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海燕
【摘要】在課堂教學中,板書是實現教師與學生相互交流的橋梁,板書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的質量。但是,就目前來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板書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導致其功能無法充分發揮出來。結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的現狀,對提升板書質量的有效策略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板書現狀對策
板書是教育教學中一種不可或缺的手段,能夠更加清晰地對知識進行展示,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即使在多媒體技術越發普及的今天,板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其不僅更富說服力,而且可以使得學生切身感受到漢字的魅力,激發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現狀
1.位置不合理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都認識到了板書的重要性,也在課前對板書進行了精心設計,但是卻沒有重視板書的布局,在進行書寫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隨意性,導致板書位置不合理,無法確保全體學生都能夠準確的識別,或者不能突出板書內容的重要性,無法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形式單一
事實上,根據劃分角度的不同,板書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單純的字詞講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板書的形式,加上課本內容與板書形式的匹配問題,使得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更加傾向于單一的板書形式,很容易使得學生感到枯燥和乏味,無法為課堂教學提供有效的服務。
3.色彩單調
就目前來看,教師在進行板書時一般都是以白色為主,相對單一的色彩不僅容易使學生產生視覺疲憊,而且降低了版面的直觀性,無法有效的調動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也無法對重難點內容進行突出。
4.缺乏學生參與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強調與學生為主體的互動教學,許多小學語文教師也非常重視這一點,但是卻沒有將之與板書結合起來,使得板書的制作缺乏學生的參與,無法提升其興趣。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的改進對策
1.合理安排位置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強化自我教育,尋找一些板書相關的文章,對自身的理論知識進行豐富,形成一個對板書的系統性認識,在板書的制作中做到胸有成竹。在備課環節,需要深入研究教材的內容,明確其中的重點和難點,勾勒出板書的大體布局,對板書的位置進行合理安排。針對課堂教學中可能存在的突發狀況,教師在板書設計環節應該留出一定的空白,通過更加靈活的方式對板書進行展示。例如,在對小學語文中的古詩詞進行教學時,應該在黑板的中間書寫詩詞的內容,然后在兩側進行分析和注解,突出重點,使得學生可以一眼看到最為核心的內容,加深學生的記憶。另外,在課余時間,教師應該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收集學生對于板書位置設計的建議,及時作出調整,使得板書能夠更好的為學生服務。
2.豐富板書形式
單一的板書形式很容易引發學生的審美疲勞,繼而導致其對板書失去興趣。對此,教師應該做好備課工作,從教學的內容和目標要求出發,對板書進行合理設計,采用更加豐富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其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在開展板書設計時,應該做到簡明扼要,突出重點,對文章的思路和結構進行凸顯。例如,在對《圓明園的毀滅》進行教學時,可以將板書整體設計為圓明園的形狀,通過簡單的勾勒來對圓明園毀滅前后的狀況進行對比,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
3.拓展板書色彩
教師應該對板書的色彩進行拓展,通過五彩繽紛的顏色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增強課堂教學的藝術性,也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記憶。例如,在對《五彩池》進行講解時,可以引導學生對教材進行閱讀,伴隨著學生的閱讀利用不同顏色的粉筆來進行板書,在黑板上形成一幅優美的畫卷,對一些重點的內容進行突出。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度的把握,不能隨意使用顏色。
4.引導學生參與
在進行板書制作時,應該確保師生的共同參與,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幫助教師完成板書的設計和制作,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提升其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例如,在《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中,教師可以在父親對應的位置描繪出父親的狀態“挖”,然后鼓勵學生根據教材的內容,描繪出兒子對應的狀態,即“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參與到了板書創作的過程,積極性得到了激發,課堂效率也大大提高。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板書能夠顯著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雖然現階段在小學語文課堂板書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必然可以對問題進行解決,發揮板書的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劉博.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現狀及對策[J].吉林教育,2015,(29) :27.
[2]鞠長文.探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現狀及對策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5,(10) :40.
[3]李會.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運用的現狀及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