填鴨式教學,將不利于學生正確學習意識的培養。為了解決這類問題,教師需要實現傳統教學與現代教學模式的結合。
比如,在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學中,其化學反應過程包括了硫酸銅溶液與鐵的反應,但課本上并沒有就兩者的反應過程給出詳細的圖片,課本內容缺乏對其具體反應過程的解釋。為了實現抽象的化學知識的轉變,教師需要進行多媒體技術的靈活性使用,利用音頻及視頻,將硫酸銅溶液中銅離子的變化過程展示出來,讓學生了解到哪些化學物質發生了變化,從而強化學生對相關化學知識的了解,以此增強學生的化學應用素質。
五、課外活動的組織方案
為了緩解初中生的學習壓力,教師需要進行多種課外學習活動的開展,從而實現學生化學課外素質的提升。比如,教完燃料及利用的相關知識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酸雨的危害、霧霾的形成等相關主題的討論會,從而使學生深刻的意識到化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生愛護環境的決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鞏固學生的化學知識基礎體系,實現學生化學素質的有效性培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需要進行多種教學手段的結合,以有效完善初中生的化學知識結構。
六、結語
化學課程是自然科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體系包羅萬象,具體涵蓋了物質的組成原理、性質、變化規律等,通過對化學知識的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化學應用素質。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必須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進行多種教學方法的應用,培養學生良好的化學學習習慣,實現學生化學學習動機的激發,使學生在愉悅的教學環境中汲取知識的養分,實現自身素質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珂鑫.淺析初中化學教學對學生化學思維的培養[J].科學中國人,2015,(06).
[2]張云芬.初中化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科學素養淺談[J].理科考試研究,2015,(10).
[3]周子文.化學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得出結論能力[J].新課程導學,2015,(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