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
【摘要】 思維導圖是對人類發散思維的一種表達,它通過規律性的圖形技術激發大腦潛能,可以讓人清晰自己的思維方式從而改變行為習慣。結合現有的新型教育體系,融入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上,綜合去實踐,在實踐過程中提高個人的品質和生活的狀態。
【關鍵詞】 思維導圖 實踐 應用思維導圖在小學生生活中實踐運用,能充分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思維導圖清晰自己的思維脈絡,加強自己的邏輯分析能力,并且能在學習生活中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并且主動去探索知識。通過不斷地練習這項技術,可以讓小學生的個性得到良好的發展,從而真正成為自己學習和生活上的主人。
一、思維導圖在實踐活動中對學生的作用
在開展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利用這些數據去聚焦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學習的邏輯性,對于學生的素質與能力可以有綜合判斷,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更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并且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熟練地運用這一套科學的評價能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化被動為主動,個性也能得到全面的發展,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之間還能相互影響。例如,在實踐的過程中,老師會把它運用到各個方面,通過計劃、挑選、展示和小組協作來開展主題活動,首先是計劃,當學生開展一項活動,設計目標的時候,就可以圍繞主題去思考,不會脫離主題,完成設計后及時出示書面報告,讓老師可以清晰它的思維脈絡,下一步是挑選,思維導圖可以讓我們全面地去思考問題,將每一項計劃會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綜合去權衡利弊。接著是展示,當學生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的時候,思維導圖可以幫助他們清晰自己的構思,更好地組織演講內容,讓聽眾可以對內容有直接的感受。最后是小組協作,小組可以共同協作完成思維導圖,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思維方式與其他同學達成一個平衡,在畫出自己內容的同時,還可以學習到別人的優點,每個人學生的意見都會被采納和分析,這樣更能提升學生的歸屬感和榮譽感。
二、利用思維導圖鍛煉思維習慣
在日常的實踐訓練中,有目的的鍛煉可以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利用學生的思維導圖可以清晰地制定出適合學生發展的計劃,通過練習可以預設學生將會面臨的問題,幫助教師去預估學生學習的成果。過程中,學生不完善的地方可以及時改進。例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設立選題自行研究,像是水資源的研究,學生可以發散思維去思考水資源在日常生活中對于我們的影響,不同的學生會給出不同的答案,老師通過引導,幫助學生去思考而不會迷失方向。不斷地變換角度去思索問題,當一個選題結束的時候會延伸出另一個主題:我們該如何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通過這樣不斷計劃不斷總結,學生能完善自己的方案,不斷改正自己的問題。學習內容從簡單的課本內容,延伸出豐富的內容,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不斷地對問題進行深入探究,還能大大地拓開學生的眼界,知識面可以得到全面的發展。
三、在實踐課堂中加入思維導圖帶來的影響
實踐課程通常是非常具有開放性和實踐性,通過設置開放的主題或者問題,訓練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全面的發展。它強調的是把所有學科統整起來,做一個有效的融合,讓課程內容和形式有一個統一的形式去表達,讓學生在興趣能力知識上得到綜合發展,它既保留了每個學生的獨特性又能讓學生融合在協作的大環境當中。思維導圖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老師在課堂的角色也不再單調,他可以是導師、同伴、朋友。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更加有意義。它還能更好地去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在《元旦活動創新》這樣的主題活動中,學生會對往年的元旦活動進行研究,再根據現在學生的愛好及特長加以分析,還會積極地配合學校給出的主題去不斷地通過發散思維去研究主題,聯想出各式各樣的主題活動,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之間的交流配合,最大程度地發覺可能性,設計不同的方案,團隊協作去實施,遇到不同的問題,也可以借助老師的力量得以解決。它最大的意義在于改變來學生長久以來的學習方式,主動地去學習,師生之間也會擦出更多的火花。它不但能鞏固文化課程的學習成績,還能有效地轉變教師的教學思維,與學生共同進步,增加不同的學習方式,更加拓展了學生學習的空間。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思維方式的有效利用,不但可以革新傳統的教學方式,還能綜合地培養學生全方位的能力。它的科學性在于能清晰地觀察學生的思維方式,推動學生對于自我的深入了解。小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并且讓他們學習到一個實用的學習工具,學生能靈巧地運用在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讓他們的能力可以得到完善的鍛煉和發展。并且讓他們敢于提出疑問,不怕問題,勇于去探索答案,落實到日常的學習當中,能真正意義上掌控自己的學習生活。
參考文獻:
[1]岳琦.思維導圖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應用[J].新課程,2016,(02).
[2]顏麗.思維導圖在小學綜合實踐方法指導課中的運用[J].作文成功之路,2016,(08) :6.endprint