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萬琴
【摘要】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涉及到很多經典的古詩詞作品,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將小學語文中古詩詞的內在美進行充分地挖掘,激發學生與古詩詞之間心靈上的共鳴,讓學生對古詩詞的優美意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對其精煉的語言進行品味,使學生的道德情操得到陶冶,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以及語文寫作能力,使小學語文詩詞教學能實現美育教育目的。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古詩詞教學 審美體驗古詩詞不僅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更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瑰寶。古詩詞對小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是學生審美教育中不可替代的教學資源。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古詩詞,大多是對壯麗山河、優美自然風光等的描繪,傳達了作者的真摯情感。所以,有必要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體驗策略進行探討分析。
一、領略古詩詞語言的韻律美
在進行古詩詞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復的誦讀,以此來提高語文古詩詞的學習效率。學生在對古詩詞進行誦讀的時候,能積累和沉淀更多的文化。特別是古詩詞的寫作方法具有自身的特征,誦讀的時候郎朗上口。因此,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誦讀看作是教學的重要措施。正確引導學生進行朗讀,要求學生在誦讀過程中不僅要認準字音,還需要有感情的誦讀。古詩詞的字里行間都透露出美的韻味,語句有較強的節奏感,語言變化有著高低、緩急和快慢的特點,進而能形成獨特的韻律美和節奏美。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古詩詞的字句進行品味,對語言的音樂沒進行切實感受,在誦讀的過程中,要做到以聲傳情,讓學生能通過誦讀,感受到詩詞的無窮魅力,進而激發學生的聯想。
比如,在進行《春曉》這一首詩歌的學習是,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這首詩進行反復的誦讀,對詩句中蘊含的音樂美能有真實的感受,對詩詞中所描繪的春天的景象進行體會。在學生對這首詩有一定的熟悉之后,結合教師對詩歌大意的講解,教師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春雨打落花瓣,花瓣隨風飄落的景象,讓學生能對詩歌的語言美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以此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領悟古詩詞內涵
古人用詞的考究以及精準常常令人驚嘆,古典文學的凝練與精練讓后人為之稱贊。古詩詞中的一句話,就如一篇已經優美的散文,每句古詩都能描繪出一副精美的畫面。所以,教師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應該對古詩詞的畫面感進行充分的利用,通過這些畫面感來使學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比如,在進行《小池》這首詩的學習是,楊萬里重點描寫了泉眼、小河、樹蔭以及蜻蜓等小池中的景物,在描寫這些景物的時候,其語言往往是清新活潑的,為人們呈現出一副溫馨、美妙且在靜謐中透露出生機的小池圖。針對這樣一類畫面感極強的詩歌,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對古詩詞的畫面進行揣摩,對古詩詞的畫面美進行體會。當學生對詩詞中的基礎知識都有所掌握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詩詞進行理解和感受,讓學生能對詩歌中的畫面有更加直觀的影響,方便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這時,教師就應該掌握學生的認知規律,營造良好的教學效果,采用音配畫的教學方法,將詩詞中所描寫的內容以及畫面完全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對詩詞內涵有全面的領悟。
三、體會古詩詞的情感美
文學作品中的美主要體現在字里行間所表現出來的意境中,作者對文字所賦予的美感也是文學美的關鍵構成部分。作者采用以景喻人和借景抒情等手法進行詩詞創作,語言充滿了美感。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能激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應該讓學生對詩詞中的美進行體會。古詩詞中所流露出來的情感美,是最能打動讀者,引起讀者情感共鳴的。所以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就能獲得對美的感受,心靈也會受到震撼,進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且使學生能在生活中發現美、欣賞美以及創造美。
比如,《春望》這首詩詞,所體現的就是一種真摯的感情,在詩詞的開頭就將對山河破碎的現實進行了描寫,這是詩人對亡國之痛的表現,眼前滿目瘡痍、一片荒涼的國土,讓作者用“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樣的語言來表達一腔愛國之情。教師需要通過對詩人生活背景以及自身遭遇等的介紹,引導學生對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體會,讓學生對古詩詞的情感基調有更好的把握。
四、總結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古詩詞有著優美的文辭,語文教師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進行古詩詞教學,利用古詩詞資源來引導學生對其中蘊含的美進行感受、欣賞以及創作對古詩詞的語言文字魅力進行體驗,使學生的道德情操得到陶冶,同時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審美意識,使學生的審美情趣得到培養和提高。
參考文獻:
[1]戴銀燕.從意境到意象——淺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課堂審美引導[J].語文教學通訊,2014,(06) :68-70.
[2]朱雅萍.營造審美心境,提升古詩詞教學實效[J].教學月刊,2016,(07) :74-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