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鋒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農村信用社作為金融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的金融穩定與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在不斷地完善經營以及實現結構改革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了農村信用社稽核審計的重要性。本文對信用社稽核審計工作的重要性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并對其發展的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信用社 稽核審計 重要性 發展措施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信用社在我國金融體系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是金融服務“三農”的主力軍,對我國的金融事業貢獻巨大。在農村信用社的不斷完善過程中,稽核審計作為內部管理的主要抓手之一,關乎信用社的健康有序發展。但從目前信用社的稽核審計情況來看,內審工作仍然存在許多缺陷,本文就針對這一問題給出一些建議,希望能對今后的信用社稽核審計工作有所幫助。
一、信用社稽核審計的重要性
農村信用社在改造法人管理結構的過程中進行了改革,改革的原則就是要將所有權和經營權,以及監督管理權,這三者進行適當的權力分割,從而做到相互制約,這一舉措既實現了對農村信用社內部制度的改革,也由此建立了一個更為完善的運營管理制度。能否構建起有效的獎勵與約束相結合的經營機制,以及業績與風險并重的監督控制體系是改革成功與否的重點所在。只有在擁有完善的農村信用社內部控制體系,才能確保信用社的正常工作運行,同時這也是信用社合理運營和有序考核的基本保障。所以,完善信用社的內部審計監督管理制度體系并且強化防范意識,并在加強經營管理和約束能力的同時,增強承擔風險的能力,由此確保農村信用社維持正常的項目運營與有序發展,使信用社的審計制度體系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并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二、信用社稽核審計存在的不足
(一)稽核審計管理體系不能滿足信用社當前的發展需要,影響其整體發展
近些年來,特別是在國務院2003年下發《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后,農村信用社得到了迅速擴張,經營規模日益擴大,各類業務品種也越發豐富多樣,業務規模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與其相關的內部風險控制手段、稽核審計制度仍舊落后。同時,農信社的管理形式主要是“三會”結構,其中社員代表大會為最高權力機構,而理事會及監事會分別擁有決策執行權和監督權,實現了對農信社的全面管理,但由于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在本聯社理事會領導下進行,內部審計人員的勞資關系也隸屬于本聯社管理與考核,使內審工作失去了自主性和獨立性,內審人員開展內部檢查時無法保證客觀、公正地履行職責,全面暴露存在的內控風險,也使審計監督有效性、權威性受到了不利的影響。此外,稽核審計工作在管理體制上也有所不足,在開展工作中沒能進行整體的計劃安排,同時也缺少整體的指揮,導致工作無法順利地開展。
(二)稽核審計工作對象范圍小,內審監督廣度、深度不夠
當前,農村信用社稽核審計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以及自有資金和負債、資產業務,以及結算和其他業務,同時還包含了經營效益,以及會計和出納等干部離任,但對一些新業務缺乏審計,如:票據業務等。同時,內部審計作為一項較為敏感的工作,在監管部門提出“凡查必除”的情況下,受經濟利益的牽連,內部審計人員在開展審計過程中難免顧慮重重,存在怕得罪人、礙于情面等思想,對審計工作不敢動真碰硬、不敢揭短亮丑,對稽核審計發現問題也是避重就輕、得過且過,敢于暴露的也都是些枝節問題。
(三)稽核審計工作缺乏完善的考核體系
從當前信用社的審計工作角度上來看,有一部分單位并不具備細致的評價和簽證的指標考核制度,使單位只重視稽核審計工作的表面工作,缺乏對整體經營以及管理工作的分析與掌控。
三、信用社稽核審計的發展措施
(一)強化審計委員會的職能作用,提高內審工作獨立性
保持農村信用社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是保證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的基礎,只有遵循獨立性原則才能展現內部審計的客觀性和合理性。因此,防范并且控制金融風險的重要措施就是構建完善且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而根據“三會一層”的制度安排,構建稽核審計監管機構,強化審計委員會的職能就是這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的發展形勢下,農村信用社只有強化理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作用和地位,保證內部審計部門在確定內部審計范圍、開展工作和報告結果時免受干擾,將稽查監管制度貫徹到整個經營管理過程中。
(二)強化培訓,打造敢于監督的內審隊伍
內審人員作為內部審計工作的實施者和執行者,其自身素質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內部審計效果,所以必須提高內審人員的綜合素質。一是制定規范的內審人員準入制度,通過公開、公正的競爭性選拔等方式選取內審人員,嚴格準入;二是強化思想道德教育和稽核審計業務培訓,做到持證上崗;三是制定規范的內審考核機制和獎懲制度,鼓勵內審人員敢于履職、敢于監督;四是搭建內審人員的發展平臺和上升渠道。
(三)強化內審方法創新,提升內審深度和廣度。
一是注重傳統的合規合法審計和風險、績效、管理審計的有機結合,以信用社業務為基礎,以信貸資產質量控制作為主線,重點排查信用社的資產質量情況及業務經營的合規性狀況;二是推進內部審計由“監督導向型”轉化為“價值創造型”,加強內部審計的服務職能及助推業務發展作用,審計工作重點要從真實性和合規性,以及合法性轉化為風險性和管理性,以及效益性,并根據不同業務的特點確定審計內容和重點,強化內審深度、廣度及內審結果的有效性;三是強化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的有機結合,重點是運用計算機系統,構建大數據審計監督體系,在海量數據中,綜合運用多種工具與分析方法,鎖定疑點、精確定位,前移監督關口,實時掌握業務風險,全面提升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四、結束語
通過對農村信用社的結構改革以及經營發展的分析,我們可以認識到稽核審計工作對信用社的發展的重要性,雖然分析中仍有一定缺陷,但還是可以從中總結出一些促進稽核審計工作發展的舉措,從而為信用社未來的全面發展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章海燕,盧聯歡,王芳,等.淺議信用社稽核審計的重要性和發展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2(23):207-207.
[2]劉凡.信用社稽核審計的重要性及對策[J].企業導報,2014(6):44-44.
[3]趙立軍.淺析信用社稽核審計的重要性及存在的問題[J].中國外資月刊,2012(9):174-1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